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米知识 > 影视 > 八百壮士跳黄河是哪支部队

八百壮士跳黄河是哪支部队

导读800战士跳黄河是真的吗答800战士跳黄河是真的。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断艰苦卓绝的反侵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人为了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付出了惨烈的代价。1939年...

今天若米知识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八百壮士跳黄河电影,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800战士跳黄河是真的吗

800战士跳黄河是真的吗

800战士跳黄河是真的。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断艰苦卓绝的反侵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人为了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付出了惨烈的代价。1939年6月的某个下午,在六六战役肉搏战之后生还下来的800余名陕西娃娃兵面对前有黄河,后有追兵的绝境,毫不犹豫的跃身跳进黄河,选择了一条宁可被淹死,也绝不当亡国奴的道路!

在武器装备落后,后援物资匮乏并且损失惨重的前提下,三十一军团用自己的宝贵生命坚守住了自己的阵地,也捍卫了自己作为一名军人的尊严!后世也将他们称之为“中条山铁柱”。历史虽已远去,但它带给我们后人的启示与教训永远不能忘记!作为今人,我们不能忘却那段屈辱的历史,更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六六战役的战略背景

六六战役因发生在1939年6月6日而得名,是1941年5月中条山战役前日军在中条山地区发动的一次较大的战役。此前日军发动的五次小的“扫荡战”和三二九战役均被粉碎。日军很不甘心,故作了一个月的准备之后,又发动了六六战役。

这次日军集结了驻守运城的牛岛实常指挥的第20师团四个步兵联队,平田健吉指挥的第37师团一个步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和附有50门野炮的炮兵联队等,还有山口集成飞行队38架飞机的空中支援,总兵力达到三万。日军分作九路,倾巢而出,形成一个半弧形,向芮城县的陌南镇、柏树村、堆谷山,平陆县的黄草坡、黑窑山、韭菜园、红咀等地发起全面进攻。

据当年缴获的日军作战命令,日军发动此次战役的目的,是要将第四集团军所辖三十八军、九十六军一举歼灭,为以后扫荡中条山,进攻豫陕奠定基础。

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六六战役

八百壮士还有活着的吗

有,刘怀斌老人眉毛黑白参半,长而浓密,有着长寿的标志。右眼被日本的毒气弹伤害,左眼也因为眼底黄斑血管出血,而只能模糊看到一部分,耳朵已经完全听不见了。

说起如何和家人沟通,儿子感慨到:“多亏了解放后的扫盲班,我爸从一个文盲,因脱盲而识了不少字,我们现在至少可以通过写字和他沟通。”刘怀斌看完字后,就会和人交流,但他含糊的言辞只有家里人才能听懂。

扩展资料

一同被征参战的28人战后只活着两个

刘怀斌,曾用名刘振英,1937年也就是他17岁的时候,被抓丁当兵,曾在山西、河南一带抗击日寇七年多,从军编制在赵寿山部队三十八军,七三九团直属炮兵连,作战中右眼受伤失明。

刘老曾对小儿子回忆说:“一九三九年四月(阴历)在平陆县被日军包围,部队被完全打乱,跳黄河、跳山崖,死伤战士不计其数,一个新兵营,枪还没拿到手,全被日军用刺刀挑死,战斗异常血腥。” 刘怀斌老人1945年春因伤残而回老家务农,同村被征参战的28人,只回来了两个人。

刘怀斌跳山崖造成右肩骨折,但保全了性命,不会游泳的他在六六战役中和众战友一起跳入黄河,刺骨的黄河水将这个楞头青年逼到了岸边,在夜幕时分日军的扫射中,他掩藏在黄河岸边的草丛里躲过了一劫。

参考资料来源:铜川市人民政府-“八百壮士跳黄河”中唯一在世者

八百壮士投黄河 抗战史岂容这样质疑?

      中条山战役在中国抗日史上可谓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其影响在当时中国军人心中无法磨灭。在那场战役中,中国军队占据天时地利,以数倍优势的军力,却没有阻挡住日军的进攻,反而以26:1的战损比与胜利失之交臂,仅中央军就损失达八万人之巨,牺牲的高级将领就有数人,有唐淮源上将,武士敏中将,寸性奇少将,王竣中将,梁希贤少将,陈文杞少将等,这些将领中不乏曾经参加过护法战争,北伐战争的良将。蒋介石曾震怒说“晋南战役是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

        中条山战役的失败原因,在这里不想过多的分析,成也好,败也罢,与士兵何干?在这里只就借此与朋友们聊聊中条山战役中的一段可悲可泣的英雄壮举,那就是八百秦军投黄河,可这一壮举在近些年还被某些媒体和个人所质疑,那么先不管质疑的有没有道理,咱们仔细研究探讨下。

事件经过:

资料记载:1939年6月,一支由三万多名“陕西冷娃”组成的队伍夜渡黄河,开进了黄河北岸的中条山。杀出黄河滩后,有两支队伍没能跟上,这就是新兵团和工兵营。这两支队伍分别被困在了黄河岸边的许八坡和马家崖。新兵团有一千多人,都是些十七岁左右的新兵。小战士们在黄河滩上与日军舍命拼杀,在牺牲了二百多名弟兄后,八百多人被逼上了河岸边一百八十多米高的悬崖,在这里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拼杀。血战日夜,双方死伤无数,横尸遍野。数日之后的一个黄昏,血染残阳,这些一群衣衫褴褛,都是十六七岁的新兵团,被数倍的日军重重包围,他们被逼到了黄河北岸一个悬崖之上,身后是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黄河。

        面前是密密麻麻、张牙舞爪的鬼子;放眼望去,东、西、南、北重峦迭嶂,云雾飘渺处则是陕西故乡,这八百余名“陕西冷娃”,面朝陕西,先跪天,再跪爹娘,他们唱着秦腔《金沙滩》中杨继业“两狼山战胡儿啊.天摇地动.好男儿啊.为国家.何惧死生”的两句,一头扎下山崖,扑向了滚滚黄河……这就是抗战中震惊中外的“六六战役”,八百壮士投身黄河,何其悲壮也!

后世对“八百壮士投黄河”的质疑

1.是文艺创作,非常理

后世质疑八百壮士投江,不符合常理,他们的理论是,八百人(可能会更多)将近一个营的兵力,不抵抗日寇,反而败退逃跑,他们是被逼无奈后,才跳的黄河。这个观点,问鼎君真的看了想骂娘,这就好比质疑南京几十万军民为何不跟日寇死磕到底一样的荒谬和可笑。持这观点的人一定不了解抗战的实际情况和中条山战役的细节,兵败如山倒可不是谁都能有效组织的,就拿南京来说,主将跑了,各自为战,根本形成不了有效合力,自然让日军各个击破,军队打的就是一口气,没了主心骨,军心散了,再多人也是没用的。有些人没点军事常识就敢这样质疑,让人真的很是无奈。

2.历史文献中没有记载

有南方某报记者曾经去过中条山旧战场调研,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传说,并无战史资料记载。问鼎君想说,你记者就凭这个就可以断定没有这个壮举了?未免过于草率。其实看其他相关资料和分析,问鼎君认为,“八百壮士投江”可能不是一次事件,而是由当时诸多类似事件演变成了一个故事,有资料可以作证:“在六月六号,敌人开始以九路向西北军的防地中条山进攻。由于西北军的英勇抵抗,敌人也有很大的伤亡,但因敌人的进攻猛烈和部队高级指挥官的无能,使得这次战争最后遭到严重的失败。……就在这些无能指挥官的罪恶行动下,一千余官兵死伤了,百多跳黄河淹死了,百(多)被敌人俘虏了。”——《陕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一九四一年(二)》

     “1939年六月六日下午五时许,进攻九十六军敌之主力将我一七七师压迫于方家村、许八坡,老庄黄河沿岸,经白刃战两小时,因众寡悬殊,损失惨重。该师除一部分由陈师长率领向敌后突围外,大部分经过肉搏以后跳入黄河,壮烈殉职官兵计一千五百余人。”(《垣曲文史资料·第2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西省垣曲县委员会/编),所以说中国军人投江的人肯定很多,而且不是一次,两次的问题。

问鼎君评:

中条山战役虽然失败了,中国军队也蒙受了重大损失,但是至少中国军队没有让日军往西继续进犯,确保了中国大后方的稳固,为之后的反击打下了胜利基础。胜败自古兵家常事,指挥失当责任,不应士兵承担,中国士兵的勇敢和牺牲还是应该肯定的,毕竟他们为民族独立自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对于他们,我们有什么理由还要质疑?当时曾有西安的一家报纸曾这样评价:"西北整个得以安定,皆赖我第四集团军英勇将士在黄河北岸艰苦支撑所赐……"。

抗日战场八百战士跳黄河指的那支部队

据史料记载在1939年的“六六战役”中,八百余名士兵被日本鬼子逼上黄河绝壁,无一投降,齐跳黄河壮烈牺牲。多方考证这一历史细节的徐剑铭先生记述:“这(指牺牲的士兵)是一群孩子,年龄皆在16-18岁之间,入伍不到三个月……他们的刺刀拼杀技术显然不如日军,杀红了眼的陕西冷娃们干脆扔掉枪支,抱住鬼子连踢带咬,咬掉了鬼子的耳朵,戳瞎了鬼子的双眼……在牺牲了200多名年轻的生命后,其余800多人被逼到了黄河岸边180多米的高崖上。”

800壮士集体投河的这一幕,曾被山里的村民看见了。据说,最后一名跳河的士兵是一位旗手,他的双手紧紧攥着军旗。军旗已经被枪弹撕裂,他仍然双手高擎着。他在跳河前吼了几句秦腔,是《金沙滩》中杨继业的两句:

两狼山———战胡儿啊———天摇地动———

好男儿———为国家———何惧———死———生啊……

八百冷娃的历史故事

原文:七十年前,八百名被日军围困在绝壁之上的“陕西冷娃”,先跪天,再跪爹娘,高吼秦腔,“两狼山战胡儿啊,天摇地动!好男儿为国家啊,何惧死生!”,歌完,纵身扑向滚滚黄河,十七八岁的,男的女的都有,这是一段虚构的传说,还是一幕沉钩久远的悲壮。

“我这个膝盖跪过父母,今天,我代我父亲来跪你了。”

南方才子北方将,陕西冷娃排两行

“那些大个子上去就跟敌人戳去了,那娃都跳河死了,一千多人宁跳黄河,也不投降,那个秦腔唱着,很高昂。血流,黄河水都变成红的了,最后一个兵没有跳,拿着那个军旗,插到敌人的胸前,才跳进了黄河。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语,叫南方才子北方将,陕西冷娃排两行。冷娃这两个字在陕西话里,其实可能是形容那些,我们现在所说的酷小伙的意思。”

冷暖人生在网络上,发出了这样的一个构想:希望大家帮我们,一起来寻找最后的抗日老兵。而我们接到第一封信,就提到了冷娃两个字,这位观众说,其实你们最应该寻找的,是数十年以来,一直流传的一个八百“陕西冷娃”扑黄河的故事。

话说七十多年前,中日两支军队,在中条山南麓,黄河北岸,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拼杀。血战日夜,双方死伤无数,横尸遍野,数日之后的一个黄昏,血染残阳,有一群衣衫褴褛,都是十六七岁娃的中国军人,被数倍的日军重重包围,他们被逼到了黄河北岸一个悬崖之上,弹尽粮绝,三面绝壁,而这八百名“陕西冷娃”,面朝陕西,先跪天,再跪爹娘,他们唱着秦腔一头扎下山崖,扑向滚滚黄河。不过这震撼心魄,这苍凉悲壮的一幕,我们在史料中,并没有找到任何相关的记载描述,那么这究竟是一个虚构的传说,还是一些夸张的叙述,还是一段沉钩的历史呢?2008年7月,我们来到中条山麓黄河两岸,寻访幸存的老兵。 在西安,我们首先找到了原国民党第十七路军,曾参加过中条山保卫战的老兵,胥继武。老人告诉我们,他只是听说,但并没有看到“八百冷娃”扑黄河,但那场大战之后,他在黄河岸边看到了令他一生难忘的一幕。

可不是现今的三门峡市,那个三门峡是三个峡,水就是由这峡里边过,叫人门,鬼门,神门,有四个口,那个水是由那儿流。有老百姓来说,这三门峡这个漩涡里边,尸体很多,老百姓说那都是些中国军人的尸体。胥继武和战友,奉令前往打捞安葬死难的烈士,当他们赶到三门峡时,眼前的一切,让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

“千人都有,不要说八百几百了,男的,女的都有,尸体都腐烂了,因为在那漂了好几天了,它那是个漩涡,水就在那儿旋,那尸体也就跟着那水,就在那儿漩,都没有衣服,后来我才听说那个水呀打的,把衣服都打掉了,都是光的,十几岁的,十七八岁,有伤的不多,也有,少数,大部分都是跳下去的,我们都哭了。你没见着那场面,那简直是惨不忍睹啊,它一漩过来就捞一个,还漩又捞,那也有100多人在那捞呢。那个漩涡很大,那都是满满的,还有一部分流走的,捞上来就地埋,就是三门峡的北边有一个沟,都埋在那个沟里边了,当时也不知道谁是谁,捞上来就埋。”

“有没有做什么标记?”

“没有,谁都不知道是谁嘛,那就是把那尸体掩埋了就算不错了。”

胥继武老人说,七十多年过去了,曾经的很多事情都忘了,但三门峡那惨烈的一幕,至今仍然时时浮现在他的眼前。

通过胥继武老人我们了解到,那些死难的战友大多是原国民革命军38军177师的将士。那上千名的死难将士,是否就是传说中的八百“陕西冷娃”?

3万“叛军”让中条山成为中国战区的“盲肠”

几经辗转,我们在西安近郊的贺韶村,找到了一名177师幸存的老兵,他参加过永济,陌南,六六战役,河南,他都去过,娘子关也去了。乔立明老人,已届九十高龄了,我们起初还挺担心他是不是能够接受这么长时间的采访,没想到,老人一坐到摄像机面前,马上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他身体像军人一样挺得笔直,没有等我们发问,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叙述,声音洪亮,高昂,七十年前的那场大战,就这样仿佛在我们眼前。我们跟随着老人的讲述,走近了一群被称为“冷娃”的中国军人。

1938年3月,日军攻占太原,兵临风陵渡,西北岌岌可危,蒋介石令三十八军军长,孙蔚如将军,组建三十一军团,下辖38军和96军,渡过黄河,进驻山西南部中条山抗击日军,而三十八军的前身是杨虎城将军发动“西安事变”的第十七路军。“西安事变”之后,杨虎城被迫出国。然而,就是这样一支以3万多名“陕西冷娃”为核心,装备低劣的,所谓“叛军”,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以阵亡两万七千人的惨痛的代价,把十余万日军阻隔在了中条山一带,稳住了整个西北,甚至整个中国的战局,日军视其为中国战区的“盲肠”。

“我是15岁参军的,15岁由我老师带领去的,当时我们老师跟我们讲,我们要抗日,不然就要当亡国奴,还有我几个亲戚,都跟我一起走了,年龄比我都是大一点点,就我小。”

年仅十五岁的乔立明,成为了96军177师的一名士兵,不久,中条山保卫战中,最为惨烈的“六六战役”爆发,1938年6月初,日军集中了两个师团,配属野炮八十余门,战车30辆,飞机38架,向中国中条山守军发起了猛烈进攻,而177师驻守的陌南镇,成为了日军进攻的首要目标。

“敌人的飞机扫射、轰炸,敌人的骑兵也冲锋陷阵,我们的人跟敌人在那拼,咱们很多成千的战士啊,都已经打成没胳膊没腿,有的人甚至头都掉下来了,有的战士在那儿,就是没胳膊了,还拿着枪跟敌人打呢。战斗从凌晨3时打到下午4时,中国军队和日军反复冲杀,阵地多次易手,我的战友们,那些大个子上去就跟敌人戳去了,那戳过来戳过去,有戳死咱的,也有戳死日军的,一围都是几十啊,不是一两个人,几个人在那扑,我的个子,当时16岁个子还低一点,人家还不让我上去,大人,高个子都冲出去了,亲眼看着一个个倒下去。”

177师和数倍日军反复冲杀,血战一日,损失过半。6月6号下午,陌南失守,中国军队被日军的飞机坦克逼向了黄河岸边。前面是步步逼近的日军,身后是浊浪翻滚的黄河,生死一线,177师的师长陈硕儒,孤注一掷,他收拢了有生力量组成敢死队,命令40名机枪手,一字排开在前开路,又返身杀向日军。

“人家那个碉堡打过来,尽是死,就不会活,我带领一个小组,河岸还尽是刺棵,哎呀,咱硬爬过去,你不爬,敌人把你打死,就这情况。爬到跟前以后,贾福成把手榴弹撂进去,敌人撂出来,贾福成撂进去,敌人又撂出来,贾福成就把这个大衣脱下来后塞住,这一下才把里面的敌人给炸死。”

已被置于死地的中国军队,突然杀回,日军猝不及防,177师一部杀开一条血路,冲出了黄河滩。但新兵团和工兵营,两支部队没能跟上,分别被困在了黄河岸边的许八坡和马家崖,新兵团一千多人,大都是十六七岁的新兵,边打边退,最终八百余人,被逼上了黄河岸边的绝壁。几乎在“八百壮士”投河的同时,在相距十余里的马家崖,177师工兵营的二百多个将士,也集体扑进了黄河。有村民说,悬崖上最后只剩下了一个中国士兵,他双手紧紧攥着一面已经被枪弹撕裂了的军旗,吼唱了几句秦腔之后,才跳入了黄河。后来,有人在黄河水浪里发现有一杆军旗,诧异这杆军旗为什么不会被河水冲走呢,结果下水去打捞,拖出了两具尸首,旗杆从一个日军的后背戳进去,穿透前胸,而压在鬼子尸体上,还紧紧攥着旗杆的人,就是那个吼着秦腔,最后跃入黄河的旗手。

“六六战役”,中国军队近万名官兵殉国。战后,当乔立明随部队,重返黄河岸时,眼前的景象,让将士们不禁失声痛哭。1940年,蒋介石命令孙蔚如,率部离开苦战近三年的中条山,开赴中原参战,乔立明随部队转战河南,参加了中原大战等无数大小战役,至八年抗战结束,曾经的战友,只有少数活着回到了陕西。

“我是个幸存者,在这些战斗上我就受过两次伤,就这个脚上过去,由这儿打过去,一点,轻伤不许下火线,还有一处伤是腿肚子,由这里进去由这里出来,这都不要紧。”

乔立明解放前夕随部起义,数年后被遣送回农村老家,在家乡他碰到了多年未见,曾和自己一起炸碉堡的战友贾福成,土改的时候,被打成一个敌伪反革命,结果呢,一天在公路上睡着,睡着睡着也就死了,这是贾福成最后的落脚,最后是这样的落脚,一个幸存者,消灭敌人的好战士,结果就是这样给死的。岁月流逝,曾经的战火硝烟渐渐散去,十五岁的娃儿,成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七十多年过去,我们在黄河岸边,其实已经很再难找到当年战争的痕迹,只有黄河水亘古不变的流淌,浑厚深沉。上千名中国军人,集体扑入黄河战死,我们很难想象那是何等的惨烈。两个多小时采访,乔立明老人没有停顿,声音一直洪亮,一直高昂,他还不时说,是这情况,你知道不,好像在证明什么,就怕我们听不清楚。老人的儿子告诉我们,他听说我们要去采访之后,特意换了件好衣服,一大早就起来准备,还自己口述叫儿子写下了一份证明材料。老人说他的战友几乎都不在了,自己十五岁参军至今幸存,只要有人听,他就要认真地讲。 “八百冷娃”扑黄河的唯一幸存者已经去世

2008年7月24日,我们和杨凌县西卜村村民陈忠岳,来到了黄河岸边的道东村,陈忠岳此行的目的,是要替父亲跪谢七十年前的一份救命之恩。

采访乔立明老人,他说自己和部队冲出了黄河滩,扑黄河的那一幕更多是听战友听当地老乡讲述的,并没有亲眼目睹,但他说扑黄河的上千将士当中,肯定有少数幸存了下来,希望我们能找到他们来进行采访。

经过多方寻找,我们还真的打听到,有一位扑黄河幸存下来的老兵,但是当我们赶到他家的时候,得知老人2007年刚刚去世了,老人的儿子告诉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他父亲对过去的事绝口不提,他只知道父亲曾经是国民党96军177师的一名敌伪军官。直到95年的一天,老人突然很郑重地,把儿子叫到跟前,50年抗战纪念日,老人他听到全国纪念抗战胜利的时候,他把我叫去了他说我的事情该明一明了。

父亲向陈忠岳讲述了,五十年前,发生在黄河岸边的一场血战。

“我们陕西人叫赤精溜子,赤精溜子翻译成咱们普通话,就是光膀子,统一都是这样,全部是大刀片,那家伙打得满山遍野都是血,陕西人的大刀抡起来就没路数,就是没有招数,光是抡着乱砍,那战场上我父亲讲的是,死人的血,活人的血,那把战场都浆抹地,陕西话浆抹,那就涂染的就不成样子,往后退的时候,你难以下脚,没有你下脚的地方,都是死人。”

陈志清老人所属一个团伤亡大半,近二百将士被日军逼到了黄河岸边,弹尽粮绝纷纷扑进了黄河。他说有一老一少两个兵,年龄大的那个老汉,拉着那个年轻娃,咵,朝陕西方向就跪下了,跪恩人,跪父母,陕西是他的父母,就跪下了,跪下了磕了几个头,那个老汉拉着年轻娃的手,头也不回,就这样跳下去就不见了。

陈志清落到了黄河岸边的一堆草丛中,被当地的一个村民,救出了黄河滩,侥幸活了下来,说他那一个阵地就剩他一个人了。

“在我的印象里,老人就是个国民党的兵,当过敌伪军官,很不光彩。说起这话来,我心里不好受,我戴着红领巾的时候,从学校兴高采烈的放学回家,老人在那接受批判,我父亲看见我放学回来,戴着红领巾,他站在那被批斗,那个脸唰一下就变了,变得很难看,有道是人间最大的耻辱,莫过于父亲丢丑在儿的当面,所以老人不愿意讲这个事情。”

七十年前,当黄河岸边的一个村民把受伤的陈志清背出黄河滩后,碰到了一支中国军队,陈志清和村民匆匆告别归队,本想战争结束后再找恩人跪谢,不曾想一别就是五十年。陈志清老人告诉儿子,自己有生之年最后的愿望,就是能找到当年的救命恩人。因为年代久远,加上没有经济条件,虽然父子曾多次托山西的亲戚朋友打听恩人的下落,但老人最终还是没能了却心愿,直到不久前,一个采访过陈志清的农民作家,到黄河两岸的村庄,搜集三十一集团军的抗日故事时,才无意中碰到了救命恩人的后人,而这时老人已去世了整整二十年。

在关中方言当中,“冷娃”的这个“冷”字,其含义相当丰富,说话办事不善察言观色,直来直去出人意外的冷不丁,是这种“冷”;认死理,一根筋,八头牛也拉不回,倔劲上来敢把天戳个窟窿,也是这种“冷”。称一个人为“冷娃”,其实多有,惊叹,欣赏,赞许的含义,

七十年过去了,曾经经历过黄河两岸那个血战的“陕西冷娃”,已经为数不多了,仍然健在的也都年过九十。我们其实没有能够找到一个扑黄河幸存的老兵,采访到的也大都是些零散的,年代久远的记忆的片断,最终,很遗憾,我们并没有能还原出那八百“陕西冷娃”扑黄河的悲壮的一幕。但是,也就是从这些零星的片断当中,从一个个已经暮年的老兵身上,我们还是感受到强烈的让人震撼的力量,就像作家陈忠实所说,这些从三秦大地这家那户的柴门或窑洞走上抗日战场的娃,单是一个“冷”字,岂能概括得了。(凤凰网专稿:冷暖人生特别节目--“寻找最后的抗战老兵”之铁血冷娃) 扬眉

黄黄的泥土金颤颤的沙,

三秦大地出冷娃,

十六、七岁的年纪正如花,

抗枪保国上战场呦,

离别了爹娘走出了家。

黄黄的大河金颤颤的沙,

三秦大地帅冷娃,

宽宽的皮带腰中扎,

三尺的长枪比肩头呦,

红扑扑的脸蛋俊脸颊。

黄黄的天空金颤颤的沙,

三秦大地酷冷娃,

浓眉大眼不住地眨,

不惧顽敌抗倭寇呦,

中条山上把锯拉。

黄黄的山岭金颤颤的沙,

三秦大地血冷娃,

一身泥土战壕里趴,

枪林弹雨全不惧呦,

同仇敌忾把敌杀。

黄黄的皮肤金颤颤的沙,

三秦大地孝冷娃,

呼唤爹娘泪哗哗,

高亢的秦腔山岭上吼呦,

二十年后枪再拿。

黄黄的肩膀金颤颤的沙,

三秦大地义冷娃,

童养的媳妇兰花花,

尚未入洞房把亲成呦,

今夜郎就要把命挂。

黄黄的泥水金颤颤的沙,

三秦大地好冷娃,

弹尽粮绝全不怕,

不当俘虏受屈辱呦,

义无返顾跳下了崖。

黄黄的河水金颤颤的沙,

三秦大地棒冷娃,

滚滚的黄河浪天涯,

民族的精神传万代呦,

血染的军旗胸膛上插。

黄黄的太阳金颤颤的沙,

三秦大地八百冷娃,

气贯长虹辉彩霞,

是咱中华的好儿女呦,

父老乡亲人人夸。

战斗气历史的人的故事

淞沪会战八百壮士。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淞沪会战爆发。战斗持续了三个月,到了淞沪会战后期,战局越来越不利于中国军队,中国军队全体撤回苏州河北岸,只留国民革命军第88师262旅524团代理团长谢晋元率部在四行仓库坚守,抵住了日军的多番进攻。十月三十一日,守军奉命撤出四行仓库,退入英租界。中国军队以伤亡仅仅二十余人的代价,毙伤日寇二百余人,对日军造成的伤亡虽小,却大大增加了中国抗战的决心。而且其实守军只有四百人左右,但为了鼓舞士气,震慑日军,对外宣称是八百人,被称为“八百壮士”。

八百陕西童兵跳黄河。

一九三九年六月,晋南地区,六六战役正在进行。中国军队第十七路军八百余名士兵被日军逼到了黄河边的悬崖上,无一人投降,全体跳下黄河,壮烈殉国。令人敬佩的是,这些士兵,竟都是些十五岁到十八岁的孩子们。虽然战斗力远远不如日军,但这种不畏牺牲的精神依然可歌可泣。

想想现在的某些十五六岁的孩子们,成天只知道追星,盲目崇拜明星,实在是悲哀。

还有国军新编第三十八师当中的七名女情报员

一九四二年,中国远征军奉命入缅援英作战,四月底,战局急转直下,日军突袭腊戌,切断了我中国守军的退路,无奈之下,孙立人将军拒绝同杜聿明将军的第五军撤退回国,而是带领着自己的新三十八师,撤往印度,在途中,新三十八师的七名女情报员遭遇日军伏击,同大部队失去联系,最后被日军团团包围,看到突围无望,她们便砸毁电台,高喊一声“中华民族万岁”,有的跳下悬崖,有的拉响手榴弹。无一人被俘。后来,其中一名女战士没有被炸死,被缅甸游击队救下后说出事情原委。最后还是因伤势过重,壮烈殉国。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学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若米知识关于八百壮士跳黄河电影介绍就到这里,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的烦恼。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2g.com/yingshi/22410.html

作者: 若米知识

若米知识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生活百科网站大全,主要为您提供数码、汽车、财经、美食、财经、科技、健康、教育、创业、电商、影视、百科等资讯信息,在这里可以找到您所需的答案,解决您所困惑的问题。
赵英俊在什么电影里扮演张小强
樱井莉亚的电影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