若米知识 > 创业 > 怎样写自己的创业故事

怎样写自己的创业故事

导读创业主要事迹3个最佳答案创业,年少者敢博,年长者善算,常胜者爱拼。那么下面是我整理的创业主要 事迹 3个,就跟着我一起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创业主要事迹一:一个&ld...

今天若米知识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如何描写创业故事,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创业主要事迹3个

创业主要事迹3个

最佳答案创业,年少者敢博,年长者善算,常胜者爱拼。那么下面是我整理的创业主要 事迹 3个,就跟着我一起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创业主要事迹一:

一个“90后”大学生创业十年赚两亿资产

一个“90后”创业者的奇迹

“拿出1000万元为临沂大学设立助学基金,在企业内部和我家里都有不同声音,而我感觉这里曾帮助过我,是我成长的地方,所以就坚持了下来。”近日,在临沂大学李海鹏基金捐赠仪式结束后,年仅30岁的山东鹏宇控股集团董事长李海鹏对记者说。

坐在记者眼前的李海鹏,瘦瘦的身材,戴副眼镜略显书生气,并没有想象中财大气粗的样子。

“我骨子里有一种干事业的激情”

李海鹏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细观他的创业史对人们尤其是大学生创业会有不少启示。

“我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每当看到年老的父母为了孩子而劳作不息的身影,我心里特别疼,我渴望自己快点长大成才,我骨子里有一种干事业的激情。我特别希望赚很多的钱——以让自己的父母、家人过上好日子。”在回忆创业之初的情形时,李海鹏说。1981年,李海鹏出生于东营市农村,父母都是农民,他在家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姐姐。

2000年李海鹏考入临沂师范学院历史系,2004年 毕业 。由于家庭困难,上大学第一年的8000元学杂费、生活费还是父母东拼西凑借的。在校期间,李海鹏一边学习,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兼职,但刚开始时并不顺利。“有一次,我在临沂一家家政公司打工,被派到了一个有钱人家去打扫卫生。那人要求非常严,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返工。我从早上9点一直干到晚上8点,一点点地擦,一点点地清洗。一天下来,本来说好给50多元钱,最后那人还是以擦得不干净为由仅给了30元钱。”他先后干过家政、业务员、倾销员等,2001年他用挣来的钱买了一辆二手出租车,简单装饰后就租了出去,最多时他曾买了七辆出租车营运手续。就这样,李海鹏在别的大学生还伸手向父母要钱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利用寒暑假,他还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企业锻炼,这大大开阔了他的眼界。后来他利用积攒的40多万元钱,同别人合伙在深圳开了一家汽车装饰品加工厂,用工达到200多人,在2004年大学毕业时,他就已经拥有了五六百万元的资产。上大学期间,除了第一年8000元的花费,李海鹏没跟家里再要一分钱。

“我觉得能靠自己干一番事业”

“假如说刚开始打工时,是为了减轻家庭负担,那么到毕业时,我的想法有了改变,我觉得能靠自己干一番事业。”李海鹏说。也许是发现了自己的经商天赋,2004年大学毕业时,李海鹏没有像其他的大学生一样 考研 或者是 考公务员 ,而是选择了自主创业。他利用闲置资金,在临沂开了一家火锅店,主营火锅、烧烤和特色菜,2006年酒店还被评为“临沂市十大火锅名店”。随后他又逐渐涉足 文化 、投资、建筑装修等行业,逐步完成了资本积累。

“竞争激烈,眼光必须转变得快。”针对好多项目为什么仅干两三年就不干了的疑问,李海鹏说。从创业至今,他涉足过几十个行业。近两年,他开始收缩战线,化零为整。2009年,他在菏泽创办了占地200多亩的山东皓宇服装有限公司。2010年,他又将企业总部搬到了济南。

今年5月份,企业改制成了控股集团,旗下有十几家企业,核心业务以投资担保为主,总资产达到七八个亿,年销售收入十多亿元,年仅30岁的李海鹏担任了董事长,如今他又开始筹划企业上市的事情。

今年年初,由《法制晚报》联合创业之家网站,历时半年调查,制作了2010年中国“90后”青年创富榜,李海鹏以2。1亿元资产位列第27位。

“毕业后创业首先要有规划”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对临沂大学的捐献只是个开始,我要将慈善进行到底。”李海鹏说,他甚至还计划到国外进行捐助。2006年5月在临沂师范学院65华诞之际,李海鹏就慷慨捐出12万元在社会发展学院设立“海鹏助学基金”。2007年1月和7月,李海鹏还分两次向共青团临沂市委的“希望工程”捐资共12。5万元。2007年9月,李海鹏赞助临沂市第五届“书圣文化节”20万元。

李海鹏的创业经历,已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典范,很多人在他身上看到了“90后”的非凡之处。面对很多大学生羡慕的目光,李海鹏只是淡淡地说,“在校期间要好好学习,勤于参加 社会实践 ,毕业后创业首先要有规划。”他并没有特别鼓励大学生要在大学期间创业。

创业主要事迹二:

陈慧超的90后大学生 创业 故事

他,1987年12月出生于浙江湖州,本科学历,来澄创业初期,一个外乡还未毕业的大学生,在此无依无靠,白手起家,面对人们的不信任,他用自己的坚毅和执着,渐渐感动着周围的人,并逐渐成长为一位在行业内小有名气的标志者,他就是江阴市极地营 企业管理 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慧超。

“梅花香自苦寒来”,陈慧超所走过的创业历程并非一帆风顺,相反,充满了荆棘,但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他一步一个脚印,打造出发挥自身价值的事业平台。

一、艰苦童年,生活磨砺不屈性格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陈慧超的创业故事和他艰苦的童年生活是分不开的。十多岁时因为家庭经济的变故,便开始承担起生活的担子。大三那年,在一次野外生存训练中被户外拓展这个行业深深吸引,于是独自一人跑到了江西南昌拜师。同年下半年,正直大四的他放弃了中石化的实习机会,揣着从同学那借来的8000元钱去了北京,学习并考取了国家级拓展培训师(中级)证书,还获得了“优秀学员”称号。在拿到大学毕业证书后,他带着满怀激情来澄创业。然而由于资金有限、 经验 不足,他到处碰壁,多次穷途末路,几乎到了饭都吃不上的境地。出于生活压力,他不得不暂时放下创业梦想从事销售工作。靠着用心加勤奋,他的业绩经常是公司第一。当资金开始有所积累,社会经验也日益丰富,不屈的他在参加完江阴SYB创业培训后,毅然辞职,在租住的卧室里踏上了第二次创业征程。

二、踏实实干,辛苦付出崭露头角

创立公司之初,没有团队、资金不足、市场无序是他面临的三大问题。陈慧超透过对市场的分析和判断,并通过自己的所学和之前的工作经验,从基层、管理层等多方面为企业量身制定有效的 拓展训练 课程,获得了企事业单位的认可,并从一定程度上开创了江阴拓展训练的新局面,在江阴不论是极地营品牌还是陈慧超本人都已成为行业新锐。而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从无锡、常州,甚至是杭州、湖州、烟台等地慕名而来,加入到极地营的品牌旗下。目前,极地营品牌已有山东烟台和浙江湖州两地正式加盟,舟山极地营也正在积极地筹备中。

三、开拓创新,企业不断做强做大

随着政府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各企事业单位越来越关注员工团队成长,良好的大环境为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经过几年的奋斗,极地营公司除了吸引到一批有着同样梦想的团队成员,还与全国多家基地、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此外,创新经营模式使企业的架构经过几年的发展逐渐成熟。2012年10月,与长三角人力资源网合资,创建第一个国内拓展行业在线交流学习的平台——中国拓展师网。至今公司已服务江阴企事业100多家,累计培训人数达到5000多人次。

四、热心公益,努力回馈感恩社会

“企业来源于社会,理应奉献社会。”这是陈慧超奉行的企业发展宗旨,也是极地营 企业文化 之一。在致力于企业发展的同时,他也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参与了“爱心妈妈”、“成长心连心”等关注孤儿和困难家庭的资助活动,参加了江阴义工队、江阴红十字会的志愿者活动,为他们提供公益咨询与培训服务。他常常用自己的故事去鼓励在创业路上的青年外来人员和下岗职工到客户单位实现再就业。

这就是自强不息、奋进不止的陈慧超。他总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周围的人,昔日稚嫩大学生,今朝豪情畅大志!在宽广的事业平台上,他自信地向人们阐述着自己的理念,以其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为人们带去无限动力和正能量,用自己的坚强与汗水,书写着一个年轻人的热血青春!

白手起家创业历程3篇

最佳答案创业艰难,白手起家更难。它要求创业者在其他方面占有较大的优势。比如广泛的社会关系,一定的融资能力、商业信息和销货渠道。下面我就为大家解开白手起家创业历程,希望能帮到你。

白手起家创业历程篇一

才清晨7时,吕金刚就同往常一样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人如其名,吕金刚从来都是最早上班、最晚离开的,这也是他的乐趣,“只要没事做,我就会非常难受。”于是,短短10余年之间,一个传奇就此诞生:当年仅带着70元出来闯荡的穷小子,摇身变成了身家亿万的富豪……

打卡机逼出工作狂

华徽国际股份董事长、四川徽记食品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成都华隆食品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现在顶在吕金刚头上的名衔足以让人羡慕,但在1990年时,他还只是一个来自宜宾南溪、仅带着70元钱的17岁穷小子。

此后5年间,没钱也没人脉支持的吕金刚干过厨师、当过送货司机、做过业务员……尽管工作岗位都不甚理想,但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他坚持了下来,并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大量食品企业和零售企业的宝贵资源以及丰富的相关营销经验。

利用“第一桶金”,吕金刚东拼西凑了几万元钱,于1996年投资成立了成都华隆食品公司,开始走向食品代理之路。创业之初,公司只有可怜的5个人,业务发展很长时间都无起色。

但吕金刚却出人意料地干了一件“傻事”:用占到总资金10%多的3800元,买了一台打卡机――而当时,打卡机在很多大公司都没有普及。吕金刚说,这是提醒自己要努力工作;而打卡机也见证了他近乎疯狂的努力:从公司成立到现在,吕金刚都是最早上班、最晚离开的。

吕金刚的努力收到了巨大回报,到2000年,华隆食品成功代理国内外几十个知名品牌,并在川内构建了商超、社区便利店流通100%覆盖率的销售网络,雄霸一方。

高人一筹的胆识

“产品开发、销售的成败与否,关键取决于市场,我绝不会做没有市场的产品和生意。”吕金刚很勇猛,是商战中忘我奋战的斗士,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位年轻老总骨子里饱含的其实是睿智和胆识。

2001年,吕金刚代理了安徽一瓜子品牌。有一次到安徽,他详细地看了这种瓜子的生产工艺后恍然大悟:原来瓜子并非“炒”的,而是用中草药做辅料,经过泡、蒸、煮、晒等生产工艺“煮”制而成。于是吕金刚涌现出了一个念头:何不把工艺搬到成都,自己也生产出一款“煮”瓜子呢

这一想法并没有赢得周围人的支持,但2001年8月,吕金刚还是注资500万元成立了徽记食品有限公司,同时还高薪聘请徽派瓜子的原班人马,为自己精心取名打造的“徽记”瓜子做生产指导。几乎在一夜之间,“徽记”瓜子就畅销四川和西南地区;此后“徽记”豆腐干系列等产品也逐步红火起来。

用前途换来信誉

然而,两个招牌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在2002年到2003年间,“徽记”的发展壮大遭遇了严重的资金短缺,奔走于各银行之间的吕金刚很长时间内没找到解决办法。怎么办他决定用自己的信誉来博一把。

吕金刚亮出了自己的人格魅力:把包括房产在内的所有财产都拿出来作为风险担保,并签承诺终身偿还,“这是把我的个人前途都搭进去了。”他的做法赢得了众多银行的信任,成功取得资金后,“徽记”再次实现跨越,“华隆”和“徽记”双双资产过亿。“这是‘徽记’8年来,我承受压力最大的一次,可承担压力本身就是管理者必须经历的过程,我如果连这一关都过不了,恐怕早就倒下了。”他坦言。

白手起家创业历程篇二

1982年18岁的马云第一次高考失败下学谋生,先后当作秘书、做过搬运工,后来给杂志社蹬三轮送书。一次偶然的机会马云在帮浙江舞蹈家协会主席抄文件的时候接触到路遥的代表作《人生》,这本书迅速改变了马云的思想,马云从书中体悟到“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处却往往只有几步”遂下定决心,参加二次高考。 1983年19岁的马云二次高考依然失利,总分离录取线差140分,但受《排球女将》永不言败的精神激励,准备参加第三次高考,因为家人反对只得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但决心永不放弃。 1984年20岁的马云第三次高考艰难过关。他的成绩是专科分数,离本科线还差5分,后因马云同专业招生不满,马云被调配到外语本科专业,捡了个便宜,跌跌撞撞、摇摇晃晃进入杭州师范学院本科。 1988年24岁的马云大学毕业后进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当英语老师。 1988年—1995年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任教期间业余时间在杭州一家夜校兼职教英语,同时帮助别人从事英语翻译。1995年辞去大学教师工作。 1994年30岁而立之年的马云开始创业,创立杭州第一家专业翻译社-海博翻译社。

1995年,“杭州英语最棒”的31岁的马云受浙江省交通厅委托到美国催讨一笔债务。结果是钱没要到一分,却发现了一个“宝库”——在西雅图,对计算机一窍不通的马云第一次上了互联网。刚刚学会上网,他竟然就想到了为他的翻译社做网上广告,上午10点他把广告发送上网,中午12点前他就收到了6个email,分别来自美国,德国和曰本,说这是他们看到的有关中国的第一个网页。马云当时就意识到互联网是一座金矿。开始设想回国建立一个公司,专门做互联网。马云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把国内的企业资料收集起来放到网上向全世界发布,他立即决定和西雅图的朋友合作,一个全球首创的B2B电子商务模式,就这样开始有了创意。并起名中国黄页(chiinapage)。 回国当晚,马云约了24个朋友做外贸的朋友也是他在夜校名义上的学生,给他们介绍,结果23人反对,只有一个人说可以试试。马云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还是决定干,哪怕24人都反对,他也要干。 “其实最大的决心并不是我对互联网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觉得做一件事,经历就是成功,你去闯一闯,不行你还可以调头,但是如果你不做,就像你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一样的道理”。马云提起当初,赞赏的是自己的勇气而不是眼光。

1995年4月,31岁的马云投入7000元,又联合妹妹、妹夫、父母等亲戚凑了两万元,创建了“海博网络”,“海博网络”从此成为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产品就是 “中国黄页”。 1996年,32岁的马云艰难的推广自己的中国黄页,在很多没有互联网的城市,马云一律被称为“骗子”,但马云仍然像疯子一样不屈不挠,他天天都这样提醒自己:“互联网是影响人类未来生活30年的3000米长跑,你必须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又要像乌龟一样耐跑。”然后出门跟人侃互联网,说服客户。业务就这样艰难地开展了起来。1996年营业额不可思议地做到了700万!也就是这一年,互联网渐渐普及了。 1996年3月因为杭州电信的实力悬殊的竞争,最后马云不得已和杭州电信合作,马云的中国黄页资产折成60万,占30%股份,杭州电信投入140万人民币,占70%股份。后因经营观念不同,马云和杭州电信分道扬镳,放弃了自己的中国黄页,并将自己拥有的21%的中国黄页股份,全数送给了一起创业的员工。 这年是1997年,这是马云创业生涯第一次的失败,这年马云33岁。 1997年,马云离开中国黄页后,受外经贸部邀请,加盟外经贸部新成立的公司,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EDI),由马云组建、管理,马云占30%股份,参与开发了外经贸部的官方站点以及后来的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在这个过程中,马云的btob思路渐渐成熟“用电子商务为中小企业服务”。连网站的域名他都想好了——阿里巴巴。互联网像一个无穷的宝藏,等待人们前去发掘,就像阿里巴巴用咒语打开的那个山洞。 1999年,35岁的马云受够了在政府企业做事条条框框的束缚、磕绊与畏首畏尾,不甘心受制于人的马云推辞了新浪和雅虎的邀请决心南归杭州创业,团队成员全部放弃其他机会决心跟随。这年1999年,这是马云遭逢的人生的第二次创业失败。 1999年1月15日,马云和他的团队悄然南归。

1999年2月,在杭州湖畔家园马云的家中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18位创业成员或坐或站,神情肃穆地围绕着慷慨激昂的马云,马云快速而疯狂地发表激情洋溢的演讲“黑暗中一起摸索,一起喊,我喊叫着往前冲的时候,你们都不会慌了。你们拿着大刀,一直往前冲,十几个人往前冲,有什么好慌的”在这次“起事”的会议上,马云和伙伴共筹了50万元本钱。并按照惯例进行了全程录像,马云坚信这将有极大的历史价值。在这次会议上马云说“我们要办的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我们的目标有三个,第一,我们要建立一家生存102年的公司;第二,我们要建立一家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公司;第三,我们要建立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从这天开始,马云开始铁下心来做电子商务。 尽管只有50万创业资金,但马云首先花了1万美元从一个加拿大人手里购买了阿里巴巴的域名,并细心注册了alimama.com和alibaby.com。他们没有租写字楼,就在马云家里办公,最多的时候一个房间里坐了35个人。他们每天16-18个小时野兽一般在马云家里疯狂工作,日夜不停的设计网页,讨论网页和构思,困了就席地而卧。马云不断的鼓动员工,“发令枪一响,你可不能有时间去看对手是怎么跑的,你只有一路狂奔”又告诫员工“最大的失败是放弃,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大的对手是时间”,阿拉巴巴就这样孕育、诞生在马云家中。1999年3月阿里巴巴正式推出,直至逐渐为媒体、风险投资者关注,并在拒绝了38家不符合自己要求的投资商之后于1999年8月家接受了以高盛基金为主的500万美元投资、于2000年第一季度接受了软银的2000万美元的投入,从而由横空出世、锋芒初露,到气贯长虹、势不可挡。直至成为全球最大网上贸易市场、全球电子商务第一品牌,并逐步发展壮大为阿里巴巴集团 成就了阿里巴巴帝国。 从1995年接触网络到1999年阿里巴巴问世,马云用了5年的时间,经历了2次失败才获得了第一阶段的成功。

从马云的第一阶段创业里程我们可以看出马云的这样几大品格。1、 不甘落后、永不放弃,三次高考,二次失败只是更加激励马云坚持不懈,必须成功的信念。2、 反应敏锐、思路清晰,善于发现和把握网络发展规律。从中国黄页到阿里巴巴到淘宝到支付宝到阿里妈妈都验证了这一点。3、胆大心细、一往无前。先是作为杭州十佳教师辞职下海,然后离开和杭州电信合作的中国黄页、离开和外经贸部合作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EDI),一是大胆,一往无前、不留退路,二是心细,虽然离开其实心中已经酝酿了一盘更大的棋局。4、激情四射、魅力服人。马云先后离开与杭州电信和外经贸部合作的公司,手下员工都愿意放弃更好条件甘愿吃苦受累追随马云重新创业,当年创业的18个人至今仍然追随马云发展。更能通过个人魅力和激情吸引某国际风险投资公司的亚洲代表蔡崇信放弃工作追随,六分钟搞定软银孙正义投入2000千万美元的风投。5、相信自己,理智分析。马云对自己有超级的自信,在阿里巴巴创业的第一次会议上马云就预告了未来,要求全程摄影,以此作为历史见证。很多人说马云狂妄,但马云说过自己创立海博网络的时候靠的是勇气而眼光。 阿里巴巴创业初期马云要求合作伙伴“用闲钱投资,不允许借钱,因为失败的可能性极大”。马云很狂很自信,但相信这是他基于理智分析的结果。一个人成功一次是偶然,但马云99年自阿里巴巴创业成功至今的不断发展,我们不能说马云只有大胆和自信,这里面肯定还包含了智慧和理智。

马云的成功绝非单单因为他比我们早创业10年!也许你认为马云恰逢时运,你生不逢时;也许你认为马云资金雄厚,你身无分文;也许你认为马云运气高照,你霉字当头,但你不要忘了马云二次高考落榜,做过搬运、蹬过三轮、当过小贩;你不要忘了阿里巴巴创业之始35个人挤在一个房间,大家要集资才能创业,马云要靠借贷才能发工资;你不要忘了马云身高1米62,体重仅100出头,中国黄页推出之初很多人说他是骗子。马云的创业成功绝非偶然,那是智慧和勇气的结晶,那是信心与实干的结果,那是领袖与团队无间结合。马云给我们的意义更在于马云说过“如果马云能够成功,我相信中国80%的人都能成功”,如果你能像马云一样敢思、敢想、敢说、敢做、敢为天下先,那你也可能实现自己的阿里巴巴帝国。

白手起家创业历程篇三

1990年,丁仕源出生在广东梅州,3岁时他跟随下海经商的父亲搬到深圳居住。上了小学,丁仕源学习成绩平平,酷爱装扮的他总是穿着时尚的窄脚裤,踏着经典款的NIKE鞋,招摇地行走在学生中间,俨然在表演一出出别致的时装秀。现在执掌的活动策划企业让他拥有1200万元(合180万美元)的财富。

同学们视他为潮男,老师却把他当成脆弱的鸡蛋:“做人要做内外兼修的玉石,而不是不堪一击的鸡蛋,像你这样不学无术,外表看起来挺光鲜,里面装的都是水,迟早要被社会淘汰。”丁仕源对老师近乎贬损的批评置若罔闻,依旧我行我素,他说:“我在学习方面的确不如他人,可我有自己的兴趣所在,有自己的人生方向。”他经常把家庭作业放在一边,沉迷于研究妆饰。

创业就要相信自己

勉强考上初中后,父母和老师都很着急,丁仕源却过得格外自在充实。他把主要精力用在研究服装和模特上面,一有空闲就掏出各种流行服饰书籍钻研,还总把零用钱积攒下来,购买各种心仪的服饰,然后穿着在学校里摆POSE。尽管周围充斥着批判的声音,但丁仕源不为所动,他坚信自己的努力方向没有错。

初二时,机会终于来了。丁仕源看到有家服饰类报纸招聘记者,他意识到这是自己进入服饰行业的难得机遇,于是瞒着老师和父母,虚报年龄报了名。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把心思全部花在学习专业服饰知识上,利用周末逛商场,调研了深圳所有的服装市场。

创业就要不辞疲惫

不久,深圳举办服装企业博览会,丁仕源决定提前体验一下当服饰记者的感觉。他特意穿上西装,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记者,然后尾随会场上的采访记者走到展台前,在旁边偷听他们交谈。采访记者离开后,他又向展台负责人索要服装企业和老板的联系方式。他不知疲倦地努力,仅用一天时间就攒齐了300多家企业和老板的联系方式。

报社招聘进入面试环节,丁仕源穿着一套深色西装,信心满满地走到面试官前。面试官提的所有问题,他都做了出色的回答,但他却在对方宣布结果前主动做了坦白:“原谅我填写了虚假资料,其实我刚满14岁,可我特别渴望得到这个岗位,所以……如果贵公司愿意录用我,我定会全力为你们效劳,并把自己课余做的调研成果,包括数百家服装企业的联系方式全部免费提供。”

付出就会有回报

他把自己记录下的深圳服装市场情况,连同通过博览会整理的服装企业信息呈献在面试官面前,面试官大吃一惊,禁不住夸道:“虽然你年龄最小,却是最用心的应聘者。”

最终,丁仕源从数百名面试者中脱颖而出,因为年龄原因,他最终被破格录用为学生记者。从那之后,他一边继续学业,一边当记者,还兼做广告代理,结识了一大批服装企业老板。一年后,他在另一家全国性服装报纸找到了一份兼职,借助更大的平台,他结识了大量优秀模特。他把企业和模特的需求结合起来邀请模特帮助企业举办了一系列展示活动。

白手起家变千万富翁

在掌握了众多媒体、企业和模特资源后,丁仕源创办了丁叮文化传播公司,组织策划了数十场大型国际文化活动及世界模特大赛。如今,刚满22岁的丁仕源身家已过两千万,被誉为中国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的富豪。

丁仕源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鸡蛋理论,他说:“当年我经常被老师比喻为鸡蛋,我也觉得自己比那些玉石学生差了一大截,可是后来我才知道,鸡蛋也有特别和普通之分,一枚双黄的鸡蛋,往往要比单黄的鸡蛋更受欢迎。所以,我一直告诫自己要多留心,凡事都要比别人多用一份心,只要做一枚双黄鸡蛋,照样可以取得成功。”

个人创业经历事迹范文3篇

最佳答案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创业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活跃起来。那么下面是我整理的个人创业经历 事迹 范文 3篇,就跟着我一起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个人创业经历事迹范文一:

美女寝室里开美甲店 赚同学钱月入千元

一张粉色小桌,掀开桌板,里头全是各类美甲用具,张秋熟练地从琳琅满目的甲油胶中挑出两瓶为顾客推荐。选好颜色后,她像是在打磨艺术品般认真地帮顾客做着指甲,40分钟后,顾客的指尖闪耀出梦幻的光芒。您也许不会想到,这可是一家开在高校女生寝室里的美甲店。

“当时我手上有一笔报双学位的钱,但没发现想报的专业,于是干脆拿这笔钱去进货,开始了我的美甲生意。”昨日,回忆大二时开美甲店的契机,华中科技大学2011级德语系的重庆姑娘张秋眨眨眼睛,略带调皮地笑着说。

虽然这么说,张秋可不是一个不务正业的学生。大学四年里,张秋去自习室的次数不超过3次,成绩却始终位于班级前列,不久前还被保送到四川外国语大学读研。“我的秘诀就是注重效率,我每天的学习时间表,都是精确到分钟来安排的,当天的 学习计划 就算熬夜也要完成。”这种习惯不仅让她成为同学眼中的“美女学霸”,也让她的创业顺风顺水。

张秋的美甲生意,主要包括指甲油与甲油胶两块。“去光谷做一个普通的甲油胶都要198元,而我在淘宝上进材料成本在50元左右,我把价格定为58元,薄利多销嘛!”别看利润薄,从开美甲店的第3个月起,张秋每月都能赚1500到2000元。在寝室开店省了租金,而熟客口碑效应则让她的顾客队伍越来越壮大。“顾客的指甲如果有一次没做好,很可能就再也不会来了,所以我总是小心再小心,将失误降到最低。”张秋说,上个月她帮一名同学做指甲,那瓶甲油胶一直在用没出过问题,可当天下午同学来电话说甲油胶起泡脱落了,她二话没说就带着工具重新上门修补。

该校2012级电信工程专业学生喻亚贤告诉记者:“张秋课业也挺重的,但美甲的时间都听我们安排。外面做美甲,产品质量和服务都不如她这里。她的生活特别精致,成绩也好,经常给我提供帮助和建议,真心很佩服她。”

虽然张秋已在川外所在的重庆找好店面,可她却决定放弃开店计划。“我在重庆读研只有两年时间,可能刚开始赚钱就得把店转出去,这样回报率太低。”张秋说,自己总在寻找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个人创业经历事迹范文二:

90后女大学生 创业1年“玩”出300万

提起磁性剪纸的发明过程,90后大学生王子月笑着说:“纯属偶然”。山西各地的剪纸 文化 源远流长。在王子月的童年记忆里,逢年过节,很多老人都会用一把剪刀、几张彩纸,瞬间剪出五彩斑斓的窗花。

看到大人们两三分钟就能剪出一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小子月感觉太神奇了。因为镂空的剪纸比较脆,稍不注意就会撕烂,涂上糨糊之后就更加易碎,一次帮亲人装扮婚车时,王子月感觉这么漂亮的剪纸用起来却很不方便。正因为这些原因,人们越来越难见到很多起源于民间的剪纸艺术了。

在机关工作的父母业余喜欢搞一些小发明,家庭的熏陶使90年出生的王子月也乐此不疲。于是,她就和父亲商量,能不能找到一个既不破坏剪纸的艺术效果,又能易于 收藏 使用的好办法。父女二人很快投入到发明中。

经过各种反复选择试验,王子月终于找到了一种特殊的磁性材料来代替传统的剪纸材料。使用这样的材料剪出的艺术剪纸很容易就可以吸附、粘贴在铁质的物品上,用水及清洁剂喷在背面还可以轻易地粘在玻璃等光滑物品上,且不会破坏剪纸。磁性剪纸解决了长期以来传统剪纸容易掉色、变色及收藏不方便的问题。

磁性剪纸发明之后,王子月的父亲王龙很快申请了专利。2005年8月17日,国家专利局通过了磁性剪纸的专利技术。由磁性剪纸延伸,王子月又取得了磁贴画和着色磁性剪纸两项专利。磁贴画主要针对学龄前 儿童 ,让孩子们拆分、拼贴,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

专利的取得让王子月很有成就感,她开始琢磨如何让这一专利产品走向市场。为此,她和父母做了很多前期的摸索。王龙还专门跑到全国小商品集散地义乌寻找商机。但是,磁性剪纸真正开始运作是在2007年之后。

2007年10月,王子月和父亲的磁性剪纸专利从海内外报名的近3000项专利中脱颖而出,进入中央电视台《我爱发明》大赛的决赛现场,经过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中国发明协会等有关部门专家学者的严格评审,磁性剪纸项目因为其市场大、社会效益好及其良好的不可替 代性等方面的优势,最终夺得了央视《我爱发明》大赛的首个最高奖——新金点子奖。这次得奖,再次鼓舞了王子月和父母将这项发明推向市场的信心。

2008年,参加完高考,刚刚拿到杭州师范大学录取 通知书 的王子月,又惊喜地接到山西省文化厅的通知:因磁性剪纸将中国的传统剪纸文化与现代的科技元素巧妙融合在一起,符合北京奥运会“科技奥运”的理念,故选其代表山西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国 故事 山西祥云小屋展示。

奥运会期间,王子月和母亲一起来到北京给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游客展示磁性剪纸艺术。她们设计的获奥运金牌的各国优秀运动员的磁性剪纸肖像,特别是菲尔普斯、梅西、杨威、廖辉、郭晶晶、张娟娟等偶像级的人物肖像剪纸成了抢手货。

王子月和母亲的出色表现获得了奥组委和国家文化部的表彰。而最重要的是,王子月从中外游客欣赏赞叹的目光中再一次看到了磁性剪纸蕴涵着的巨大商机。她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一专利转换成创意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在杭州师范大学在创业园里,1990年出生的晋城女孩王子月,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起她的磁性剪纸。“磁性剪纸是个创意产业,任何东西 都可以用剪纸表现出来,它提倡的是自己动手、自己创新,并在动手中获得巨大的乐趣。操作简单,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学会。而且成本低廉,便于使用和收藏,可以用作家居装饰、礼品赠送、 广告 促销……无论是作为节庆用品,旅游纪念品,还是艺术藏品等等,都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一段如同做广告一样的介绍之后,思路清晰,伶牙俐齿的王子月告诉记者,磁性剪纸是她在晋城一中上学时就发明的专利产品,它使用的是环保材料,可以循环利用再生产。只要有铁的地方都能直接吸上去,灵巧便携。因为不容易剪断、撕破,它比普通剪纸上手快,能让人们在十分钟内就体验到剪纸的乐趣。

让王子月自豪的是,2009年6月,还在杭州师范大学读一年级的她,在不远的义乌,创办了一家磁性剪纸文化创意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她的公司已经发展了十余家“飞点儿磁性剪纸”加盟商,光此一项的经济收入就30余万。

创业故事案例【六篇】

最佳答案【 #儿童故事# 导语】创业故事,既是讲述创业者的经历,也是告诉大家创业当中的技巧,经验和点子,让后来者学习和借鉴,针对自身情况,来进行结合或者借鉴达到创业目的。创业故事可从资金、年龄、学历、名声等各个方面进行讲述。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创业故事案例,欢迎阅读与借鉴。

一无所有2个月办加工厂

在福建打了三年工的黄先生,九七年他返回土湖,除了学到一手制作豪华门的手艺外,其他身外之物一无所有,他了解到土湖没有一家豪华门加工厂,知道这冷门行业一定赚钱,才赶回家乡窜冷门的。但他既没有一分钱,也没有带来任何工具,却在两个月内成功的办起了豪华门加工厂。

原来,早在福建打工的他,每次回家并没有放过任何机会,他总是找这人谈谈,那人说说,终于找到一位愿出资与他合作的伙伴,他只以技术入股,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办起了豪华门加工厂。俗话说,馈人千金不如授人一技,只要拥有某种技术特长,并积极开发利用,你就可以靠着这个技术发财。

经商关键点:只要善于利用机会,给别人赚钱,自已也赚钱

无钱起楼房入住新房开店

这是1998年的事了,我有一个同乡,穷到家里的破瓦房都不能加上一片新瓦片,已被列入危房,但是因为贫穷而不可奈何,因为比较近邻,他也常常来我家窜门,在一次闲聊中说到苦处,不禁落泪,我是一个看不到别人落泪的人,看到他这样我也愁在心里,于是我开始盘想,怎样让他改变现况。几个晚上的不眠之夜,我终于想出了一个法子:他家虽穷,但有一块好的地皮,那是一块商业宝地,可以起四间房子宽。如果可以销售一半,就可以筹够钱在另一半起房子,但是这片土地是责任地,只能自己起房却不能转售。

我让他刊登示,宝地出租,很快就有生意人上门洽谈租地事宜,租出一半的地皮,合同租期50年,租金一次付给20万,就这样很快就可以建起了一个漂亮的楼房,还有一点余钱做小本生意,从些过起快乐的小日子。这一次方法运用成功后,本地小学与村委会也都利用了这个优势,不投入任何一分钱在临街面建起了一行行商铺,而他们只改变了一个方式就是,租用者按统一规划自己出资建起商铺,5年内免收一切费用,5年后商铺归单位所有,如再租用则再按市场租金合理收租。

经商关键点:借用别人的资金给自己起房,是一个长久的利益投资方式。这个事例提示,善于利用原有资源,合理运用就可以无本起家,改变现况。如果你也有可以在为商铺的地块,却没有资金走建,不妨也学学这个方式。

6角钱一斤赚上千万

有位农民孙某,有一年到北京找工,一次,他与几个老乡上街,途经一个市场,口渴难奈,想买一些水果吃,可那些水果高昂的价格,令他们这些民工望而止步了。忽然,他看到一堆枣,那是他家乡的大枣。他知道那枣在家乡挺便宜,只有6角钱一斤,于是他决定买一斤解解渴,一问价格,结果令他大吃一惊:3元5角一斤“这么贵呀,你们赚得太黑心了!”同行的一位老乡说。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孙某想,一大枣一来一往价格相差这么大,该多有赚头呀啊!于是,他立即返回家乡,凭着老乡关系,赊了3吨大枣,搭了一辆车送到北京,他来到丰台区的一家大市场,将大枣以2元9角的价格批发给小贩们,这鲜红的带着露珠的大枣顿时被抢购一空,就这样一个月内他往返北京与山东达5、6次。孙某这样做了半年,路也熟了。他不仅经营大枣,还开始经营山东的其他土特产,生意一步步扩大,一步步红火,至今他已是闻名京城的山东土特产经销商,拥有资产上千万。

经商关键点:资本并非创业的惟一条件,人的贫穷,主要是在于思想的贫穷。

不花一分钱就赚1万多

不花任何一分钱就成功贩运整车果菜的成功例子:96年的时候,我来到刚刚大开发的城市——广州市,想在这里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事业,可是一无文凭,二无技术特长又是个生手的我,找工作总是碰壁。身上的钱所乖无几了,如果再找不到工作吃饭也成了问题。我也不敢再住旅馆,晚上只有找张报纸睡在马路边了。我当务之急是让自己生存,再去找发展。人生地不熟的我望着来来往往的人流,一个肩挑李果的老汉走过来叫卖:先生:2元一斤,来点吧。什么两元一斤这在我家乡不过二三角钱呀!

我找到了水果批发市场,一问批发价也有1.2-1.5元的价,我惊得跳起来:老板,这东西我有很多,到我家乡来,我给你6角钱一斤怎样水果老板:好呀,很乐意与你合作,我和你过去看看。第三天,我家门口张贴上一张收购李果的广告,上门售李果的人来来往往。这几天我赚了一万多元。尝到甜头,我常下广东。

经商关键点:找到正确的商机,不要错过时机下手,那么你就可以赚到第一桶金。看看,从些还做成许多类似的生意。让我积累一笔创业资金。

200元起家2年赚300万

信不信,200元起家2年赚300万。中大一名大三在校学生却运用他的聪明才智和高EQ,两年就赚到这笔钱。创业如何选项目他叫潘文伟,2007年刚来广州时口袋里只有200元,而现在他已经是有楼有车的大老板。因生意繁忙,潘文伟曾一度想退学,不过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

初来乍到做家教卖T恤赚外快,当年只有22岁的潘文伟出生在贵州一个小县城的工人家庭,原来一家五口全靠在供电局当技术工的父亲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维持生计。2007年,潘文伟考入中大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创业如何选项目来到广州后,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潘文伟不但申请了学校的勤工助学,还四处找机会赚钱。

当他揣着荷包里勤工助学赚下、仅有的200元去市中心准备闯世界时,百货大楼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滨江东“天价”的楼盘让他顿时蒙了,“我到底要奋斗多少年才能在这个城市容身”于是在很多同学还在尽情享受大一优哉游哉的校园生活时,潘文伟开始赚外快,做家教、推销信用卡、卖T恤……

小试牛刀从院服开始,他就意识到了里面有钱可赚,2007年底,学校公开招投标一些院系的院服订做项目,潘文伟看到了商机。潘文伟首先“摸查敌情”。他从学生会的“哥儿们”那里弄到了参与招投标公司的名单,并扮成顾客挨个儿打电话到那些公司问出不同质量服装的底价。然后,他直接在网上查出一些生产商的地址,主动上门与厂家谈生意。

学校的院服投标价和货源确定后,潘文伟私底下向学院有理有据地分析自己代理的服装在价格和质量上的优势以博取印象分。投标当日,他更一人以5间公司的名义巧妙地参与投标。最后,他这个“初哥”竟然赢了做了几十年生意的行家,投下学校的院服项目。虽然第一个院服生意只赚了2万元,但这却让他在创业路上找到了感觉。

潘文伟灵活的头脑能够见机行事,去年初,潘文伟无意间认识了一名做安全监控设备的商人朋友,而他此时又得知中学“死党”家中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正好在招标安检设备,于是潘文伟充当了双方谈判的桥梁促成了这一单生意,竞标成功后,他一下就赚了50万元。

赚到这笔钱后,他第一时间给父母汇去了10万元,吓得母亲惊恐地在电话中问了10多次“钱从哪里来的”。几年间潘文伟陆续做了外墙砖生意、与朋友合伙开酒吧,并开始投资股票并利用“第一桶金”继续生财。今年3月,潘文伟还投资了50万元在大学城开了间网络公司。

经商关键点:小本钱并不一定不能成就大事业,关键在于你的思路。

一分钱没花就开店

我的一位朋友许先生,在路边有一铺面,原来是开饮食店的,因经营不善亏了本,想改行又没本钱,只好关门。整天只见他在街头走过来又走过去,有一天他惊喜的发现,在广西大新县的这个土湖小镇,一种装粮谷用的铁皮桶很畅销,而于往都从邻县进货,没有一个加工厂。于是他跑到邻县天等镇一家铁皮桶加工店与老板做起了交易。由他以门面入股,由厂家以资金、设备、技术入股,在土湖合资开一家铁皮桶加工店。这是在土湖的独 家生意,厂方考察后很乐意的与许先生合作。由此,许先生没有投入一分钱就成功的做起了铁皮桶加工厂的老板。同时他还学会了制作工艺,又学技术又赚钱。一年后,掌握了技术并积累到创业资金的许先生就自己独干了,这样成功的自己做起自己的老板。

经商关键点:不投入一分钱,让你自己做自己的老板。

白手起家创业励志小故事(五篇)

最佳答案1、选用“排炮战术”轰出一名千万财主

10年前,一家取名为“壹加壹”的制衣店在广州悄然诞生,老板是20岁的陈展鸿。

10年后,“壹加壹”由一家庭制衣作坊开展成为时装规划公司,进而组成“壹加壹”实业有限公司,没有本钱的创业,10年间,陈展鸿由一个个体户成为了具有20多家公司的大老板,财物达几千万元,每年仅出口服装就创汇1500万美元摆布。

开展如此敏捷显赫,除有利地势、有利地势、人和以外,高明的操作商场的诀窍亦不行轻视。

“壹加壹”的工业包含服装、电器、鞋类、餐饮等,但服装是大头,服装收入占总收入的80%。而服装样式,布料的更新是以季计、月计,怎样在迅捷的替换中把准商场的脉息是至关重要的。陈展鸿说,他选用的是“排炮战术”,即每规划出一种新颖服装,必是放一排“排头炮”投放到商场检查一下商场的需求状况,再依据榜首排炮的颤动作用,决议第二批、第三批的投放量。

“壹加壹”的过人之处还在于有控制地“炮击”商场,每种新产品投放到商场总留有地步,决不“轰”得过火,恰到好处。陈展鸿的主见是顾客买东西就跟就餐相同,某种东西一会儿吃得太饱,就会对这种东西腻味,再也提不起它的爱好。

一种产品是一次性的,但商标则是长期的。没有本钱的创业,假如对“壹加壹”商标”腻味”了,今后的商场则难以翻开,所以“壹加壹”在每一种新产品最热销时,下一个新种类又成熟了,这么,就能够不停地以“快”和“新”轮流轰炸商场。

为确保“壹加壹”产品的“快”和“新”的特征,陈展鸿非常注重信息,并力求在最短的时刻内把信息成为产品,抢占服装“新潮头”。目前,“壹加壹”仅西装的样式就有20种之多。没有本钱的创业,靠“快”和“新”还不能在商场稳操胜券。商场的真实操纵是顾客,只要赢得顾客,才干赢得商场,才干确保“轰”得有力。

所以,“壹加壹”又推出“量身定做”和“终身保修”的方法。出国访问的、成婚的和一些身段特殊的顾客,能够到“壹加壹”量身订做合体的高级西服。凡是在“壹加壹”又推出“量身定做”和“终身保修”的方法。出国访问的、成婚的和一些身段特殊的顾客,能够到“壹加壹”量身订做合体的高级西服。凡是在“壹加壹”置办西服,还能够“终身保修”身段发胖的、不合身的西服还能够拿来修改到合身。这招“壹加壹”专营西服的服装店由一间拓宽到了七间,还满意不了需求。

2、一名杂工一年赚了50万元

他是一个失败者、扯谎的人、商场上的逃兵,没有人把他放在眼内,由于他底子没有与人争胜的条件。那么,苏宏达怎样高人一等。没有本钱的创业,在成功的大道上遥遥领先,使公司每年赚取的赢利超越50万元呢?苏宏达算不上年少有为,他35岁时,仍是工厂的一名杂工,每月收入仅可保持一家三口的生活,还需求老婆替人家做些零星的缝纫作业,帮补家计。35岁,是宏达生命的转折点,一天,他经过住家邻近的地产生意公司,发觉里面的员工在打打盹。尽管那时楼宇生意状况热烈,偏偏就只要那个地产公司一片冷清,门口张贴的楼宇资料也是寥寥可数,还附出公司的顶让音讯。宏达突然灵机一动,以为这是不行多得的好机会,尽管他没有足够的金钱搞一些小生意,但岳母颇有积蓄,他决议跟她好好商议。开端运营事务的时分,他把顾客介绍费降至最低,只抽取其半成佣钱。

别的,他“死缠烂打”的政策,不怕糟蹋口舌,不断为上门的客户介绍合适他们的房子,不到最终一刻——对方总算找到自个抱负的房子,他决不简单抛弃。很多顾客前来地产公司想采购房子,其实心中也没有啥主见,假如推销者懂得捉住他们的心思缺点,真心实意为他们效劳,顾客自然会全部依靠你,不愿再跑到别家地产公司选购的了。

3、借鸡生蛋

现代经济活动中,自身经济实力缺乏却又要开展作业,很多人也会来个“借鸡生蛋”“借得钱来,出资出产,赚回钱来,开展壮大自个的实力。这种运营策略,也叫“负债运营,无钱走遍全国。”可是,时至今日,当人人都懂得借鸡生蛋时,“鸡”就不那么好借,就得考究很多技法。给人“信”字,这是借鸡技法中的底子大法。

在广州,有一位数百万元财物的私营公司主岳亚贤,当年家里穷得叮当响。靠做不做都36元的薪酬,甭说脱节个穷字,连生计也难,他下决心要做番作业。没有本钱的创业,想到街坊潘婶有好几个儿子在香港,就向其借钱。开端借10元,讲好一礼拜还,但他底子没动那钱,仅仅锁在箱里,到期准时偿还。过了个把月,他又向潘婶借20元,她讲定偿还日,他相同不用,到期原钱加息奉还;如此一次次借了还,还了借,大半年时刻曩昔了,还真的没动用过所借用过的任何一分钱。待潘婶一再夸其“有诺言”时,岳亚贤顺水推舟地向她讲了自个的计划办个”便利居民生活小卖店”的主见和难处。潘婶也真直爽,笑着安慰他:“定心,你亚贤要办店,借你个万儿八千没疑问。”就这么,岳亚贤凭着杰出的“诺言”筹到创业本钱。

钱,是出资创业的硬本钱,关于无钱或财力缺乏的人来说,能借到钱,就可心想事成。中国银行有2000多个亿自个存款,假如你这个商人有诺言,就永久不必为缺钱而忧愁。

4、腰缠百万的有钱人

黄光裕总算理解了这个理儿。22岁的广东汕头小伙子还没大摸清赚钱的门路。他是做家电批发的,老家那本地商行树立、竞赛剧烈,他觉得生计地步巨细,一口气向北,直跑到内蒙古。内蒙古很大,黄光裕转悠了一年,没做成多少生意,却从内蒙人的厚诚品格中学到了赚钱的诀窍。1987年春节前,他从内蒙古转道北京回汕头的家里过年,由于春运车票严重滞留了几天,闷着没事,就在北京城里逛电器行,遇到和气的店员,老板,就试着联系点事务。

凭着厚诚品格,黄光裕不“黑”不应赚的钱,把赢利最大限度地让给客户。没有本钱的创业,连黄光裕自个也没料到,三天逛下来,竟然得到了100多万元的订货单。真是喜从天降。黄光裕感到自个摸到了生意的诀窍,也摸到了财富的大门。人世正路须英勇。转过年来,黄光裕说干就干,与北京人合资在牛街兴办国美电器商行。尽管谈不上多大的实力,黄光裕却端得出真实的咱们风姿,他进最佳、最俏的货,卖的却是全市最低的价,没过多久,京津一带的同行们都知道了牛街有个不“黑”人的黄光裕。黄光裕凭的是厚诚,赢得是诺言,做的是生意。他的批发事务日新月异,欣欣向荣。

一年以后,他又干起了零售,零售业比批发屑细。竞赛也愈加剧烈,各家电器商行老板煞费苦心、招徕顾客,各有各的高招儿。没有本钱的创业,黄光裕听凭商海变幻,依然抱定自个的老主见,扎扎实实地傅诺言。并且这一回,他是比先前更厚诚了,竟然自个设起了“维修站”,只要是他店里卖出去的产品,都能够享受他的“亚华电器效劳中心”的售后效劳。现在,黄光裕的汕头国美公司总公司在北京有7个分公司,年收入达数千万元之巨,而他自个也早已是腰缠百万的有钱人了。

5、从漂泊汉到百万财主

冯志久原是一名漂泊汉,处处漂泊,虽含辛茹苦,却穷得叮当响。1990年,冯志久跟从数百万淘金者涌到珠江三角洲,却发现这儿早已人满为患,他想到工厂打工,但因年龄大,无技能,工厂不收他。冯志久穷极无聊,便在各工厂区转悠,看到工大家下班后都端着饭盒往街上的小店子跑,还有那在街上饥渴的盲流,他脑子一转,怎样不再开一个供打工者就餐的小店呢

所以,他心一横,租了一间民房作厨房,天天中午和黑夜担起两桶饭菜,往漂泊的人群中推销,一全国来能挣30元,很快他凑足37000元资金,在广州黄埔大道边租了一间5平方的店肆,办了执照,把鞭炮一放,快餐店倒闭了。

冯志久的小饭馆一倒闭,就象鲜花引蝶似的引来了很多的顾客,他运营首要的绝招,就是收费低。那时广州的饭馆快餐时值最低是2元,而他却一概为1元。没有本钱的创业,1元钱就餐谁不来!冯志久辛辛苦苦忙了一个月,结帐以后,除了开支,竟赚了2000元。后来他又增添了桌凳餐具,雇了临时工,拓宽门面,天天早餐卖粉中晚餐卖饭,一概一元一份。

这么,天天的顾客少说也有500多人,最多达1000多人。他挣钱的微妙在于薄利多销。每份1元的饭菜其实是没有挣头的,但计划的好,也能够赚几角钱,假如天天能卖1000份,就可挣300元,一个月就是9000元。一个漂泊汉变得如此精于运营。几年下来,冯志久已身家上百万元,直到现在他的快餐仍是1元价。人称他“1元钱大享”。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学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若米知识关于如何描写创业故事介绍就到这里,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的烦恼。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2g.com/chuangye/79056.html

作者: 若米知识

若米知识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生活百科网站大全,主要为您提供数码、汽车、财经、美食、财经、科技、健康、教育、创业、电商、影视、百科等资讯信息,在这里可以找到您所需的答案,解决您所困惑的问题。
长沙有效创业小项目;长沙创业新项目
创业开店的最大阻碍、开店创业最怕什么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