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米知识 > 影视 > 中国动画史书

中国动画史书

导读动画史的中国动漫发展史优质回答中国动画片的发展经历了6个时期:1922~1945年是萌芽和探索时期。1918年《从墨水瓶里跳出来》等美国动画片陆续在上海登陆,使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今天若米知识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中国动画电影通史,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动画史的中国动漫发展史

动画史的中国动漫发展史

优质回答中国动画片的发展经历了6个时期:

1922~1945年是萌芽和探索时期。1918年《从墨水瓶里跳出来》等美国动画片陆续在上海登陆,使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人对神奇的动画片着迷。抱着创造中国人自己的动画片的信念,以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动画人应运而生,成为中国动画片的开山祖。经过他们艰苦的探索与研制,1922年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广告动画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之后,1924 年中华影片公司摄制了动画片《狗请客》、上海烟草公司摄制了动画片《过年》。这两部影片是中国最早的动画片。但它们都没有产生影响,产生影响的是万氏兄弟于1926年绘制的《大闹画室》。1935年,万氏兄弟推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1941年又推出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铁扇公主》。

1946-1956年是中国动画片的稳定发展时期。在毛泽东的领导下,1949 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前,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电影制片厂生产力木偶片《皇帝梦》(1947)、动画片《瓮中捉鳖》(1948),为建国后的生产奠定了基础。1950至1956年这一时期,中国动画片的创作和生产呈现以下特点:在题材上,用童话的故事服务于少年儿童,拍摄了《小猫钓鱼》(1952)等;风格上,踏上民族化的道路,制作了木偶片《神笔》(1955)、动画片《骄傲的将军》(1956);技术上,由黑白片向彩色片转化,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1953)、第一部彩色传统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1955)。

1957-1965年是中国动画片第一个繁荣时期。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建立,使中国有了第一家独立摄制美术片的专业厂。在毛泽东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引下,艺术家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使中国动画片生产进入繁荣昌盛的发展时期。产量上升,在艺术上和技术质量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平,不少影片在国际电影节获奖,形成了被世界公认的中国动画学派。这一时期,生产出享誉世界的经典大片《大闹天宫》(上下集,1961、1964)。新片种不断问世:1958年,第一部中国风格的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试制成功; 1960年,创作出第一部折纸片《聪明的鸭子》;1961年,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诞生,为世界动画影坛增添了最能代表华夏风范的新片种; 1963年,又拍出水墨动画片《牧笛》,用水墨表现人物、家畜和山水,扩大了水墨动画片的表现领域。此外,题材多样化,也是这一时期动画片生产的一大特点。

1966~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1967年、1969年和1970、 1971年这4年时间全国的动画片生产厂家都“停产闹革命”。1972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率先恢复生产,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共摄制动画片17部。这一时期的动画片,如《小号手》(1973)、《小八路》(1973)、《东海小哨兵》(1973)等,都以描写建国前的革命战争,描写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思想斗争,歌颂工农兵为内容。在表现手法上,遵循写实主义。1976年摄制的水墨剪纸片《长在屋里的竹笋》,将中国的水墨画与民间剪纸巧妙结合,为世界动画片的百花园地又增添了一棵新苗。 1976~1989年是中国动画片第二个繁荣时期。

从1978年底开始,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年代。这一时期,是20世纪中国动画片最繁荣的年代。这10年间,涌现出多家新的动画片生产部门,改变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枝独秀的局面;全国共生产电影动画片219部,产生了批代表中国动画片最高水平的优秀影片,如 《哪吒闹海》 (1979)、 《天书奇谭》 (1983)、《鹿铃》(1982)、《山水情》 ( 1988),以及《狐狸打猎人》(1978)、 《我的朋友小海豚》(1980)、《雪孩子》 (1980)、《猴子捞月》(1981)、《南郭先生》(1981)、《鹬蚌相争》(1983)、<蝴蝶泉》(1983)、《火童》(1984)、《金猴降妖》(1984—1985)、《草人》(1985)、 《夹子救鹿》 (1985)、 《女娲补天》 (1985)、《鱼盘》(1988)、《不射之射》 (1988)等;首次生产电视动画片;首次生产动画系列片,也产生了一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优秀的作品,如《葫芦兄弟》(1987)、《邋遢大王历险记》 (1987)、 《黑猫警长》 (1984~1987)、《阿凡提的故事》(1981~ 1988)等;题材更为广阔,出现多部内容深刻、讽喻尖锐、针砭时弊的艺术动画片,如《三个和尚》(1980)、《超级肥皂》《新装的门铃》 (1986)、《牛冤》(1989)等,对纠正“动画片即儿童片”的偏见,扩大动画片的受众群体,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中国动画片的社会影响和国际声誉也大幅度跃升,赢得了广泛的赞誉。1990~2002年是中国动画业陆续扩大规模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动画片开始走上有别于传统的道路。与国外动画片生产厂家的经验交流,数字生产手段的大量介入,各种体制的制作单位的多元发展,一专多能动画人才的不断成长,等等,这些都使中国动画片的生产在数量和质量上出现了飞跃。尤其是从1995年起,中国电影放映公司对动画片不再实行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政策,将动画业推向市场,改变了动画片生产状态和经营方式,逐步确立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观念。90年代国产动画片的一大特点是大型动画连续片系列片盛行。中国从影院动画艺术短片唱主角,转入电视动画片大型化、连续化、系列化的国际潮流。在制作方面,国内电脑动画技术实力也明显增强,电脑绘制背景技术已较为普及。三维和二维电脑动画发展迅猛,形成了从策划、创作、传播到系列产品开发的“大动画体系”新概念,从而推动了动画业的腾飞。

20世纪90年代成为中国动画片生产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生产的优秀动画长片有:《宝莲灯》 (1999)、 《熊猫小贝》(1999)、《马可波罗回香都》(2000);优秀动画短片有: 《鹿与牛》 (1990)、《雁阵》 (1991)、 《医生与皇帝》 (1991)、《抬驴》 (1991)、《眉间尺》 (1991)、《十二只蚊子和五个人》 (1992)、《麻雀选大王》(1992)、《鹿女》(1993)、《音乐船》(2000)等;优秀系列动画片有:《大盗贼》 (1990)、《舒克和贝塔》 (1989~1992)、《葫芦小金刚》(1993)、《蓝皮鼠与大脸猫》(1993~1994)、《哭鼻子大王》(1994)、《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1995)、 《自古英雄出少年》 (1995—1996)、《l的旅程》(1997)、《傻鸭子欧巴儿》 (1997)、《学问猫教汉字》(1998)、《海尔兄弟》(1998)、《怎么来的》(1998)、《西游记》(1999)、《霹雳贝贝》(1999)、《的笃小和尚》(1999)、《中华传统美德故事》(2000)等。

进入2l世纪,中国的动画公司、生产企业和动画片产量持续增长。至2002年全国动画制作公司(包括相关企业)已有120多家,比上世纪80 年代末的20多家,增加了5倍。2001年中国共生产动画短片7部,系列动画片42部,总产量约18000分钟,比2000年增长5000分钟;2002 年共生产53部动画系列片及短片,总产量共约17300分钟,接近2001年的水平。多年被忽视的艺术性动画电影短片,2001—2002年有一批作品问世。如:《回想》《谁的丈夫离得最远》《诚信漂流记》《大梦敦煌》《黑猫》《射线》《塘》等。电脑动画和网络媒体动画飞速发展。电视系列片《蓝猫淘气3000问》全部通过电脑完成制作,2001年推出的《小虎斑斑》是中国第一部全三维制作的动画片。各种动漫网站十分活跃,尤其Flash动画,已在青年学生和动画爱好者中流行开来。动漫创作和展播活动十分踊跃。动画教育发展迅猛,到2002年底,开办动画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超过70所,在校学生共约5000余人。动画理论研究方兴未艾,文章著作层见叠出。这一时期,动画片生产仍以系列片为大宗。主要有:《小虎还乡》《可可、可心一家人》《千千问》《我们的家园》《西西瓜瓜历险记》《白鸽岛》《小将狄青》《我为歌狂》《城市野战排》《中华上下五千年》,等等。

据统计,从1922年万氏兄弟生产第一部广告动画片起,至2002年,中国共生产动画片1168部。

中国的动画大师和有成就的动画家主要有:

万籁鸣,主要作品:《铁扇公主》(1940,合作)、《大闹天宫》 (1961—1964。合作);

万古蟾,主要作品:《铁扇公主》(合作)、《猪八戒吃西瓜》(1958)、《渔童》(1959)、《人参娃娃》(1961)、《金色的海螺》(1963,合作);

万超尘,主要作品: 《铁扇公主》(合作)、《机智的山羊》(1956);

特伟,主要作品:《骄傲的将军》 (1956,合作)、 《小蝌蚪找妈妈》(1960,艺术指导)、《牧笛》(1963,合作)、《金色的大雁》(1976,合作)、《金猴降妖》 (1984,合作)、 《山水情》 (1988,合作);

阿达,主要作品: <哪吒闹海》 (1979,合作)、 《三个和尚》 (1980)、《蝴蝶泉》(1983,合作)、《三十六个字》 (1984)、 《三毛流浪记》 (1984,合作)、《超级肥皂》(1986)、 《新装的门铃》(1986,合作);

唐澄,主要作品: 《小蝌蚪找妈妈》(1960,合作)、 《大闹天官》 (1961,合作)、《草原英雄小姐妹》(1965,合作)、《鹿铃》(1982,合作);

钱家骏,主要作品: 《乌鸦为什么是黑的》 (1955,合作)、 《一幅僮锦》 (1959)、 《牧笛》 (1963,合作) (1963)、 《九色鹿》 (1981,合作);

靳夕,主要作品:《小小英雄》(1953)、《小梅的梦》(1954)、《孔雀公主》(1963)、 《画像》(1965)、《西岳奇童》(1984,合作)、《神笔》(1955)等;

王树忱,主要作品: 《过猴山》 (1958)、 《哪吒闹海》(1979,合作)、《天书奇谭》(1983,合作)、《选美记》 (1988)、《独木桥》(1989);

钱运达,主要作品:《丝腰带》(1962)、《红军桥》(1964)、《张飞审瓜》 (1980)、《天书奇谭》 (1983,合作)、《女娲补天》(1985)、《邋遢大王奇遇记》(1986~1987,合作);

虞哲光,主要作品: 《崂山道士》(1981)、《聪明的鸭子》(1960)、《湖上歌舞》(1964)、《三只狼》(1980)、《小鸭呷呷》(1980);

尤磊,主要作品:《半夜鸡叫》(1964)、《小八路》(1972)、《大橹的故事》(1975)、《愚人买鞋》(1978)、《喵呜是谁叫的》(1979)、《蛐蛐》(1981)、《老猪选猫》(1983,合作);

詹同,主要作品:《真假李逵》(1981)、《假如我是武松》(1982)、《擒魔传》 (1987)、 《八仙与跳蚤》(1988)、《一半儿》(1990,合作);

胡进庆,主要作品:《长在屋里的竹笋》(1976,合作)、《丁丁战猴王》(1980)、《淘气的金丝猴》(1982)、《鹬蚌相争》(1983)、《草人》(1985)、《葫芦兄弟》(1986~1987,合作)、 《葫芦小金刚》 (1989—1990,合作)、《螳螂捕蝉》(1988)、《强者上钩》(1988);

何玉门,主要作品:《善良的夏吾冬》 (1981)、 《长大尾巴的兔子》(1987)、《木头姑娘》(1958)、《小鲤鱼跳龙门》(1958)、《小溪流》(1962年)、《渡口》(1975)、《好猫咪咪》(1979)、《狐狸列那》(1989);

张松林, 主要作品:《蜜蜂与蚯蚓》 (1959)、 《小燕子>(1960)、《谁的本领大》(1961)、《没头脑和不高兴》(1962);

林文肖,主要作品:《雪孩子》(1980)、《摔香炉》(1981)、《金猴降妖》(1985,合作)、《夹子救鹿>(1985,合作)、 《不怕冷的大衣>(1987)、《舒克和贝塔》(1990,合作);

戴铁郎,主要作品:《母鸡搬家》(1979)、《我的朋友小海豚》(1980)、《小红脸和小蓝脸》(1982)、《黑猫警长》(1984—1987,合作)、《森林小鸟和我》(1990);

周克勤(1942.3.28~),主要作品:《猴子捞月》(1981)、《小熊猫学木匠》(1982)、《长了腿的芒果》 (1983)、 《水鹿》(1985)、《葫芦兄弟》(1986—1987,合作);

严定宪(1936.9.12~),主要作品:《我们爱农村》 (1965)、 《放学以后》(1972)、《试航》(1976)、《两只小孔雀》 (1978)、 《哪吒闹海》 (1979,合作)、《人参果》(1981)、《金猴降妖》(1985,合作)、《舒克和贝塔》 (1989~1990,合作);

阎善春,主要作品: 《老狼请客》(1980)、《网》(1985)、《邋遢大王奇遇记》 (1987,合作)、 《山水情》(1988,合作);

胡雄华,主要作品:《萝卜回来了》 (1959)、 《等明天》 (1962)、《》 (1964)、 《东海小哨兵》(1973)、《狐狸打猎人》(1978)、《咕咚来了》 (1981,合作)、 《狐狸送葡萄》(1982);

常光希,主要作品:《蝴蝶泉》(1983,合作)、《夹子救鹿》(1985,合作)、《奇异的蒙古马》(1989~1990);

马克宣,主要作品:《大扫除》(1986)、《新装的门铃》<1987,合作》、《超级肥皂》(1987,合作)、 《山水情》 (1988,合作)、《十二只蚊子和五个人》(1992);

方润南,主要作品:《愚人买鞋》(1979)、《大盗贼》(1990)、《瓷娃娃》(1982)、《鱼盘》(1988);

王柏荣,主要作品:《抬驴》(1982)、《老鼠嫁女》(1983)、《火童》(1984);

曲建芳,主要作品: 《阿凡提的故事》 (1981~1988);

钟泉,主要作品《牛冤》(1989)、《雁阵》(1991)。

中国动画片的主要生产部门有:上每美术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青少年节目中心动画片部、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北京电视台青少年中心的动画片部,等等。

在世界动画舞台上,中国动画学派以独特的风姿,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赞誉。强调思想性,重视以健康的内容引导观众,是中国动画片突出的优良传统。中国动画片是一片净土这里没有血腥,更没有色情。这是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动画片做不到的。而坚持民族绘画传统,则是中国动画片显著的艺术特点。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绘画、雕塑、建筑、服饰,乃至戏曲、民乐、剪纸、皮影、年画等民族民间艺术,都为各种类型的动画片,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借鉴材料。例如,《鹿铃》《山水情》等水墨动画片,脱胎于中国画中的写意花鸟和写意山水;《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等传统动画片,借鉴的是中国古代寺观壁画;《渔童》《金色的海螺》《牛冤》等剪纸片,吸取的是中国皮影和民间剪纸的外观形式,《南郭先生》《火童》融合了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的刚健风格;《三个和尚》中,人物的举手投足,清新的背景音乐设计,均采用中国戏曲,《骄傲的将军》《医生与皇帝》,将京剧脸谱赋予角色;中国动画片中描写的神仙、鬼怪、法术也完全本土化,像峨冠博带、行走驾云的太白金星,时而钻出地面、爱管闲事、矮得像地缸似的土地爷,穿着红兜肚、脚蹬风火轮、可以变成三头六臂的白胖童子哪吒,手持如意金箍棒、一个斤斗十万八千里的孙悟空,能辨别忠奸、善恶的獬豸、谛听,还有顺风耳、千里眼、人参娃娃……这些植根于中国神话、童话、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的动画形象,全然土生土长,别无依傍,与古希腊、古罗马以及欧美等国的神祗、魔鬼、魔法、巫术迥然不同;即使绘写现代生活的动画片,从服饰习俗、环境描绘到人物面貌、性格特征,也都纯然是一派中国气概。正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对本土现实生活的提纯,使中国的动画片呈现地道的中国风貌。此外,形式不拘一格,也是中国动画片的特点。五千年悠久文明史形成的丰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不同风格的中国动画家,带来了中国动画片百花齐放的格局。即便同是水墨动画片, 《小蝌蚪找妈妈》用的是齐白石的画意,《牧笛》取的是李可染的笔法,而《雁阵》掇的是贾又福的墨趣。捃摭各殊,造境相异。这使中国动画片在形式上,无仿无循,千姿百态,从而得以独树于世界动画之林。

动画发展历史

优质回答动画史是人们对光和影的探索发展历史,起源于17世纪,其先驱是阿塔纳斯·珂雪。动画史第一部利用逐格拍摄技术使无生命的物象造成活动错觉的影片是《矮胖子》 ,出主意的是艾伯特.E.史密斯。

他从小女儿的马戏玩具构思出杂技家和动物的形象,然后用逐格拍摄方法拍成。

中国动漫发展史

编辑

中国动画片的发展经历了6个时期:

1922~1945年是萌芽和探索时期。1918年《从墨水瓶里跳出来》等美国动画片陆续在上海登陆,使处于半

中国动画发展(10张)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人对神奇的动画片着迷。抱着创造中国人自己的动画片的信念,以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动画人应运而生,成为中国动画片的开山祖。经过他们艰苦的探索与研制,1922年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广告动画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之后,1924

年中华影片公司摄制了动画片《狗请客》、上海烟草公司摄制了动画片《过年》。这两部影片是中国最早的动画片。但它们都没有产生影响,产生影响的是万氏兄弟于1926年绘制的《大闹画室》。1935年,万氏兄弟推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1941年又推出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铁扇公主》。

1946-1956年是中国动画片的稳定发展时期。在毛泽东的领导下,1949 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前,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电影制片厂生产力木偶片《皇帝梦》(1947)、动画片《瓮中捉鳖》(1948),为建国后的生产奠定了基础。1950至1956年这一时期,中国动画片的创作和生产呈现以下特点:在题材上,用童话的故事服务于少年儿童,拍摄了《小猫钓鱼》(1952)等;风格上,踏上民族化的道路,制作了木偶片《神笔》(1955)、动画片《骄傲的将军》(1956);技术上,由黑白片向彩色片转化,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1953)、第一部彩色传统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1955)。

1957-1965年是中国动画片第一个繁荣时期。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建立,使中国有了第一家独立摄制美术片的专业厂。在毛泽东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引下,艺术家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使中国动画片生产进入繁荣昌盛的发展时期。产量上升,在艺术上和技术质量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平,不少影片在国际电影节获奖,形成了被世界公认的中国动画学派。这一时期,生产出享誉世界的经典大片《大闹天宫》(上下集,1961、1964)。新片种不断问世:1958年,第一部中国风格的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试制成功; 1960年,创作出第一部折纸片《聪明的鸭子》;1961年,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诞生,为世界动画影坛增添了最能代表华夏风范的新片种; 1963年,又拍出水墨动画片《牧笛》,用水墨表现人物、家畜和山水,扩大了水墨动画片的表现领域。此外,题材多样化,也是这一时期动画片生产的一大特点。

1966~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1967年、1969年和1970、 1971年这4年时间全国的动画片生产厂家都“停产闹革命”。1972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率先恢复生产,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共摄制动画片17部。这一时期的动画片,如《小号手》(1973)、《小八路》(1973)、《东海小哨兵》(1973)等,都以描写建国前的革命战争,描写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思想斗争,歌颂工农兵为内容。在表现手法上,遵循写实主义。1976年摄制的水墨剪纸片《长在屋里的竹笋》,将中国的水墨画与民间剪纸巧妙结合,为世界动画片的百花园地又增添了一棵新苗。 1976~1989年是中国动画片第二个繁荣时期。

从1978年底开始,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年代。这一时期,是20世纪中国动画片最繁荣的年代。这10年间,涌现出多家新的动画片生产部门,改变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枝独秀的局面;全国共生产电影动画片219部,产生了批代表中国动画片最高水平的优秀影片,如 《哪吒闹海》 (1979)、 《天书奇谭》 (1983)、《鹿铃》(1982)、《山水情》 ( 1988),以及《狐狸打猎人》(1978)、 《我的朋友小海豚》(1980)、《雪孩子》 (1980)、《猴子捞月》(1981)、《南郭先生》(1981)、《鹬蚌相争》(1983)、<蝴蝶泉》(1983)、《火童》(1984)、《金猴降妖》(1984—1985)、《草人》(1985)、 《夹子救鹿》 (1985)、 《女娲补天》 (1985)、《鱼盘》(1988)、《不射之射》 (1988)等;首次生产电视动画片;首次生产动画系列片,也产生了一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优秀的作品,如《葫芦兄弟》(1987)、《邋遢大王历险记》 (1987)、 《黑猫警长》 (1984~1987)、《阿凡提的故事》(1981~ 1988)等;题材更为广阔,出现多部内容深刻、讽喻尖锐、针砭时弊的艺术动画片,如《三个和尚》(1980)、《超级肥皂》《新装的门铃》 (1986)、《牛冤》(1989)等,对纠正“动画片即儿童片”的偏见,扩大动画片的受众群体,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中国动画片的社会影响和国际声誉也大幅度跃升,赢得了广泛的赞誉。1990~2002年是中国动画业陆续扩大规模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动画片开始走上有别于传统的道路。与国外动画片生产厂家的经验交流,数字生产手段的大量介入,各种体制的制作单位的多元发展,一专多能动画人才的不断成长,等等,这些都使中国动画片的生产在数量和质量上出现了飞跃。尤其是从1995年起,中国电影放映公司对动画片不再实行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政策,将动画业推向市场,改变了动画片生产状态和经营方式,逐步确立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观念。90年代国产动画片的一大特点是大型动画连续片系列片盛行。中国从影院动画艺术短片唱主角,转入电视动画片大型化、连续化、系列化的国际潮流。在制作方面,国内电脑动画技术实力也明显增强,电脑绘制背景技术已较为普及。三维和二维电脑动画发展迅猛,形成了从策划、创作、传播到系列产品开发的“大动画体系”新概念,从而推动了动画业的腾飞。

有哪位高手能够详细介绍一下中国动画的发展史?

优质回答连续剧和系列剧有

《大闹天宫》:中国动画片的NO.1。实在没的说,再多说一句都是多余的。前几

年的动画片《西游记》根本没法比。

《大林和小林》:梦中经常想起它。

《黑猫警长》:“眼睛瞪的像铜铃.”黑猫警长的歌曲真是VERY GOOD。早期的

黑猫警长有五集,分别是《夜袭搬仓鼠》《食猴鹰》(原名不是这个)《偷红土的

小偷》《吃丈夫的螳螂》和《吃猫鼠》。第二集中围剿食猴鹰的战斗最激烈——

“实行第一套作战方案.神枪手掩护.占领制高点.”。食猴鹰一开始还趾高

气扬“这该该该该死的猫”;到了最后被剃光了,说了一句“我是贼,我该死”

,这是本人小学时被女同学“欺负”的时候的认罪语。另外,大象河马需要吃红

土(那个时候俺到了动物园还要找红土喂大象呢,嘻嘻),女螳螂要吃掉自己的丈

夫才能生小螳螂,还有吃猫鼠的存在,长知识啊。尤其是每一集结束的时候,黑

猫警长掏出手枪乓乓乓乓打出四个大字——请看下集——真是酷闭了。

《阿凡提的故事》:木偶戏,好多集,有《卖树阴》、《种金子》等等。阿凡提

一边骑驴一边唱“我的小毛驴,小毛驴.”,还有种金子时的咒语“埋沙子种金

子沙子一袋子金子一屋子.”妙哉妙哉。大家都看过吧,不过12集都看全了也不

容易啊!

《天书奇谭》:里面的小主人公蛋生把天书看了一遍就背下来了,厉害!还有蛋生

吃饼的动作也帅呆了。《天书奇谭》情节曲折,实在是扣人心弦啊。

《陶陶的故事》系列:棒!怎么称赞都不为过。陶陶是一只兔子,比兔子罗杰可强

多了。《看不见的朋友》讲陶陶对着山谷说话——“你对别人友好,别人也对你

友好;你对别人没礼貌,别人也对你没礼貌”,挺有教育意义的。《雪孩子》让

人潸然泪下,讲雪孩子为救小兔自己化成水变成了白云,挺美的故事。值得一提

的是里面的雪孩子一边滑雪一边唱的歌曲“雪花,雪花.”——哎,怎一个美字

了得!另外还有好几部,大家想想吧。

《葫芦兄弟》:本事各异的七个葫芦娃,大家都知道。

《葫芦小金刚》:《葫芦兄弟》的续集,歇菜了。结论:中国的连续剧,不能拍

续集。

《邋遢大王历险记》:只是记得好玩,印象不深了。

《小龙人》#:“我头上有犄角,我身后有尾巴”它是谁?“就不告诉你,就不告

诉你”《小龙人》不算动画片,可是也很有影响力。虽然是90年的,但是我也列

出来了。这个片子的想象力很是惊人,不像是孩子写的。

《小灵通》#:二十集,我没看全,但是我有书(是叶永烈先生写的,他的博士警

察金明是我的儿时偶像)。第一集是中央电视台,后来讲邮票、自来水、煤气、冷

饮、火柴的制造,讲塑料博览会、玩具博览会、航模制作等等,最后一集是北海

舰队。绝对棒绝对棒的科普片。

《舒克和贝塔》:郑渊洁的成名作,颂扬小耗子的。不知为什么,我最喜欢臭球

。不过99年砸美国使馆的时候,据说北航的兄弟们高喊“舒克,舒克,舒克,我

是飞行员舒克”,北理工的弟兄们也应和“贝塔,贝塔,贝塔,我是坦克手贝塔

”,然后就是.真是,真是.

《封神榜》:长篇动画,比较晚。

《孙悟空叁打白骨精》:跟西游记写的不一样,孙悟空从花果山回来才把白骨精

打死。当初我是在电影院里看全的,旁边一些大人也都伸着脑袋看。

《旗旗号巡洋舰》:是《七巧板》里播出的,谁还记得?里面有一只小耗子是厨

师,不过被诬陷偷了花生米。不久前一次我睡不着,竟然想起了旗旗号巡洋舰的

歌——“拉响风的汽笛.七七号已开始起航.啦啦啦啦.”,哈哈.拐个弯

:当初星期四鞠萍姐姐的《七巧板》和星期五董浩的《天地之间》大家记否?我

的表姐当年就喊鞠萍姐姐,现在她的宝宝叁岁了,还是喊鞠萍姐姐。我最喜欢《

七巧板》里的学学做做栏目和《天地之间》的主题歌“从天到地,从地到天.谁

能揭开这些奥秘,必会变的聪明无比.”最奇怪的是几年前清华大学要保送生时

的宣传片的插曲和背景音乐就是《天地之间》!!!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

《动物王国盗窃案》#:全是动物演的,开始时猩猩博士撅着嘴说“发电站的金轴

被盗了”。还有猴探长、狗熊局长。想起来了吗?

《琴岛和海尔》:海尔公司的赞助片,当初只拍了几集,《我们爱科学》杂志还

连载过。现在又拍了,不过名字叫《海尔兄弟》。

《皮皮的故事》系列:有《小白兔不见了》《牙齿逃跑了》等等,十多集,教育

大家养成好习惯。

比较晚的,但是大家提到的:《魔方大厦》《蓝皮鼠和大脸猫》《皮皮鲁和鲁西

西》《小蛋壳奇遇记》

注:#表示非动画,是人演的。

单集的动画片

《小蝌蚪找妈妈》:中国动画片的张叁丰,中国卡通界的达摩,开山鼻祖。据说

是齐白石先生的原画!快去看啊!

《渔童(渔盆的故事)》:爱国主义教育片,强力推荐!里面那外国坏家伙说:“捞

头(老头),愚盆是窝们国家地(渔盆是我们国家的)。渔童忍无可忍,终于教训了

那外个国的坏家伙。典型的中国画法。

《丁丁的故事(丁丁战猴王)》:不是英国的丁丁,是中国的少年。丁丁有一把金

钥匙,用科学技术打败了孙悟空。挺古老的,估计记得的人不多。

《老狼请客》:你要是没有看过,那你的童年就真是太不幸了。里面老熊唱的“

老狼请吃鸡”我最喜欢听了。

《哪吒闹海》:酒是陈的香,哪吒是老的好!

《西岳奇童》:老版的《宝莲灯》,上下集。

《小黄鹂学唱歌》:经典!也是典型的中国派画法,可惜现在很少了;歌也不错,

现在也很少有了。讲小黄鹂练胆子学唱歌的故事:“小黄鹂,你唱的很好啊”“

可是,我的胆子很小,怎么办呢”.另外其中有两首绕梁叁日的歌,一个是“我

是小小的歌唱家,要把美丽的歌儿唱,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唱起歌来真

快乐;唱啊唱啊愉快的唱啊,唱起歌来真快乐.”另一首是“红太阳,挂天上.

”(开心,开心的流涕)

《九色鹿》:又一个经典——美丽的九色鹿。配音和画面都是很唯美的感觉,我

语言乏力,实在没法称赞它。我只是想说:让我再看一遍吧!如果金钱可以买回

过去的时光,我愿意倾家荡产去看《九色鹿》。

《小马虎》:另一个经典——挂在电线上的马小虎。尤其是马小虎开汽车“吧吧

呜,呜~——”当年我坐我老爸的自行车,就会来这一句。

《小鲤鱼跳龙门》:超级无敌大经典。

《猴子钓鱼》:经典中的经典,中国动画片的代表作。看看中国化的美术,听听

中国化的音乐,作中国人真好。要是你没看过,那你的人生绝对是不完整的。建

议大家在入土之前好好看看。

《猴子捞月》:也是猴子的故事,也是中国化的动画片。

《过猴山》:里面的老头子跳舞时的音乐很好,什么时候哪个舞厅里也来一段,

那就火了。

《等明天》:小猴子老是等明天,结果一直没有盖房子。

《淘气的金丝猴》:里面用国画画的的金丝猴和大熊猫进入了不少教科书!太棒了

,任何语言任何文字都没法形容他。

《火焰山》:大概是解放前拍的。不过很好啊。

《人参果》:不说了。

《娇娇的奇遇》:没有看过《娇娇的奇遇》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神笔马良》:小的时候我的至爱啊!

《熊猫百货商店》:剪纸片,教育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小熊猫学木匠》:教育我们要仔细。“我们我们我们猴子,爱吃爱吃爱吃桃子

.没吃桃子,少了桃子.” 百唱不衰啊。

《》:讲一个小猎人的故事,也是教育我们要认真。

《狐狸打猎人》:和《》是同时代的。

《人参娃娃》:横里看,竖里看,怎么看怎么好。白白净净的人参娃娃叫的那声

“小哥哥”,太天真太可爱了。

《张飞审瓜》:一个有趣的动画片,不过大家可能都忘了。

《猪八戒吃西瓜》: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走?

《醉酒》:一个卡车司机酒后行车,开到建筑工地,撞了。演的次数太多了,不

过风格跟别的不太一样,倒是有点像某版的《翠花上酸菜》。

《济公斗蟋蟀》:不用介绍了。

《蟋蟀》:《聊斋志异》里的《促织》故事,感人。

《天才杂技演员》:木偶剧,好故事,好片子。主人公叫台(太)骄傲和郑(正)用

功。

《骄傲的将军》:一个无敌大将军打了胜仗就刀枪入库,结果最后被打败了。

《叁个和尚》:教育我们要协作,要勤劳!叁个和尚红黄蓝叁原色的搭配,因为简

单,所以美丽。

《摔香炉》:老爷爷和老奶奶摔香炉的故事,废除迷信,崇尚勤劳。建议XX功

练习者看叁遍写出观后感。

《好猫咪咪》:教育我们要“苦练杀敌本领”!另有壮胆歌“老鼠怕猫,那是谣传

,一只小猫,有啥可怕,壮起鼠胆,把猫打翻,前年谎言,彻底推翻”。

《小鸭呷呷》:大家还记得吧。

《叁只狼》:和《小鸭呷呷》一样都是折纸片,好玩,好玩。

《鹬蚌相争》:剪纸片。

《真假李逵》:李逵就是李逵,李鬼就是李鬼。

《半夜鸡叫》:小学时代看了《半夜鸡叫》以后,所有姓周的同学都惨了。

《红军桥》:估计大家都看过。

《山伢子》:剪纸片,山伢子勇斗白匪军的故事。

《善良的夏吾冬》:好人有好报,我最喜欢了。

《崂山道士》:崂山道士老唱“穿墙进去,我穿墙进去,拿了就.跑!”结果撞

墙了。

《长发妹》:美丽的长发妹,美丽的故事,可惜俺是男孩子没办法留长发啊。

《没头脑和不高兴》:一高一矮的没头脑和不高兴。没头脑盖了一个999层的大楼

,要爬3个月;不高兴在楼顶上演武松打虎,结果.哈哈。

《小红脸和小蓝脸》:保护牙齿的故事。看了以后,现在我还是早晚刷牙。

《过河》:讲小狐狸独吞桃子结果被朋友抛弃的故事。里面的歌“哎呀有只坏狐

狸.”朗朗上口。

《曹冲称象》:木偶剧,挺好玩的,尤其是黑糊糊的印度人。

《一夜富翁》:当时小猪猪储蓄罐好流行啊。

《愚人买鞋》:木偶戏。我看过若干遍了。

《小兔偷瓜》:被粘住的小兔特可怜的哭喊:“老爷爷~~”。那个穿日本军旗的

家伙应该学习学习再学习!

《咕咚来了》:咕咚来了的邮票现在涨的特快,尤其是小本票。

《草原英雄小姐妹》:深入人心的故事。

《路边新事》:红领巾拾金不昧的故事,前几天中央六刚刚演过。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好,就是好来就是好。

《小哥儿俩》:木偶戏。星期天一早哥哥就急忙离开家,弟弟以为哥哥踢球去了

,到了学校,发现哥哥原来在为班上修理坏椅子.俺当年曾经写过观后感,还得

了小红旗呢!

《松鼠理发师》:木偶剧,里面的小松鼠理发师挺可爱的。

《老虎学艺》:还好,幸亏猫留了最后一手。

《母鸡搬家》:谁看过?讲叁只不同颜色的老母鸡接到搬家通知.

《喵呜是谁叫的》:讲一只从没出过门的小狗,经过千难万险终于知道了是喵呜

原来是猫叫的呀。

《刺□背西瓜》:剪纸片。

《大名府》:梁山好汉!

《蝴蝶泉》:很经典的纯音乐动画片。片中没有任何对白,不过仍然非常动人。

《山水情》:号称中国近十年动画片之最。该片融入了中国的道家师法自然、与

世无争思想和禅宗明心见性的灵感。杰出的水墨技法与古琴技艺无不出自大家之

手。折服无数中外人士。绝对可以作为划时代的见证。

有部片子是说一只老鼠希望变成猫,变了以后又想变别的.变来变去最后又变成

老鼠哦!我还记得它变成猪的时候还唱了首狂搞笑的歌:“当猪当得好快活,罗

哩洛哩罗,当猪当得好快活,罗哩洛哩罗,吃吃那个睡睡,罗哩洛哩罗.”

还有《狐狸拔牙》《鹿铃》《狼来了》《小马过河》《猎人海力布》《水鹿》《

鹬蚌相争》《假如我是武松》《金币国游记》《斗鸡》《大扫除》《眉间尺》《

火童》《鹿与牛》《八仙与跳蚤》,就不一一介绍了。作者:战列舰及所有喜爱

老动画的朋友。

==================

附:70年代的动画片,谁看过?谁要是看过我服了他!

《奇怪的球赛》:一场冰球赛,不过好象是反苏修的。

《两张布告》:与白匪斗争的故事。

《歌声飞出五指山》:木偶剧,红军的故事。

《西瓜炮》:小刀会OR太平军?

《小白鸽》:——解放军的信鸽。

《奇怪的病号》:——狡猾的菜青虫。

《象不象》:大象象不象?

《芦荡小英雄》:类似于鸡毛信的故事。

《山羊回了家》:雷锋精神的体现。

《战旗似火》:讲“农业学大寨”的动画片。

《出发之前》:上山下乡的故事。

《两只小孔雀》: 西双版纳的傣族红小兵与孔雀的故事。

《火红的岩标》:藏族人民深切悼念毛主席。

《画廊一夜》:鲜明的阶级斗争色彩呀!哈哈。

《主课》:阶级斗争!

《渡口》:阶级斗争!

《长在屋里的竹笋》: 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

《树苗》:树苗在集体的果园里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骏马飞舞》:抓住反革命分子!

《大潮汛之夜》:大潮汛,大批判!

《带响的弓箭》:抓住“北极熊”!

还有——《大橹的故事》《东海小哨兵》《小八路》《万吨水压机战歌》《放学

以后》《试航》《金色的大雁》

60年代的动画片:

《我们爱农村》《南方少年》《李科长巧难炊事班》《湖上歌舞》《红领巾》《

小林日记》《四点半》《冰上遇险》《牧笛》《黄金梦》《孔雀公主》《金色的

海螺》《集体有余》《画像》《一条丝腰带》《一棵大白菜》《小溪流》《红云

崖》==========================

后记

80年代早已过去,但80年代的动画仍然在我们的心中。或深,或浅,或清,或重

.但是,那是回忆,不单单是对动画本身的回忆,还是对那个年代的回忆。就像

我们的父辈们老是会回忆上山下乡的岁月,总是喜欢《渴望》、《年轮》那样我

们看不懂的影片。早就想写点什么。可惜,我是个懒汉。

直到有一天,我和一个朋友的朋友辩论。她是属于典型的“哈日族”,坚持两个

凡是的原则——凡是日本的东西都是好的,凡是中国的东西都是差的。对于“中

国有什么卡通”这样的问题,我作出了反驳——于是就有了上文。其实,在解放

前中国以《火焰山》为代表的动画片就很好了。解放后,中国的动画片又有了发

展。《小蝌蚪找妈妈》是齐白石先生的原画;不过,那些小青蛙小虾米又有了新

的“生命”。我儿时学国画的时候,就曾摹仿过《淘气的金丝猴》的金丝猴和大

熊猫。无论是《大闹天宫》《九色鹿》还是《好猫咪咪》《猴子钓鱼》都体现了

一种中国式的美感——可惜的是,现在已经失传了——就像我们的京剧。我对音

乐不很在行,但是那些动画的插曲和配乐怎么都觉得好听。那个时候的动画片有

很强的教育意义:《渔童(渔盆的故事)》教育我们爱国;《丁丁战猴王》教育我

们爱科学学科学;《小黄鹂学唱歌》告诉我们怎么练胆子;《小马虎》告诉我们

要细心;还有《等明天》《娇娇的奇遇》《熊猫百货商店》《小熊猫学木匠》《

》《天才杂技演员》.那个不是呢?美国好莱坞的动画片很有创意,很

有气魄——不过,十个故事有九个是王子与公主的故事,就像现在中国打开电视

到处是皇帝戏一样。另外,美国的猫眯是永远打不过老鼠的,不象中国的《好猫

咪咪》和《黑猫警长》总算还给猫一个公道。日本的卡通开始明显的是模仿中国

,像《聪明的一休》。后来逐渐发展,并有了自己的风格。不过现在风靡中国的

《蜡笔小新》我实在是不敢推崇:诚然,蜡笔小新很搞笑;不过,现在的孩子能

学到什么?是在小鸡鸡上画大象,是掀女同学的裙子,还是捂住正在驾驶的司机

的双眼?我并不是要完全抛弃西方的东西,就像我们现在还在用奔腾用视窗一样

,我们也会去看美日的卡通。不过,我只想说,它们不是唯一的!我们的那个时

代,是一个令人怀念的时代——

我们的那个时代,起码是一个有信仰的时代。不象现在大家还在为“为什么活着

”这样的问题而烦恼不已。我们的那个时代,起码是一个有意义的时代。

我们的那个时代,是一个已经过去的时代。她,已经走远,不会再回来了,永远

不会了。但是我们还是会怀念那个时代,怀念那个时代的电视剧,怀念那个时代

的小人书,还有那个时代的动画片

辉煌已经过去……等待新的辉煌的到来……

中国动画发展史的概述

优质回答1922年,万氏兄弟就制造出了中国第一部广告性质的动画短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其后拍摄的动画长片《铁扇公主》更是达到当时的巅峰。这在当时,除美国的长片《白雪公主》而外是绝无仅有的,这是中国动画的萌芽期。

1993年以后,中国动画市场开放了,国家不再限制产量但也取消了政府收购。这也令国内动画行业开始受到来自两方面的挑战,一个是国外动画片进入中国市场不再受限制,但中国动画片的产量少。

中国动画产业在这10年发生了许多变化,首先是产量和从业人员的数量扩大了,以制作时间为例,从300分钟增加到了40000分钟,据了解,2014年仅在广电总局申请立项的动画片已达到了七八十万分钟之多。

2000年全国开设动画专业的大专院校超过200所,就读的学生有20000多人。

扩展资料:

独特的民族风格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动画片开始了它更为广阔的发展。早在1947年,人民艺术家陈波儿和日本动画专家方明(持永只仁)等创作了中国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和动画片《瓮中捉鳖》。他们在人员不足、设备简陋的艰难条件下完成摄制工作,为新中国动画片的发展揭开了序幕。

中国的动画片在此后的发展中便自觉开始了民族风格的道路的探寻,这是时代和世界环境使然。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建立,特伟任厂长,此时中国动画人已发展到两百多人。

有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钱家骏、虞哲光、章超群、雷雨、金近、马国良、包蕾等一大批著名艺术家、文学家先后加入到这一行列当中,为中国的动画事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动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动画电影史

我要中国的动画片史

优质回答我国的动画片历史渊源流长,从60年代开始一直到80年代中期,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内容和艺术性都远高于同一时期的日本和美国,特别是日本很多的早期动画都受到我国动画的影响。但是从90年代起,我国的动画开始走向衰落,现在充斥在中国动漫市场上的几乎全是日本和美国的动画。做这次的研究性学习,希望现在对日本动画津津乐道的青少年能够了解中国动画曾有的辉煌历史。

20世纪中国的动漫产业先驱万氏三兄弟就开始研究动画制作,第一部中国自制的人画合演出的《大闹天宫》就是他们制作的,1936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问世。1941年,受到美国动画的影响,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铁扇公主》,在世界电影史上,它是名列美国《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之后的第四部动画艺术片,标志着中国当时的动画水平接近世界的领先水平。

中国建国初年————蓬勃发展期(建国到1965年)

建国后,中国的动画事业可以说是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不但作品多,而且精品也多。从1950年的一部动画,发展到60年代已经每年都能制作十多部动画,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1961~1964年制作的《大闹天宫》。《大闹天宫》可说是当时国内动画的颠峰之作,从人物、动作、画面、声效等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1947年,我国制作了第一部木偶动画《皇帝梦》;1958年,我过拍摄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1960年,完成了第一部水墨画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1962年,第一部折纸动画《一棵白菜》完成。新的动画形式的加入,中国的动画事业也达到了一个顶峰。

白银时代(1976~1990)

经历了文革后,动画行业自然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而且上美影1972~1976年间拍摄的17部动画如《小号手》、《小八路》、《东海小哨兵》等给后来的动画创作历年投下了一个严重的阴影!写实主义和教育目的,这使动画片被定位给小朋友看的充满教育意义的课外教材,这种思想不仅延续下来而且还在大部分人心里深深地扎根,也就是这个观念才造成了后来的动画片的尴尬地位。

在文革开放之后,动画片制作进入繁荣时代,在1978年到1989年的十年间,这些制片单位就制作了219部动画片,例如《哪咤闹海》、《金猴降妖》、《天书奇谭》等优秀作品都是从这个时段制作的,而且电视动画片也在这个时候有了《葫芦兄弟》、《黑猫警长》、《阿凡提的故事》等等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作品,从整体上看,这是个比较平均的时代,既有少量全年龄的艺术片,又有大量类似《黑猫警长》这样纯粹给儿童看的主流求教育的动画片,而且制作手法基本沿袭上美影万氏兄弟开创的流派。没有太多创新,也没有吸取外部世界的先进经验,而这一段的多产量恰恰造成了作品的制作不够精细,更由于制作出发点是给孩子们看的,所以在配音配乐方面也明显不如以前用心,而同一时期,日本正从欧美动画做做简单来料加工的阶段稳步发展,并逐渐学习和吸取欧美经验并创造出自己独有的风格。

黑铁时代(1990~2002年)

首先是90年代各大动画制作厂家开始与国际动画业展开交流与合作,白银时代的那种固有自封的局面停止了,数字生产手段取代了以往的手工绘制方式,大大提高了制作效率,各种体制制作单位的多元化发展,制作的数量有所增加,各种专业和多能人才进入这个行业,便制作数量比以往也有较大提高,但是即使数量和质量都增加了,由于制作动画片主要给孩子看的这种理念问题,在题材内容上并没有太大的突破。

其次是1995年起中国电影放映公司对动画片不再采用统购统销的计划政策,把动画推向市场,改变了动画片的生产状态和经营方式,确立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观念,原来这是个动画行业商业化和发展的绝好机会,但是同样局限于上面所说的制作理念问题,制作方只能适合儿童的富有教育意义的东西却不敢又不能有所突破,在有关教材里甚至自豪的宣称“中国动画与日本美国的相比,内容是健康的,精神想上的,是适合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作品”。

所以说黑铁时代是因为电视台为了满足播映时间的问题,引入了大量的欧美日本动画片,而国产动画片在比较之下无论内容、画面、人物形象等方面都是露出了严重的不足,特别是采用传统教育理念制作出的动画片里,往往是一些小孩在一本正经地不说小孩话,使原本应该是观众少年纷纷青睐外来动画片,表面上看起来随着制作单位的增加制作数量和质量似乎都在提高,但事实上正是这个时段大量观众纷纷“外逃”,不再去看动画片了,并把它看作是幼稚和笨拙的象征了。

纵观动漫发展史,中国从起步的辉煌到中期的颓唐,再到现在的重新上阵,每一步都牵动着中国动漫迷们的心。中国动漫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光明的前景,只要做好利用开发,它必成为中国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现今中国动漫产业还存在着大量的弊病,如动漫产业没有明确的定位分级制度、缺乏人才、缺乏培养该类人才的专业学校和途径等等。

总而言之,中国动漫的前景依然广阔,中国有一批爱国的青年,他们虽然被外国的东西吸引,却依然考虑着中国的发展未来,单伟、林夕、丁冰、林莹以及那千千万万为了中国动漫事业努力的人们,他们虽不是大师,却是大师的种子,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动漫未来的希望。

到那时,回首苍穹,我们中国的动漫工作者,必将发出一声豪迈的宣言:

具往矣,数风流任务,还看今朝!

国漫发展史?

优质回答1935年,中国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也是万氏兄弟的作品。1941,中国的第一部长篇动画来啦!和上面的《舒振东华文打字机》一样是万氏兄弟制作的《铁扇公主》,甚至还传到了东南亚与日本。

1953年中国有了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到1955年,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出世;接着就是很多带着中国特色的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等等等等。

直到1960年,也是小编小时候看过的印象最深的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横空出世,虽然很想吹一下,但是并不是专题,水墨风的动画,真的是一个经典。

1961-1964年中国动画公认的巅峰制作-《大闹天宫》,根据中国四大名著改编而来,在当时国内动画条件和人才都充足的情况下,这部动画片几乎简直就是代表了中国动画。

在197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做出了一部《哪吒闹海》,在动画中对于小哪吒的角色塑造也十分丰满。但是制作水平和设计还是在效仿《大闹天空》。

不过从此中国动画开始慢慢走向一个复兴的时期。像以前一样,很多新动画又开始慢慢多了起来,但是文革带来的影响是在巨大,导致很久一段时间里中国动画的制作水平一直处于世界下游,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就是整个中国动画的代表。

尽管后期的国漫在制作上面非常有特色,水平也处于前列,但是,并没有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以及商业化。加上改革开放以后许多国外的动画被引进中国电视上面播放,比如,《变形金刚》,《蓝精灵》,《一休》

中国动画市场在这样的冲击下,中国也能够尽力拿出一些能够与其较量的作品, 如,上海电影美术制片厂制作的《葫芦兄弟》《黑猫警长》等优秀的动画,这些动画人设丰满,剧情细腻至今仍是我国80后或者90后的童年记忆。

人天天都会学到一点东西,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从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中国动画电影通史。如需更深入了解,可以看看若米知识的其他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2g.com/yingshi/95438.html

作者: 若米知识

若米知识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生活百科网站大全,主要为您提供数码、汽车、财经、美食、财经、科技、健康、教育、创业、电商、影视、百科等资讯信息,在这里可以找到您所需的答案,解决您所困惑的问题。
电影中的物理、流浪地球中都有哪些物理知识?
复仇者联盟二观看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