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米知识 > 财经 > 智飞生物去年净利翻两番超市场预期

智飞生物去年净利翻两番超市场预期

导读智飞生物去年净利翻两番超市场预期最佳答案智飞生物去年净利翻两番超市场预期智飞生物去年净利翻两番超市场预期,智飞生物发布2021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去年,该公司实现营收30...

今天若米知识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智飞生物股票投资分析综合结论,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智飞生物去年净利翻两番超市场预期

最佳答案智飞生物去年净利翻两番超市场预期

智飞生物去年净利翻两番超市场预期,智飞生物发布2021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去年,该公司实现营收306.52亿元、净利润102.09亿元,智飞生物去年净利翻两番超市场预期。

智飞生物去年净利翻两番超市场预期1

作为默沙东的中国独家代理商,现实中九价HPV疫苗“一剂难求”的局面继续推动着智飞生物(300122.SZ)业绩大涨,年报显示,随着自研产品、代理HPV疫苗的持续放量,2021年公司净利润大增209.23%。

当然,其中公司自研产品的表现也不容忽视,其营收占比已从去年的7%大幅提升至31.64%,增速可观。或是因此,一季度不少公募基金选择加仓,其中“顶流”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加仓智飞生物1500.42万股。

九价HPV疫苗批签发量翻番

4月27日晚间,智飞生物披露2021年财报显示,去年实现营收306.52亿元,同比增长101.79%;归母净利润102.09亿元,同比增长209.23%;归母扣非净利润101.84亿元,同比增长206.48%。

其中,智飞生物代理的九价HPV疫苗增长101.45%,批签发量突破千万,达1020.6168万支;23价肺炎疫苗同比增长达到208.4%,批签发量147.5653万支。

来源:智飞生物年报

并且,一季报中高增长势头还在延续,其中四价HPV疫苗批签发211万支,增长近70%;九价HPV疫苗批签发483万支,增长近280%;五价轮状疫苗批签发324万支,增长近220%;23价肺炎疫苗批签发48万支,增长超100%。

总的来看,代理产品实现营收209.31亿元,继续有力支撑着公司业绩,今年公司向默沙东的采购额有115.17亿元。

据2020年年底公司与默沙东签署的《供应、经销与共同推广协议》,计划对HPV疫苗、五价轮状病毒疫苗、23价肺炎疫苗以及灭活甲肝疫苗产品基础采购额进行调整和续展,其中HPV疫苗2021-2023年的采购额分别为102.89亿元、115.57亿元、62.60亿元,其余三大疫苗产品2022年采购额分别为11.05亿元、1.89亿元以及0.9亿元。

当然,这也和智飞生物持续壮大的销售网络有联系。年报显示,智飞生物目前的专业市场团队近3000人,2021年销售人员2817人,同比增长48%,营销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00多个地市,2600多个区县,30000多个基层卫生服务点(乡镇接种点、社区门诊)。

自主产品营收增长706% 公募基金一季度增持超85亿元

代理产品火爆之外,智飞生物自主产品成绩也亮眼,其贡献营收96.97亿元,同比增长706%,占总营收的31.64%。而2020年,自主产品仅实现营收12亿元,占比7.91%。

智飞生物自主产品营收比重

其中, AC多糖疫苗批签发量从零增长至22.3098万支,ACYW135多糖疫苗则达到695万支。

市场更为关注的新冠疫苗方面,2021年3月公司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蛋白疫苗(CHO细胞)(智克威得)被纳入紧急使用,服务国家大规模免疫接种计划的实施,并在多国获批紧急使用,已为超过1亿民众提供保护。今年,公司重组新冠疫苗于获批附条件上市并作为序贯加强针,近日还被列入“可供对外出口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产品清单”,将可用于出口,支持国际抗疫。

年报还显示,公司结核产品矩阵正在迎来商业化,此前先后获批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EC)(宜卡)和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微卡)进展顺利,微卡在25个省级单位已中标挂网,其他地区招投标工作及产品推广工作亦在积极推进过程中。

目前,智飞生物共有29项在研项目,多项自研产品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其中,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福氏宋内氏痢疾双价结合疫苗、ACYW135群流脑结合疫苗3款在研产品进入临床试验Ⅲ期;组份百白破疫苗、灭活轮状病毒疫苗2款在研产品进入临床试验Ⅰ期。

这也得益于公司在研发端的持续投入。2021年,智飞生物研发投入达到8.14亿元,同比增长69.38%,研发人员数量由2020年的414人增加至566人,同比增长36.71%。

此外,作为不少公募基金的重仓股,今年一季度,智飞生物获得了“顶流”葛兰在内的多家公募基金的`增持,据钛媒体APP计算,合计增持市值超过85亿元。

中欧医疗健康一季度持仓 来源:中欧医疗健康一季报

一季度报显示,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加仓智飞生物1500.42万股。她表示:“优秀的公司仍将会从波动中重新恢复到增长的趋势中。”“政策总体延续了稳健、积极的趋势,引导行业向有真正创新、有临床价值、提供高性价比产品及服务转变的导向没有变化。”

同时,部分全行业选股的主动权益基金也在加仓智飞生物,如东方红资管总经理张锋管理的东方红启恒、李进管理的景顺长城景气进取、李元博管理的富国创新趋势加仓智飞生物均超过100万股。

截至2022年一季报,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型基金和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基金位列第五、第七大股东。招商基金侯昊管理的招商国证生物医药A持有智飞生物1118万股,较去年同期增持了417万股。

智飞生物去年净利翻两番超市场预期2

“疫苗大王”蒋仁生掌舵的智飞生物(300122.SZ)交出两份超市场预期的成绩单。

4月27晚间,智飞生物发布2021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去年,该公司实现营收306.52亿元、净利润102.09亿元、扣非净利润101.8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1.79%、209.23%、206.48%。

2022年一季报,智飞生物实现营收、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88.41亿元、19.23亿元、18.96亿元,分别同比上涨125.16%、104.95%、101.15%。一季度,该公司平均每日进账近1亿元。

2021年底,公司实控人蒋仁生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8.99亿股,占总股本56.21%。2022年一季度,蒋仁生减持0.29亿股,家族持股比例下降至54.42%。3月17日发布的2022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蒋仁生家族以1050亿元财富,成为重庆首富。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在去年四季度减仓83.99万股,一季度又增仓45.87万股至1500.42万股;招商国证生物医药也增仓80.15万股至1181.91万股。值得一提的是,私募迎水投资9号和13号基金在一季度首次买进,分别持仓1171.7万股和996.6万股,合计持股已超越中欧医疗健康,成为最大的机构股东。

亮眼业绩并未让二级市场沸腾。4月28日,智飞生物收报93.72元/股,跌3.84%。

自主产品营收首超三成

智飞生物成立于1995年,2010年登陆创业板,主营疫苗、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配送及进出口。公司产品包括自主产品和代理产品,2021年自主产品营收占比首超三成,达31.64%。

此外,智飞生物自主研发项目26个。东吴证券表示,智飞生物推进EC(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和微卡的推广、准入工作,预计2022年上半年在国内90%省份中标。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报产在即,四价流感疫苗和冻干三联苗预计2022年有望实现报产。

2021年,该公司自主产品实现营收96.97亿元,同比大增707.61%,毛利率高达90.12%。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售上市自主产品批签发量除ACYW135多糖疫苗增长14.68%,AC结合疫苗和Hib疫苗批签发量分别下降12.19%和16.03%。

对自主产品批签发量下降,自主产品营收飙增,4月28日上午时代周报记者致电智飞生物,相关人员并没有予以明确回复。

智飞生物2021年业绩增长还源自销售队伍的扩大。报告期内,它的销售费用18.34亿元,同比增长53.22%;销售人员2817人,同比增长48%。据同花顺数据,11家已披露2021年业绩报告的疫苗概念企业,销售费用均值6亿元,智飞生物销售费用高居榜首。

报告期内,智飞生物研发投入8.14亿元,占比营收仅为2.66%。根据上述统计口径,疫苗概念企业研发投入均值4亿元,占营收比重12.5%。

过度依赖代理产品

智飞生物接连交出超市场预期的业绩,与代理产品有关。2021年,代理产品实现营收209.31亿元,同比上涨68.28%,占总营收的68.29%。该项业务毛利率29.98%。

目前 公司主要代理默沙东(MRK.NYSE)疫苗,包括HPV疫苗、五价轮状疫苗、23价肺炎疫苗和灭活甲肝疫苗。2021年,代理疫苗批签发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2022年一季度,代理产品的批签发数量持续提升。四价HPV疫苗批签发211万支,增长近70%;九价HPV疫苗批签发483万支,增长近280%;五价轮状疫苗批签发324万支,增长近220%;23价肺炎疫苗批签发48万支,增长超100%。

拉长时间线,得益于独家代理默沙东疫苗,智飞生物的营收和净利润在2018年快速增长,出现近十年来的最高增长率,均超过200%。2018年至2020年,智飞生物代理产品营收占比从74.37%上升至91.87%,为公司主要营收来源。

据公告,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智飞生物与默沙东合作协议中,默沙东基础采购额分别为116.1亿元、129.4亿元、69.8亿元,其中HPV疫苗采购额占比最高,分别为102.89亿元、115.57亿元、62.6亿元,预计2022年底开启新一次续签谈判。

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4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接种单剂次HPV疫苗与两至三剂方案的效果相当,该消息引发市场震荡,当天智飞生物盘中闪崩,一天内市值缩水14.2%至1856亿元。

西南证券研报显示,HPV疫苗加速放量带动智飞生物传统疫苗业务快速增长。根据中检院公布的批签发批次数据及调研数据估计,2022年一季度,公司四价HPV疫苗获批签发12批次,预计批签发量为230万-250万支;九价HPV疫苗获批签发20批次,预计批签发量为420万-450万支。

目前,国内HPV疫苗整体仍供不应求,渗透率仍较低。西南证券研报表示,智飞生物代理疫苗对比国产二价HPV疫苗在一二线城市有明显优势,预计2022年整体销量有望在2500万支。且目前国产四价/九价HPV疫苗仍处于临床阶段,预计将在2025年后陆续上市,对公司竞争格局影响较小。

智飞生物去年净利翻两番超市场预期3

4月28日,重庆智飞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智飞生物”)披露财报。2021年度,在自研产品新冠疫苗、代理产品HPV疫苗中大幅获益,智飞生物营收突破300亿元,同比增长101.79%。不过,至3月31日,该公司应收账款却达167.81亿元。

新冠疫苗紧急使用,自主产品营收同比增长707.61%

根据财报,2021年度,智飞生物实现营收306.52亿元,同比增长101.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2.09亿元,同比增长209.23%。从营收构成来看,该公司代理产品实现营收209.31亿元,同比增长49.99%,依旧是其“压舱石”。而2021年度,由于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其自主产品实现营收96.97亿元,同比增长707.61%。

在自主产品方面,智飞生物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蛋白疫苗(CHO细胞)于2021年3月被纳入紧急使用。根据财报,截至报告披露日,该重组新冠疫苗于2022年获批附条件上市并作为序贯加强针,为超过1亿民众提供保护。财报中,智飞生物坦言,新冠疫苗是其业绩驱动因素之一。

据了解,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为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蛋白疫苗的申报企业,也系智飞生物全资子公司。财报中,对于“主要子公司及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10%的参股公司情况”介绍,2021年度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实现营收84.19亿元。而2020年度该部分介绍中,北京智飞绿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为对智飞生物净利润影响达10%的参股公司,当年仅实现营收11.99亿元。显而易见,新冠疫苗的放量,成为了智飞生物自主产品营收的中坚力量。

HPV疫苗放量,第一大供应商采购金额近九成

在代理产品方面,默沙东为智飞生物主要供应商。2021年度,智飞生物代理的默沙东产品主要有九价HPV疫苗、五价轮状疫苗、23价肺炎疫苗、灭活甲肝疫苗。

其中,四价HPV疫苗全年批签发8802500支,增长率21.93%;九价HPV疫苗全年批签发量10206168支,增长率101.45%;五价轮状病毒疫苗全年批签发量7308624支,增长率83.02%;23价肺炎疫苗全年批签发量1475653支,增长率208.40%;灭活甲肝疫苗全年批签发807151支,增长率67.44%。

财报显示,其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172.02亿元,其中供应商一的采购额为165.62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88.04%。业内猜测,供应商一或为默沙东。

券商提示新冠疫苗不及预期风险,公司应收账款达167.81亿元

西南证券分析,不考虑新冠疫苗销售增量,预计智飞生物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亿元、111亿元及126亿元,对应PE分别为21、14、12倍,维持“买入”评级。不过西南证券风险提示:或存在新冠疫苗放量不及预期、研发失败、产品降价的风险。

记者注意到,一季度,智飞生物实现营收88.41亿元,同比增长125.16%。然而,至报告期末,其应收账款已达167.81亿元。

如何花十分钟快速的分析和了解一家上市公司?

最佳答案       如果您十分钟要了解该企业的财务,组成,股权等,远远不够,建议先去学习一下相关知识,否则连图标都看不懂(实不相瞒,我就是),但要以面试该公司为前提,十分钟做一个初步了解,那请您接着看下去;

一、公司简介(可从百度百科,官网获取)

       主要就是公司性质,国营,私营,外资(股份,责任);公司架构,有什么部门,是否和自己相符合;企业价值观,以效益为主还是以员工人文为主;日常活动,比如是否有党支部,是否组织培训,是否进行公益事业;与之合作企业有哪些,该企业与相关企业是否有舆论新闻。

        以重庆智飞生物为例,重庆智飞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投入生物制品行业,注册资金16亿元,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3.54亿元,现有资产346.81亿元,智飞员工5077人。2010年9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 :300122),成为第一家在创业板上市的民 营疫苗企业,旗下五家全资子公司及两家参股公司,其中北京智飞绿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简称“智飞绿竹”)及 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简称“智飞龙科马”)为高新技术企业。(来自公司官网)

       公司架构如上,党支部和团建活动完善,公益方面从事乡村振兴事业,舆论较少,最近就是因为疫苗火出了医药圈子。

二、相关产品行业(可从官网以及相关公司信息)

       有无子公司,从事行业方向,未来进展,产品营销链及目前状况

       重庆智飞,主要以自主研发疫苗和生物制剂为主,营销产业链完整,投资稳定,在疫情下的发展迅猛,新冠疫苗被联合国认准,未来势头良好。

三、自身契合(官网招聘信息)

       一般大中型企业均有官网招聘入口,分为校招和社招,有相应职位与条件待你去选择;

       感谢您耗费时间看到这里,如果有想法,就去实现他,相信你可以的

医药行业的发展前景怎么样啊?

最佳答案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天坛生物(600161)、华兰生物(002007)、智飞生物(300122)、康泰生物(300601)、沃森生物(300142)、上海莱士(002252)等。

本文核心数据:疫苗批签发量、采浆量、生物医药市场规模、生物医药企业数量、生物医药企业市值。

行业概况

1、定义

生物医药产业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生物医药”指将现代生物技术与各种形式的新药研发、生产相结合,以及与各种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高技术产业。狭义的“生物医药”指人们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用于人类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的医药产品,包括基因工程药物、基因工程疫苗、新型疫苗、诊断试剂(盒)、微生态制剂、血液制品及代用品等。本文中的“生物医药”是指狭义的“生物医药”。

生物医药按照产品功能差异,可以划分为预防、诊断、治疗三类细分产品。预防类主要包括疫苗类产品;诊断类主要包括诊断试剂;治疗类产品主要包括单克隆抗体(单抗)、重组蛋白药物和血液制品。

2、产业链剖析

生物医药产业链的上游为基础研究的开展,通常是由独立医学实验室,即第三方检测中心完成,有部分医院亦设有独立实验室,可承担一部分医药外包的项目。中游为生物医药制造,包含疫苗、血液制品、诊断试剂以及单克隆抗体领域。下游为消费终端,分别为医疗机构(含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以及医药零售终端(包括实体药店以及电商平台)。

在上游医药研发行业,国外独立实验室Quest以及Labcorp是全球知名企业,国内以迪安诊断、金域医学、凯普生物等企业为主;从中游生物医药制造来看,疫苗领域以智飞生物、沃森生物等企业为主,单抗领域以复星医药、三生国健等企业为主,诊断试剂领域以科华生物、迈克生物等企业为主,血液制品领域海莱士、天坛生物等企业为主;下游消费终端以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为主。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处在快速发展阶段

与国外相比,国内生物医药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国内生物医药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发展,经历2005-2017年的快速发展阶段后,从2017年开始进入爆发增长阶段。目前,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一个具有极强生命力和成长性的新兴产业,也是医药行业中最具投资价值的子行业之一。随着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整个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生物医药行业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加持,行业发展全面提速

近年来,国务院、发改委、药监局、市场监督局等多部门都陆续印发了支持、规范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政策,内容涉及生物医药发展趋势、生物医药研发生产规范、生物医药新技术等内容。另外,生物医药细分领域如疫苗、诊断试剂等,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扶持发展政策。

行业发展现状

1、疫苗批签发量整体呈“U”型

从批签发总量来看,2013-2019年,我国疫苗批签发量呈波动态势,2019年约为5.7亿支,与2018年基本持平,略低于2017年批签发量。2018年长生疫苗事件对2019年上半年略有影响,但目前已经基本恢复。随着我国疫苗市场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几次大的疫情之后,从政府到民众对疫苗的认识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根据中检院披露,2020年疫苗合计批签发量为6.5亿支,同比增长14%,行业整体增长态势良好;2021年第一季度,全国新增疫苗批签发1.13亿支,同比下滑13.87%,其中二类疫苗批签量6018.78万支,同比逆势增长48.36%;一类疫苗批签发量达5238.09万支,同比减少39.55%,主要系行业多家公司着力进行新冠疫苗生产。疫情时代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觉醒,将提升疫苗行业的整体接种率,二类疫苗批签发量有望持续提升,根据测算,2021年,我国疫苗批签发量约为7.1亿支。

注:2021年4月后中检院不再对外披露批签发具体瓶/只数量数据。

2、采浆量呈现波动增长的发展趋势

2006年《关于单采血浆站转制的工作方案》明确,单采血浆站由卫生行政部门改由血液制品企业文设置,浆站与生产企业建立“一对一”供浆关系,加速行业集中。2007年7月1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又发布了《关于实施血液制品生产用原料血浆检疫期的通知》,要求自2008年7月1日起,所有血浆原料需经3个月静置(即业内所称“窗口期”),再经病毒检测合格方可投料生产。这两个重磅炸弹式的政策直接导致全国采浆量急剧下滑,企业产能大幅下降。

2008年之后,随着经过规范的浆站开始投入使用,采浆量有所提升,但仍然无法满足临床需求,2011年贵州关闭16个浆站,全国采浆量当年下滑7.7%。随后在倍增计划的引导和激励下,国内采浆能力大幅提升,据国家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采浆量从2011年的3858吨增加到2019年的9100吨,2020年新冠疫情导致人们无法出门,采浆量出现下滑,采浆量下降到8338吨。2021年,采浆量再次上升,达到了9455吨,较2020年增长13.4%。

3、生物医药市场规模保持较快增长

受老龄化加剧、社会医疗卫生支出增加和行业研发投入增多等因素的推动,近年来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保持较快增长。据Frost &

Sullivan报告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从1836亿元增长到345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7.14%。根据Frost

& Sullivan的测算,2021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248亿元。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生物医药企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目前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企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特别以江苏、上海和广东为代表。截至2022年6月底,江苏共有生物医药企业4018家,上海共有3259家、广东共有2931家。

2、企业竞争:参与者众多,且各有所长

生物医药行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医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市值来看,截至2022年7月7日,在市值2000亿元的企业有药明康德、恒瑞医药;市值在1000亿-2000亿的企业有智飞生物、百济神州、万泰生物、复星医药、泰格医药;市值1000亿元以下的企业有长春高新、凯莱英、沃森生物、华兰生物等。

从细分领域来看,疫苗领域以中国生物、沃森生物、成大生物、智飞生物、艾美疫苗等企业为主;诊断试剂领域以利德曼、达安基因、迪安诊断、科华生物等企业为主;血液制品领域以天坛生物、上海莱士、华兰生物等企业为主;单抗领域以三生国健、百泰生物、复星医药等企业为主。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行业呈现市场竞争趋势和技术发展趋势

未来,生物医药行业将朝着市场竞争趋势和技术发展趋势方向发展。

2、2027年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

新冠疫情加大了对疫苗、血制品及相关试剂的需求,“十四五”规划对生物医药这一新兴产业大力扶持。2020-2025年,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以17.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2025-2027年,将以18.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2027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0180亿元。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相信关于智飞生物股票投资分析综合结论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若米知识的其他栏目。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2g.com/caijing/8364.html

作者: 若米知识

若米知识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生活百科网站大全,主要为您提供数码、汽车、财经、美食、财经、科技、健康、教育、创业、电商、影视、百科等资讯信息,在这里可以找到您所需的答案,解决您所困惑的问题。
大豪科技股票历史行情查询
武汉凡谷股票行情-武汉凡谷股票下跌原因?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