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米知识 > 影视 > 钢的琴电影配乐

钢的琴电影配乐

导读“你别拿幸福来吓唬我!”——《钢的琴》答《钢的琴》是一部有诗意的影片,可与《海角七号》媲美。如同《海角七号》,《钢的琴》也是一部需要用心看的影片:编导和演员与观众...

今天若米知识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钢的琴电影插曲,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你别拿幸福来吓唬我!”——《钢的琴》

《钢的琴》是一部有诗意的影片,可与《海角七号》媲美。如同《海角七号》,《钢的琴》也是一部需要用心看的影片:编导和演员与观众作心与心的交流。《海角七号》和《钢的琴》是经典之作。黑泽明和斯比尔伯格号称大师,各 *** 出多部叫好的影片。但大师也是重复、复制和翻版自己,而真正的经典是神来之笔,大师自己也不能重复——《钢的琴》和《海角七号》是这样的作品。

《钢的琴》电影海报

《钢的琴》和《海角七号》堪称姐妹片,都是讲述小人物的故事。当然,两部影片的背景不同:我们的台湾骨肉同胞已经过上了饱暖思淫欲的生活(是褒义),而大陆表哥还在贫寒起盗心的日子中苦苦挣扎(没有贬义)。《海角七号》是闲愁,是一首飘逸的小诗,而《钢的琴》是扎扎实实、落到实处的痛苦。台湾同胞可以诗情画意,柔情似水,大陆同胞是钢的琴,是一匹忧伤的老马,要借用俄罗斯粗犷的歌曲配乐。

《钢的琴》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末,东北国企无数职工下岗,其中有一位叫陈桂林的中年男子。他太太与制假药的老板私奔,生活稳定之后又回头来与陈桂林争抢女儿的抚养权。所幸还有一位同病相怜的女工愿与陈桂林相好。但一不小心,女工又被陈桂林的一位铁哥们儿“共”了一次。陈桂林穷困潦倒,又不能凭借《国际歌》找到自己的同志和弟兄,只能与其他下岗弟兄们组织一支乐队卖艺,聊补无米之炊。

《钢的琴》有很独到的镜头。陈桂林懂事的小女儿梦想要有一台钢琴。无奈之下,陈桂林和他弟兄们借酒壮胆后深夜偷琴,被发现之后其他人都鼠窜而去,陈桂林却索性不走,在琴前坐下。黑夜中满天飞雪,斯人独坐琴前,在空寂的学校操场上弹起贝多芬的《致爱丽丝》——永夜愁人,凄凉万事。

但陈桂林也不完全是逆来顺受——不,应该说导演也不完全是逆来顺受,骨子里也有要反的意思。在废弃了的巨大车间内,平板车在轨道上缓缓滑行,车上是导演附身的陈桂林,领着他的弟兄姐妹们,造型各异,引吭高歌,虽然有些滑稽,但很是激动人心。陈桂林神采飞扬,半跪在平板车上,拉着手风琴,奏出激越的乐曲。“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恍惚之间,我看到《列宁在十月》中的一幕:一队又一队的工人、水兵和士兵,肩扛步枪,排成数路纵队,踏着整齐的步伐,源源不断地开出苏维埃指挥部所在地斯莫尔尼女子学院;列宁急不可待地下令:“占领冬宫!你们为什么还不去占领冬宫?”

电影是视觉艺术,画面很重要。《钢的琴》的画面很好,而且是油画的效果。中国水墨画意境幽远,但难以表现“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钢的琴》从头到尾都以破旧的厂区为画面背景,像激战数周之后的斯大林格勒,到处残垣断壁,破烂不堪。如此破败的背景,画面上的人反而显得更有生气——生命力的顽强也在于此。“冰雪覆盖在伏尔加河,冰河上跑着三套车。”——反差有特殊的效果。

《钢的琴》讲述的是20世纪的故事,那个时代与我们渐行渐远,但此恨绵绵,仍然挥之不去。《钢的琴》两次出现中、小学女教师,她们年纪不大,但蛇蝎心肠,对陈桂林父女竭尽羞辱之能事,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可怜陈桂林,为了保全女儿,在老师面前点头哈腰、低三下四,就像我们影视片中的“良民”见到皇军,卑躬屈膝,不敢言也不敢怒。我想,看到这个场面,许多父母感同身受。我忽然明白,为什么每到民族的最后的时刻,就有那么多的汉奸,那是因为我们平时就是太监!由太监到汉奸,那是太自然的转换。

但陈桂林也有不服的时候。《海角七号》开场有一句经典台词:“我× *** 台北。”《钢的琴》开场也有一句经典台词:“你别拿幸福来吓唬我!”真是,没有基本自由和尊严的地方,哪里会有幸福?没有幸福的地方,如何用幸福来欺骗、要挟他人?

烟朦处,钟山赤。雨过后,秦淮碧。便劫灰冷尽万千年,情犹热。但一城一旅起从头,无遗力。我总以为,南舟北马,北拳南诗,诗意总在江南。《早春二月》和《围城》,那都是海派的经典之作。但《钢的琴》彻底颠覆了我的观念。借助一部《钢的琴》,北方的兄弟们微吟短啸,唱出了自己的歌谣。南方呢?江南的父老兄弟们也有悲苦心事,何以南方的文人雅士没有拍出一部讲述自己悲情的影片?

我以为,比苦难更让人悲伤的是失语,苦难却无法表述。苦难的民族应当有伟大的作品。俄罗斯是一个苦难的民族,有《日瓦戈医生》和《古拉岛》这样的悲歌;波兰是一个苦难的民族,有肖邦的钢琴曲;捷克有苦难的时候,也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悲歌。我们呢?《钢的琴》是下岗工人的悲情故事,可是很遗憾,下岗工人一般不看电影——电影票太贵。即便要看电影,下岗工人和草民们大多爱看纸醉金迷、男欢女爱的影视作品,描写贪官的影片也可以——自己过不上贪官的幸福生活,难道还不能借反腐影视作品过把瘾?《钢的琴》是中国人的悲情故事,但我们更爱看同期上映的《变形金刚》,《钢的琴》被挤到美其名曰的“VIP厅”的小厅内上演。

钢的琴简介及详细资料

剧情简介

上世纪90年代初,东北某重工业城市。原钢厂工人陈桂林(王千源 饰)在下岗后,独自拉起了一支乐队,终日奔波在婚丧嫁娶、店铺开业的营生之中,生活勉强维持。他的妻子小菊(张申英 饰)离家出走,转投有钱的假药商人怀抱。如今小菊光鲜回归,不仅要与桂林离婚,还要争夺独生女小元的抚养权。桂林慨叹自己失败的命运,于是一心要将女儿培养成钢琴家。为了得到女儿,他四处筹措买钢琴的钱,甚至和女友淑娴(秦海璐 饰)以及当年钢厂的好哥们夜入学校偷钢琴。

剧照

当所有的办法都失败后,桂林偶然翻到一本关于钢琴的俄国文献,于是叫上伙伴们在早已破败的厂房中开始了手工制造钢琴的征途……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演员 陈桂林 王千源 淑娴 秦海璐 小菊 张申英 大刘 周逵 王抗美 田雨 季哥 罗二羊 快手 国永振 安昌业 张亚茜 二姐 项燕 二姐夫 许江宁 陈父 张惠志 小元 刘星禹 胖头 刘谦 汪工 王早来 培训班老师 王玥

职员表

出品人 池宇峰、曲建春、陈北京 制作人 崔光石、甘蕙茵 监制 郭在容、方平 导演 张猛 副导演(助理) 李娜 高博  王添麟 编剧 张猛 摄影 周书豪 配乐 吴泳默 剪辑 卢允、高博 美术设计 王硕、张艺 服装设计 马晶 灯光 申中国 录音 李尚郁 场记 王纯 布景师 丁文奇

艺术评论的理论知识或者是好的评论文章

《钢的琴》:电影艺术的自觉与自夸

《钢的琴》和上一部《耳朵大有福》一样,依然笑点不断

毫无疑问,《钢的琴》是今年到目前为止,内地院线公映过的华语片中最佳的一部。无论它的优劣何在,这首先是一部值得讨论的国产电影。所有关于它的赞与弹,都值得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我花钱买票,进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

这不是广告,而是对某种艺术自觉的尊重;这话听起来又确实像广告,那是因为在还不够健康的内地电影市场上,《钢的琴》和它的导演张猛,可能根本没机会获得这种尊重。我以为《钢的琴》最显著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台词和场面调度。

张猛帮赵本山写过小品,在“本山传媒”当过副总,他的上一部电影《耳朵大有福》就已经金句不断。在《钢的琴》里,王千源扮演的男主角陈桂林,对父亲说自己的前妻,“她嫁给了一个卖假药的,终于过上了她梦寐以求的不劳而获的生活”;为了让女儿接受他做的不会发声的纸板钢琴,陈桂林用贝多芬举例,“贝大爷他耳朵就背” 这些幽默感十足的台词,带着底层生活的气息,散落在影片的各个角落,把一个其实令人心酸的故事讲得泪中带笑。这也是我敢于向多数人推荐这部电影的原因,《钢的琴》虽然在艺术上很有追求,但并没有拒观众于千里之外。

在场面调度方面,影片开始的一场送殡戏,已经彰显了张猛在电影语言上的想法。他用横移镜头,三次拓展画外空间:开始是一群人吹拉弹唱的横移加特写;然后是一群人在中景的画面内,与画外的人进行对话至此,观众都是莫名其妙,不知道这帮人在干吗;最后横移镜头交代画外空间,观众之前对这一场景的疑问得到解决,同时欢快的音乐与送殡场景的对比,也凸显出其中的幽默。这种对画面内外空间的运用、对电影语言的理解,已经足以秒杀多数内地导演。而这也是《钢的琴》最大缺点的根源所在。

这部电影里有一种值得警醒的倾向:把对电影的艺术自觉,变成自夸。其实片中似要满溢而出的配乐,数次舞台化的高光镜头,以及若干为横移而横移的镜头处理,都早已为略显失控的片尾埋下了伏笔。有人说,感觉影片的最后15分钟不是张猛拍的;我却觉得,那正是有点想炫技的导演,玩high了没绷住的表现。不过张猛还年轻,这部电影也只拍了21天,所以,我还是会期待他的下一部电影。

《钢的琴》还有其他的一些缺点和优点:剧作上,影片用强盗电影的方式集结了一个“造钢琴小组”,但每个组员的技能和形象却稍显模糊;情怀上,它企图折射东北工业城市转型后的落寞,那种loser感让人想起芬兰名导考利斯马基,但其中狂放的童话气质又让人想起库斯图里卡,这都让影迷心生亲切。此外,片中第一次使用游戏《超级玛丽》的配乐时,场面设计令人击节;一众主角在运猪肉的小货车里高唱《心恋》的场面,则是近年国产电影里最苦中作乐的一场戏。

一部小投资文艺片却有着类似《七武士》、《11罗汉》的类型元素和叙事结构。非常本土化、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却传递出超现实色彩的荒诞和幽默。影片既伤感又温暖,似一首后集体主义时代的精神挽歌。

像考利斯马基那样开始,像库斯图里卡那样结束。故事简单,内容却丰盈充实。那台纯钢打造、会发声的钢琴,它就是一台奇妙的时间机器,引领观众,去追忆过去,重温情怀。

导演释疑

像《七武士》一样做钢琴保卫战

新京报:片中用了三个超现实的段落,为什么会这么处理?

张猛:其实没太复杂的想法,这三个段落分别表现陈桂林对偷钢琴未果的发泄,酒精对这帮人的刺激,以及工人们的热情。以公认的热情为例,来上一段斗牛舞,一块红布,牛就来了,我觉得这总比用钢花四溅好吧?没错,我是用了超现实,但我只是用了一点小小的手法,观众并不难理解,我并没有故意去玩个人式表达,或者想表现出什么更深的含义。

新京报:业内对该片出现了有库斯图里卡、沃尔夫冈·贝克、黑泽明的《七武士》的风格的评论,你有借鉴吗?

张猛:哈哈,都挺好。我很喜欢黑泽明,我觉得这部片子就像一场战争,钢琴保卫战,其实在写剧本时我就曾说过,应该像《七武士》一样,一帮人走到一起去完成一件事情。你说像库斯图里卡、沃尔夫冈·贝克也不错,我想大家会想到这些导演和片子,可能是在面临时代变革时期,那种情绪是有的,乐队也好、仪式感也好,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道路就这么一路欢歌地走过来了,但是突然有一天社会变化了,人们从集体变成个体,而片子里的陈桂林则因为一架破钢琴的事儿,把这些个体又都融合在一块儿,这是一个凝聚工人力量的东西。在你的成长过程当中,总会有一些经典的片子影响到你,大家给我定了这个调我也很欣慰,但至于怎么说我都无所谓。其实我不愿说这些,因为这只是我内心的东西,观众是不感兴趣的。

新京报:影片用到了不少前苏联音乐,但整个音乐感觉铺得很满,为什么会这样安排?

张猛: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声音是一直贯穿你整个一天的,但有的时候你听得见,有的时候你听不见。我喜欢这种特别满的音乐,其实片中没有几段音乐,但因为每段都挺强,所以大家会觉得挺满。由于历史的原因,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筑当中总能有前苏联音乐在流动,这些音乐还保持着昂扬的、积极向上的、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风格,而我们现在的音乐已经没有这种感觉了。

相信关于钢的琴电影插曲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若米知识的其他栏目。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2g.com/yingshi/151748.html

作者: 若米知识

若米知识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生活百科网站大全,主要为您提供数码、汽车、财经、美食、财经、科技、健康、教育、创业、电商、影视、百科等资讯信息,在这里可以找到您所需的答案,解决您所困惑的问题。
电影古刹钟声完整版
美国电影电影2023神探忠犬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