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米知识 > 影视 > 敦刻尔克电影不好看

敦刻尔克电影不好看

导读为什么《敦刻尔克》不受大众欢迎?答《敦刻尔克》剧情简练单纯,整部电影几乎很难引起观众的任何感情共鸣。我们不知道主角是谁,什么背景,什么性格;没有人怀揣着家人的照片...

今天若米知识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敦刻尔克电影有彩蛋,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为什么《敦刻尔克》不受大众欢迎?

《敦刻尔克》剧情简练单纯,整部电影几乎很难引起观众的任何感情共鸣。我们不知道主角是谁,什么背景,什么性格;没有人怀揣着家人的照片瑟瑟发抖,也没有人喃喃自语战争结束了和家乡的姑娘成婚;电影既没有描绘纳粹的邪恶,也没有歌颂盟军的正义;既没有展现大人物在历史背景下的抉择,也没有表达绝境下小人物迸发人性的光辉。

连配乐都是特地摒除了旋律,几乎完全成为烘托悬念的工具。整个氛围都是非常中立冷静的,诺兰甚至专门改了几个剧本中过于残酷的情节(最初的版本中,是法国人Gibson被海上燃烧的机油烧死),因为他认为这样就拍出反战的味道了,而他希望电影的立场只是还原历史而非判定历史。是的,诺兰连反战的感觉都没打算拍出来。为什么他要这么做呢?

在采访中,诺兰提到了他采访过一个亲历过战争后又参与战争电影拍摄的老兵,他询问老兵电影拍摄中有哪方面跟他的经历不符合,老兵想了想说,电影中的所有人,从将军到士兵,好像都很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好像都事先知道了战争的结果和自己所处的位置;而在真正的战争中,你并不知道那么多背景,你只是尽全力杀敌,幸存,到了最后,时常是输是赢都不清楚,还得靠指挥官或者广播来告诉你战斗的结果。往俗了说,传统的战争电影常犯“同志们,八年抗战才过了一半”这样的错误。

《敦刻尔克》:工整的诺兰式电影,优缺点都很突出

从影片本身来说,《敦刻尔克》是一部佳作,观赏性极高,IMAX质感优异,发挥了大银幕无可替代的沉浸体验和仪式感。从艺术和工业角度来讲,《敦刻尔克》并不伟大,也算不上影史杰出作品。叙事手法是简单自我重复,主题老套肤浅,表意过于直白。对战争片的发展并无贡献,对视听语言也缺乏自我思考和改良。其中许多缺点是诺兰固有的毛病。

也许有人会觉得言过其实,觉得对其要求太高了。但这可是克里斯托弗·诺兰啊,一位在本世纪革新好莱坞类型片的顶级导演。虽然他并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人,但他将网状叙事、解谜和视点人物等手法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完成了前无古人的成就,深刻影响了无数好莱坞主流商业片的叙事语法。

《敦刻尔克》继续践行着诺兰“每一部作品都有成为代表作的潜质”,这是对类型片导演最高的一种褒奖,但这并不代表作品很完美。

作为战争片,《敦刻尔克》拍得异常干净,PG-13的分级,导致片中没流出过一滴血,死亡场面也少之又少。

诺兰继续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将一个冷门的题材,以一个冷门的视角,处理成符合大众观赏要求的战争电影。然而影片也呈现出许多问题,比如累赘的剧作段落,场面调度的失力,配乐过于饱满,缺乏多义性和暧昧性的主旨。

我不认同人们对它所谓“实验性”,或者“反类型”的论调。本片充其量只在某几个方面有着零星的实验性质,反类型则完全谈不上。如果说以《拯救大兵瑞恩》《父辈的旗帜》《血战钢锯岭》等叙事模式作为传统战争片的准绳,实际上《敦刻尔克》并没有跳出这个既定框架。我们不应以烟火的使用量、血液和尸体在画面中的比重来判断一部战争电影是否“实验”或“反类型”。这些只是导演在剧作元素上的个人取舍,还达不到“实验”的高度。

真正对战争片做出全面实验性探索的,是《全金属外壳》《现代启示录》这类电影。对个体与集体的冲突,对人性与体制的反思,对生与死的关系,都做出了极其深刻的,甚至是上升到哲学层面的思考。当然,它们也完成了对战争片镜头语言的创新开发,具体可以去看相关的拉片,这里就不多提了。

说句题外话,许多具有实验性质的战争电影,都喜欢将背景设定在越战。到了本世纪,伊拉克战争则成为这类电影的新舞台。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似乎意味着,作战规模越小、战事越不明朗、战场越诡异多变的战争,越有发挥实验的空间,越会激发创作者剑走偏锋的欲望。

《敦刻尔克》的“反类型”更是无从提起。作为在好莱坞濡染十多年的导演,诺兰并不是一个颠覆者,也不太可能会做出“反类型”的诉求。好莱坞也不喜欢颠覆,这会让他们面临失去话语权的风险。诺兰只是改革了商业电影的语法和风格,让普通观众也能享受到一些先进的创作理念,仅此而已。

虽然对好莱坞商业电影产生了深远影响,但诺兰实际上是个戏路极窄的导演。他最大的强项是叙事结构上的创新,却又不像昆汀·塔伦蒂诺(《低俗小说》《无耻混蛋》)和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21克》《通天塔》)充满对人性与社会的嘲弄和反思。

诺兰玩结构是纯理性的,是优先从娱乐角度出发的,个人表达其次。无论是《记忆碎片》的拼贴叙事,还是《致命魔术》的叙述诡计,或者《盗梦空间》的套层结构,无不优先为观赏性服务。《星际穿越》更是围绕着一个宏大的宇宙谜题,将时间作为环状叙事的载体。甚至在《黑暗骑士》中,也是通过碎片化段落与视点叙事,营造宿命感,丰富信息量,提升格局。

所以诺兰的电影总是冠以“烧脑”的标签。他热衷于和观众玩儿智力游戏,我们在探讨诺兰的作品时,内容多是“小李子是否回到了现实”,“星际穿越时间线梳理”,“记忆碎片故事正序详解”,极少有对主题或情感的剖析,也确实没太多剖析的价值。这就让诺兰的电影显得很肤浅,充满机械感,缺乏情感的升华。我们看完电影,更多地是敬佩其结构手法,享受思维锻炼的快感,却很少体会到难以忘怀的感动。

这种创作哲学即是他炮制佳作的法宝,也是阻碍他成为大师的绊脚石。在这里,肤浅并非一个贬义词,相反,肤浅对类型片的发展是极其有必要的。在通俗领域里,诺兰是当之无愧的顶级创作者。

他善于将简单的故事赋予一层神秘气息,通过高超的剧作手法,将之包装得精密复杂。让通俗的故事复杂化,并提高娱乐性与观赏度,需要作者极其缜密的剧作思维,以及强大的信息支配能力。光这一点,诺兰就超越了这个星球上的绝大多数导演。但如果他想成为大师,就必须抛弃结构上的花活,做出真正触及灵魂的作品。

《敦刻尔克》是诺兰的第十部作品,我们能在片中看出他想要突破的苗头。然而从影片本身来说,虽然依旧很好看,但这次的突破没能让他走得更远,顶多只迈出了一两小步。首先是选题上的突破——战争片是诺兰从未涉足的领域,却是他觊觎已久的题材。

《敦刻尔克》始于诺兰多年前横渡英吉利海峡的经历,这让作为英国人的他联想起1940年那场紧张惨烈的“发电机行动”:9天的时间,三十三万英法联军士兵成功从纳粹魔爪中挣脱,逃到大不列颠。四万名负责殿后的法军被俘,近三万名士兵牺牲,史称敦刻尔克大撤退。三十三万有生力量,为日后盟军反攻欧洲奠定基础。所以虽然是战败逃亡,但这次撤退被誉为改写人类命运的史诗事件,被长期歌颂。

诺兰一直想拍这段历史,最初担心自己没有拍摄大片的经验,所以直到经过《致命魔术》《蝙蝠侠》三部曲、《盗梦空间》《星际穿越》等巨制后,才选择了这个故事。显然,对故事呈现方式的选择上,诺兰仍旧忌惮“转型”和突破的风险。因此,《敦刻尔克》被他自己描述成一部悬疑惊悚片,在如此简单的故事里,诺兰不能,也不敢摒弃自己的花式结构。

他最终选择的,还是典型的非线性叙事。三条线,三段不同长度的时间,橡皮筋一样拉抻交织在一起。一周,一天,一小时,陆地,海上,空中,形成立体的六维空间,将故事张力拉到最大。这次,诺兰彻底抛弃全知视角,将内容落实在个体命运上。

并尽最大可能放弃戏剧性,只保留基本的矛盾冲突,试图给予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达成他心中的“体验式电影”。为此,诺兰必须营造出无可比拟的影片质感,再加上他对胶片的浓烈情怀,选择70mm IMAX胶片拍摄,是理所应当的事。

《敦刻尔克》没有采用战争电影固有的宏大叙事,故意把视角从激烈的正面战场上挪开。我们看不到千军万马的大场面,看不到血腥的战斗,看不到运筹帷幄的将军,甚至看不到敌人的面孔。只有挣扎逃命的无名小卒,奔赴战场的平民,以及镇定的飞行员。即便是这样,影片还刻意回避了这些角色的背景。

虽谈不上颠覆,但这确实让作品更像一部群像式的灾难电影。总之,通过对时空结构的精心编排,以六个维度对个体命运进行图景式再现,是我最欣赏本片的一点。

在电影美学中,空间往往象征着权力,而时间则代表生命本身。因此,沙滩上的故事时间最长,在这条线中我们看到主人公为了登船不择手段,只是想要活着回家。海上的时长次之,平民马克·里朗斯为了拯救他口中“年轻的孩子们”,驾驶游艇横穿海峡,将危险抛至脑后,这是勇气的展现。空中的时间最短,一小时的对敌作战,直面考验,最终迫降被俘,是为歌颂英雄。

而象征权力的空间,在这里体现为人物对自身命运的主宰权。本片中,沙滩更像是一个封闭的空间,镜头主要以中近景和特写为主。前面是汪洋大海,后面是空无一人的城镇和脆弱的防线,沙滩成为四十万人的监狱。

诺兰在这条线中几乎抛弃了台词功能,情节主要靠动作和场景变换去推进,这是他的第二个突破。以前,诺兰常被评论界诟病其台词的乏味空洞,许多时候除了解释谜题原理,强行推进剧情,并无任何其他作用。这回好了,直接拿掉台词,效果也真的挺不错。从访谈中我们也能知道,为了更好地呈现创作理念,他学习了《党同伐异》《日出》等默片的表现形式,以及《大幻影》《死囚越狱》等片的叙事手法。

综上,《敦刻尔克》的沙滩线,像极了一部越狱默片。未登场的德军,寓意主人公面对的危险仿佛不是来自人类,而是躲在黑暗中的未知怪兽,进而渲染出惊悚氛围。这条线里的角色们均暴露在枪炮和轰炸机之中,没有主宰自己生死的权利,能活下来全靠运气,一心要逃出生天。

相比较来讲,海上视角仍有局限,但要比沙滩宽阔很多。这条线开始出现大量的台词,配以中远景及主观视点,展现着船长的信心和勇气。而空中是更拥有类似上帝视角一般的视野。沙滩的中近景,及海上船舱中的近景,都是对逼仄空间的呈现,容易令观众感到压抑和疲惫。所以空中线不仅承担着景别变化的任务,也作为影片唯一的战斗场景出现,调剂叙事节奏。

不同于任人宰割的沙滩士兵,以及手无寸铁的民用船只。三架喷火式战机是唯一能与敌人正面对抗的武器,也是撤退能否成功的重要保障。因此汤姆·哈迪、杰克·劳登扮演的飞行员,拥有天空这个巨大的空间,揭示了他们对自我乃至集体命运的宰制地位。同时,在这条线中诺兰还认真贯彻了希区柯克的悬疑理论,汤老师的飞机上被打坏的油表,就是桌子底下的定时炸弹。

由此看出,《敦刻尔克》是一部非常工整的诺兰式电影。海陆空三条线全程交叉剪辑,反复展现事件,编织成三种独特的视角,分别表达了勇敢无畏、求生意志和自我牺牲三个主题。至于这样的手法是否必要,是否对主题的表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呈现效果如何?这些问题都值得去细细探讨。

时空维度的差别,也让本片保留了解谜的快感。在观影过程中,我们需要时刻留意前后呼应的场景,前一秒基里安·墨菲饰演的士兵在游艇上瑟瑟发抖,后一秒他又变成了镇定自若的指挥官。前面演着茫茫黑夜中从沉船逃生的军队,镜头一转又是阴霾的白昼,汤姆·哈迪在空中与敌机狗斗。如果错过了关键性的解释段落,观众仍然容易迷失在螺旋形的叙事中。

实际上,这一次情况很难发生,因为这回诺兰的叙事迷宫变得再简单不过。影片开头便将谜底以字幕形式告知观众,每个空间对应不同的时间跨度,再加上诺兰的老搭档,剪辑师Lee Smith对素材的有效运用,影片不再去主动给观众制造迷惑。由于场景转换不复杂,剪辑错落有序,所以呼应场景也都很明显。只要不长时间玩手机,就不可能错过任何情节线索。《敦刻尔克》这回彻底摆脱了“烧脑”的标签。

影片吸引我的另一大亮点,是音效的运用。无论是汤姆·哈迪驾驶的喷火式战机,还是德军的BF109战斗机,机枪声和引擎声都做得极为逼真。尤其是德军的斯图卡轰炸机,那令人胆战的尖啸声被完美还原,在IMAX影厅中真的就像在头顶飞过一般,这也是影片带来的另一重惊悚感。就冲这音效,《敦刻尔克》注定是在电影院中才能得到完美体验的作品。

可惜的是,《敦刻尔克》从优秀到经典还是差了一丁点距离。这是一部优缺点同样突出的电影。诺兰团队的创作思路,拍摄概念,包括制作水准都没有问题,但是一些累赘的人物和情节,以及已经精简化的台词仍然出现了问题,是影片的几个致命缺点。

这回,诺兰的废镜头变少了,但还是有,包括结尾声画结合的段落,剪辑变得较为凌乱,冲淡了本应升华的情感。伴随着芬恩·怀特海德和哈里·斯泰尔斯在火车上读着报纸,我们看到马克·里朗斯、汤姆·哈迪等人的最终命运,前者成功救回大批士兵,后者为保证撤退而被德军俘虏。他们都是片中象征人性光辉的符号。

在这一段中,丘吉尔的演讲、配乐和画面都在试图渲染出悲壮的氛围,创作者也明白,历史上的敦刻尔克撤退,是付出了大量物资、平民的生命和几万名将士的代价才成功的。但影片缺乏一个全景式的展现作为句点,导致没有体现出悲壮感,失去了定场的力量。

巴里·基奥汉的死也有些莫名其妙。诺兰在访谈中说,这就是一个意外,为了表现命运的无常。但我看不出在战争片中,用这种手段去表现命运无常又何必要。是为了描绘基里安·墨菲的“炸弹创伤症”吗?太牵强了。我们看到他似乎相信了船长儿子的谎言,但在结尾也并没有给基里安·墨菲一个相对应的反应镜头,比如看到报纸而抱头痛哭之类的场景。如此大费周章地铺垫这段情节,最后却没给个说法,有些说不过去。

肯尼斯·布拉纳和詹姆斯·达西的角色,一个海军军官,一个陆军上校。两人在影片中极其尴尬,更像是现场解说员一般的存在。他们最大的作用,似乎就是用台词解释防波堤被炸的后果(结果就被炸了),船只吃水太深来点儿小船就好了(结果来了一堆民船),为了避免损失英军只能一次派出三架飞机(结果一架都没回去)等等无关痛痒的问题。影片结尾还有一个主旋律作用,即肯尼斯要留下帮助法军。这两个角色既扁平又无聊,是影片最大的败笔。

被许多人诟病的,还有影片的配乐。这回寂寞叔的配乐确实太满了,有种强行提气氛的感觉。通篇大段的谢泼特音阶(用多声部共同递进,制造一种音调不断上升的幻觉),80%的紧张感都是靠乐曲营造的,置画面于何地?有一多半的场景,将配乐拿掉之后,似乎立刻会变得不再扣人心弦。前一个小时还好,后面的配乐更是喧宾夺主,甚至起到了剧透的作用。与出色的音效相比,这次的配乐着实成为短板,令影片失去了应有的张弛度。

以及《敦刻尔克》中的情感高潮,与影片基调产生了无伤大雅的冲突。在军队绝望之际,大量民船航向沙滩的段落,极其鼓舞人心。这一段刻意没有加入特写,景别都是远景和中景,模糊了每一位平民的面孔,是对集体力量的典型赞颂。然而,影片绝大部分镜头都是在客观冷静审视,因此这一段突然的主旋律,难免会显得刻意。但它的情感冲击非常强烈,足以令人忽视其中的不协调。另外,这种场景是主旋律的惯用套路,虽然感染力很强,但实在是过于俗套了。

某种程度来说,《敦刻尔克》的整体气质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非常相似。两部影片都聚焦于个体命运,都是对一场战争的侧写,都试图给观众带来一次身临其境的体验式电影,也都有着一些实验性质(《比利·林恩》是彻彻底底的实验电影)。

诺兰和李安也都为了呈现题材,执意选择了并不常见的技术手段,只不过李安的120帧4K实验是对电影未来的探索,而诺兰的70mm IMAX胶片则是对电影视听本质的坚守。两部电影都体现了大银幕的优越性,只有在影院中,才能获得最佳的观影感受。

如今战争电影佳作越来越少,尤其是二战题材。希望去年风光无限的《血战钢锯岭》,再加上今年的《敦刻尔克》,能带动行业重新对战争片感起兴趣。诺兰的十部长片,除了《白夜追凶》勉勉强强,其余都是非常精良的作品。我们也有理由期待他下次将带来的惊喜。

为什么网上恶意抵制《敦刻尔克》的人那么多

首先,网络环境很复杂,除了人文因素和个体因素之外,水军横行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且当前的网络环境处于国际关系动荡时代,这种网络环境的信息可信度就更加需要考量。

所以,所谓的那么多人可能并没有多少个人,甚至这种问题可能是有人刻意制造出来的,作为当代网民,对网络上的信息要保持一个基本的客观。

另外,敦刻尔克这个影片所表达出来的信息,每个地方的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影片方想要表达的信息是这个行动挽救了大量士兵的生命,这个就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但是别人可能就不是这么看了,士兵去打仗本来就是为了战胜敌人的,但是影片的这个军事行动从根本上讲就是逃跑,这就产生了观念差异,有人抵制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而且,网上那些所谓的抵制大多都只是价值观不同的声音,说那些价值观不同的声音是恶意抵制也过于牵强了。

《敦刻尔克》,差点把我淹死在电影院

这是一部无关乎战略的远大或者失败,无关乎战术的高明或者草率,无关乎正义和非正义,没有大人物振臂高呼”保卫国家”,没有英雄大喊”跟我上”。

只有令人窒息的如影随形的死神的威胁和回家的心切。

中间,一个无名的绝望的士兵,直接跑进涌向海滩的海浪里。

从来没见过这样一个战争片的主角,从始至终,只想着一件事情,坐上回家的船。

家就在40多公里的海对面。回去的路是如此艰险。

汤米,从影片一开始,在空无一人的敦刻尔克的街道上,想抽空拉个臭,刚脱下裤子,小分队被德军袭击,仓皇逃窜(是的,我们的电影主角,仓皇逃窜),在被追击的途中,队友先后全部被无情的子弹击中倒地,他自己在惊慌失措的狼狈的逃跑过程中也连枪都丢了,头盔也丢了。这就是一个新参军的对于什么是战争完全蒙圈的,可能没有杀死过一个敌人的新兵吧。

这还没完,为了赶上就要离开防波堤的撤军船,汤米灵机一动,竟然和一个第一次见面,话没说一句的吉布森假扮抬伤员的士兵,试图混上船。他们挤过长长的士兵的队列,简单说,就是无耻的耍小聪明的加塞和逃离战场。(当然了,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丘吉尔批准的撤退计划)

在整个片子里,汤米就不断的试图上船,船被击沉,死里逃生,游向另一艘船,回到海滩,寻找下一艘船,再沉掉,死里逃生这样的无助的 令人疯掉和绝望的循环 。

请原谅,我竟然联想起一个B级片,Final Destination,无论你多么侥幸的一次一次躲过死神的刀锋,他总在下一个路口等你。幸好诺兰最后给了我们倒霉蛋汤米一线生机。

我们这个蒙圈的满眼都是恐惧和满眼都是要回家的生存欲望的小主角,甚至没有什么台词。但是你可以清清楚楚的读懂他的眼神,那眼神始终直勾勾的盯着任何正要离开海滩的撤兵船,眼神里写着,我要离开这,我无比疲倦,我无比忐忑,我只想好好睡个安稳觉,好好吃顿饭。

不择手段想率先离开战场的汤米,应该说是懦弱的吧。但是,在渔船上,当其他士兵发现吉布森是法国人,用抢指着吉布森的脑袋让他下船(船太沉,老也浮不起来)的时候,汤米说这样做不公平,他说法国佬也是盟军,拿枪的士兵说,这就是人性,我们几个是一个部队的,你能怎么着,要不然你也下去吧。这时候汤米说,我可以下去,但是你们这么做不对。

汤米这时候很勇敢。

人性既暴露了汤米的懦弱,人性也挖掘了汤米的勇敢。

片子里,你和主角们,无数次被困在被炸沉的军舰里,被打漏的渔船里,无数次看着海水没过头顶,听见主角在水下发不出声的呼喊和消失的光线,听着电影要命的越来越紧张的如同敲破铁桶一样的节奏和配乐,你在电影院也憋死过去。

NND,整个电影里,除了看见德国人的战机,你一个德国鬼子也没见过。影片后面的时候,汤米和吉布森和另外一个士兵跑到一艘搁浅的渔船,等待海水涨潮,期望海水带着渔船离开海滩飘到海里。他们上船的那个时刻,回头望了望远处海滩边上挡住视线的沙丘,心中充满了莫名的恐惧,因为他们知道德军随时可能从沙丘后面涌上来。

跟所有血战或者号称残酷真实的战争片相比,这部片子完全不血腥,看完整个片子,甚至不记得见过血。

请注意,连moonstone(月光宝石)号民船上那个被落水士兵在冲突中意外摔落楼梯脑部受伤,最后死去的小伙子,都没有出血。

这些在防波堤上排队等待登船的士兵们,在德国空袭的飞机俯冲过来的时候,除了蹲下什么都不能做。相比较其他战争片,德军的炸弹的爆炸力太小了,炸弹炸到防波堤的时候,也就是炸掉一小块,没有人肉横飞,没有血花四溅。但是这些士兵什么都不能做,没有防空兵防御,没有小步枪打飞机的神迹。只能祈祷,不要炸到我。

一船英军士兵登上战舰后,半夜被鱼雷击中船身的时候,船舱是紧闭的。

飞行员海上紧急迫降之后,驾驶舱的窗户卡住了。

即使是民船道森船长的船,也是满满的塞了55个士兵,半路上还遇到德国战机俯冲扫射。

一艘战舰被德机轰炸倾覆,士兵纷纷跳海,突然海面上泄露的燃料油着起大火,一个士兵潜下海面,头上方就是无尽的火海,一秒两秒,一直到再也坚持不下去……

你在一个闷罐里,无处可逃。

这么压抑紧张的配乐,你们一定要自己去听,我才觉得公平。

我简直难以想象这位Zimmer先生也是当年狮子王的配乐,那么阳光的配乐和这么阴暗的配乐,竟然出自同手。

在惯常的电影表现手法里面,一个场景只有一条时间线,但是多个场景的多个时间线可以交织切换。在同一个场景里,可以在一条时间线上切换不同视角。不过在这部影片里,导演把同一个场景的不同视角采用了完全分离的叙述方式,所以同一场景的同一时间线会以三个视角重复三遍。一个是英雄飞行员法瑞尔的空中视角

在空中,我们看见一艘船斜斜的要沉没,有士兵跳下船,就会想,倒霉蛋汤米是不是在里面。

一个是船上的主角汤米的视角,我们就又经历一次死也回不了家的噩梦。

一个是民船船长道森的视角,我们心里就在喊,开快点,开快点,去救人。

1940年,30多万英国士兵完全不体面的搭着各种乱七八糟的船逃回英国本土,运完英国士兵,他们还还营救了6万法国士兵,最后没运完的4万法国士兵在敦刻尔克被德军俘虏。

1944年,这些当年成功撤回英国本土的士兵其中很多人又出现在诺曼底登陆。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了敦刻尔克电影有彩蛋,并知道它的解决措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可以看看若米知识的其他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2g.com/yingshi/167587.html

作者: 若米知识

若米知识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生活百科网站大全,主要为您提供数码、汽车、财经、美食、财经、科技、健康、教育、创业、电商、影视、百科等资讯信息,在这里可以找到您所需的答案,解决您所困惑的问题。
兄弟义气的电影——江湖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故事?看懂的说下啊/
yy电影大全!yy王小源和小义拍的什么微电影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