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米知识 > 情感 > 嘉靖与海瑞:在历史上,海瑞为什么敢上疏大骂嘉靖帝?

嘉靖与海瑞:在历史上,海瑞为什么敢上疏大骂嘉靖帝?

导读在历史上,海瑞为什么敢上疏大骂嘉靖帝?最佳答案嘉靖嘉靖,家家干净。嘉靖者,言家家皆净无资财可用也。海瑞的确曾对嘉靖帝出言不逊,然而海瑞还没有直接向皇帝脸上啐口水的...

今天若米知识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嘉靖与海瑞,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在历史上,海瑞为什么敢上疏大骂嘉靖帝?

最佳答案嘉靖嘉靖,家家干净。

嘉靖者,言家家皆净无资财可用也。

海瑞的确曾对嘉靖帝出言不逊,然而海瑞还没有直接向皇帝脸上啐口水的包拯那么大的胆子,嘉靖帝的脾气也没宋仁宗那么好。在他那份“痛骂”嘉靖帝的那封《治安疏》中,所谓是在“痛骂”的部分其实也没有那么多,而且也比较绕弯子,但是拍嘉靖帝龙屁的篇幅却长篇累牍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

而且,海瑞所说的也都是事实,嘉靖帝也着实找不到十足的去斩了他的理由。

海瑞敢写《治安疏》,也是其不怕死的个性使然

《明史》中,记载了这么一段故事:海瑞,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

大致的意思就是,海瑞在做南平教谕的时候,有御史抵达,当时署衙内的人员纷纷跪地叩拜,唯独海瑞直挺挺站着,他认为这里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不应该以官衙之内的礼节相对待。

南平教谕与御史之间,品阶相差悬殊,然而海瑞根本就没有在怕的,这则故事反映出,也是一个认死理的海瑞,他不会因为对方的权势地位而有所屈服。当然,他心里也清楚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可依旧无法阻止他。

海瑞写《治安疏》的时候,也知道这封奏疏一旦落入皇帝的手里,等待他的是什么,然而海瑞依旧没有动摇,以为他认为自己写的都是事实,说的都是对的,即便是触怒了嘉靖帝,他还是要说。由于海瑞知道自己可能要被嘉靖帝算账,所以一早就准备好了棺材。

语言需要技巧,海瑞文人出身自然知晓拿捏分寸

在《治安疏》中,海瑞对嘉靖帝出言不逊的地方的确不少,而其中其实只有两句非常难听,让嘉靖帝听了之后火冒三丈,想要刮了海瑞。

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天下人不直陛下久矣。

说成大白话就是,皇上啊,你的年号“嘉靖”很生动啊,您在位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干干净净,一毛钱都没有,天底下的人看你不爽已经很久了。

除此之外,文中大多数的话语其实说的再怎么难听,反应的也都是事实,嘉靖帝其实揪不出错来,比如严嵩罢相前后,大明朝的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还越来越糟,比如嘉靖帝成天沉迷于修道炼丹,诸如此类,海瑞都只是陈述事实,没有直接在骂皇帝。

而《治安疏》的一开头,就言道:

海瑞瑾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

这么一下子,海瑞把自己推到了道德的制高点,他说的意思很明白,自己这封奏疏是为了正君王之道,明尽臣子的职责,若是嘉靖帝杀了他,那么就是在违逆这个前提,要是大明朝出了任何的问题,全都是嘉靖帝的责任,可怪不到他海瑞的头上。

海瑞这摆明了是挖了个坑套路嘉靖帝,让嘉靖帝陷入两难之中,若是嘉靖帝因为这封奏疏杀了海瑞,那么就等于是在定义自己是个无法容忍的君王,可若不处置海瑞,嘉靖帝又咽不下。

拐着弯斥一句,抹上蜜糖夸两句

“陛下天资英断,睿识绝人,可为尧、舜,可为禹、汤、文、武,下之如汉宣之厉精,光武之大度,唐太宗之英武无敌,宪宗之志平僭乱,宋仁宗之仁恕,举一节可取者,陛下优为之,即位初年,铲除积弊,焕然与天下更始。”

这些肉麻的话,同样出自那篇所谓“痛骂”嘉靖帝的《治安疏》之中。

尧舜禹汤,汉宣帝、光武帝、唐太宗、宋仁宗、明宪宗,海瑞把古往今来的诸多优秀帝王还有他们身上的优秀之处,都加在嘉靖帝身上,还说嘉靖帝即位之初,天下就焕然一新,然而当年嘉靖帝即位的时候,只不过是个十多岁的少年郎,这种话海瑞都说得出来。

常言道,伸手不打笑脸人,海瑞的求生欲其实也还是很强的,虽然《治安疏》里的确言辞犯上不敬,但他也是把嘉靖帝夸得不要不要的,整体来说,海瑞奏疏中呈现出来的嘉靖帝其实还是个相当杰出的帝王,只不过是有些小错而已。

嘉靖帝确实霸道,但并不昏聩

朱厚熜少年继位,通过大礼议之争,连消带打铲除了朝中的异己,逐渐确立起了自己绝对的权威,整体来说,朱厚熜是个非常强势的帝王。

家境三年七月,因大礼议之争,诸多臣子跪在左顺门外撼门大哭,以此要挟皇帝,朱厚熜大怒,让锦衣卫出手,逮捕其中五品以下104人下诏狱拷打,四品86人待罪,最终,有一百八十多人受到廷杖,其中17人被当场打死,8人流配充军。

从这件事也看得出,朱厚熜是个极其霸道的帝王,容不得臣子与其作对。

然而,霸道归霸道,朱厚熜并非是个昏聩之君,除了沉溺于炼丹修道之外,在朝政问题上,朱厚熜分的还是清清楚楚的。

海瑞的《治安疏》对自己出言不逊,并非是出于私心,他的目的的确是为了革除积弊,为了大明江山的未来好,朱厚熜心里也明白这一点,而海瑞当然也明白朱厚熜的性格,只不过触碰皇帝逆鳞始终非常危险,所以海瑞也做好了两手准备。

《治安疏》,既名为“治安”,那么海瑞这封奏疏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明朝的江山,并非是去针对嘉靖帝朱厚熜个人,朱厚熜自己也明白这一点,千百年里的帝王,都以能够容忍直言犯谏的臣子而留下美名,而那么无法容忍的,通常都是惹下后世的责难,朱厚熜心里明白。

很明显,海瑞心里也明白,毕竟是文人出身,对于这些历史循环的道理,海瑞心里也跟明镜似的,自己的《治安疏》并没有不妥之处,若真的见罪于皇帝,因此丧命,好歹也会留名青史,若被,那么对大明就是一件幸事,而对朱厚熜来说,杀了如同比干的海瑞,那自己就成了商纣王,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从来深情留不住,自古套路得人心。海瑞敢写,就已想好了一切。

《大明王朝》:嘉靖明明不想杀海瑞,为何还是借天意勾决了海瑞呢?

最佳答案已经写了整整一年大明王朝解密了,如今到了最后几期,反而有些许的伤感,但该来的总得来啊。

前面讲到了陈洪瞒着嘉靖帝,在裕王府跟裕王等人商量如何处置海瑞的事,结果被眼线汇报了嘉靖帝。

嘉靖帝的愤怒倒不在于他们最终对海瑞的处理结果,而是愤怒于这个结果是瞒着他处理的。在教训了陈洪一番之后,挥笔在海瑞的罪案上打了一个大大的×,面对陈洪的疑问,嘉靖帝说了一句:

“他们不是会猜吗?让他们猜去!”

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74:大明王朝:明明是嘉靖帝勾决的海瑞死刑,为什么却说这都是天意?

在明朝,勾决犯人,一般都由皇上亲自勾决,除了罪大恶极者直接斩立决以外,大都是等到秋后处决。也就是说,等到了时间,大臣们会把判了死刑的罪犯名字誊录在一个名册上,然后呈交皇上。

即使勾选,皇上也不会全勾,而是斟酌一下,并随机选择几个,即使这样,大臣们还得请愿,这一套流程走完了,才是真正的行刑。

如果掌权的大臣,跟某个人是死仇,他就会刻意把这个人的名字放到必死无疑的人下面。这样皇上在勾选的时候,一看到非死不可的人名字,就会气不打一处来,也就会一下子勾到好几个人,这就会包括下面的人。

当初严嵩整死杨继盛,也是采取的这种方法,他指使刑部尚书上交勾选名单时,把杨继盛的名字夹在必死的八个人中间。嘉靖帝勾选的时候,就一口气把那些人都给勾了,随后杨继盛被“误”处死。

当然,所谓的“误”是明朝皇室所言,嘉靖帝何许人也,杀任何一个人都得有人背锅才干,这个“误杀”其实就是严嵩背了锅。

这次裕王判海瑞的罪状交上来,是一样的道理,嘉靖帝缺一个背锅人,因为陈洪自己也讲了:

“启奏主子,三法司定的罪名十分明确,那个海瑞以儿子辱骂父亲大不敬的罪名判了绞刑!”

这句话有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这是三法司定的罪,没有具体的背锅侠。二是海瑞的罪名并不是写的《治安疏》是对是错,而是他这种上疏的行为是错的,这不符合嘉靖帝的诉求。

如果因此就勾了海瑞死刑,那么就真像嘉靖帝自己讲的那样了:

“他想做比干,无奈朕不是纣王!”

而做纣王的结局就是他训斥陈洪的话:

“你何不干脆说好人都让你们去做,恶人让朕来做?”

所谓杀人诛心,海瑞至今没有认错,嘉靖帝就此违背其他所有人意愿,这其中也包括裕王的意愿而杀了海瑞。一方面他于心不忍,另一方面也确实不想留下骂名,更重要的是海瑞虽然说话难听,但也是一把大明朝的利剑。

所以在面对陈洪递上来的海瑞罪案时,嘉靖帝采取了模棱两可的态度,既没有打勾认同,也没有让发回重审,而是打了一个大大的×!

其实嘉靖帝打×,有点装“比”的意思,大体意思是,对裕王等人对海瑞的判决是既认同又不认同。对这个秋后问斩的处置符合预期,但对罪名的判决,不是很满意。

因为这个梗一直噎在嘉靖帝的喉咙,虽然上一次诏狱对话,他最终给海瑞定了“无父无君、弃家弃国”的评论,但终归,海瑞没有认罪。

在海瑞彻底认罪之前,他需要保护海瑞安全,所以,自己不表态,其他人揣摩不透,自然不会把海瑞怎么样。当然,海瑞目前最大的不安定因素就是陈洪,也就必须敲打一下陈洪:

“凭你这点道行都降伏不了,朕早就不要做这个天子了!”

至此,海瑞有人指使的可能性被排除,海瑞跟宫里的朱七和齐大柱结党的指控也被排除,仅剩一个好基友王用汲陪着。

与此同时,齐大柱也被派去看守他们两个,这也符合之前嘉靖帝对他的评价:

“他要是今天连海瑞都不认了,往后也就不会认朕,这就是个理,十三,去那个海瑞家吧,救命的恩人,应该去看看。”

其实齐大柱跟海瑞交好,除了之前俩人有恩情之外,后期也是在奉旨办事,也应了嘉靖帝对陈洪讲的这句话:

“吕芳临走了心里还明白,自己永远是奴才!”

所以,嘉靖帝更看重的不是是非观,而是忠诚,他们也只能忠于皇上!

至此,所有人都揪着一颗心,那就是嘉靖帝到底会不会杀海瑞?为了猜测嘉靖帝的心思,其他人,都在努力准备着,期待着奇迹的诞生。

先说齐大柱等人,到了行刑的那一天,他跟朱七在问神,所谓的问神就是一种占卜的方法:

在诏狱的大院子里有一颗梧桐树,下面就是一个绞架,齐大柱和朱七请香后,喊一句“天佑忠良”,然后击打梧桐树。如果落叶没有一片掉入绞架套,就证明神灵不想海瑞死。

而结果,让大家失望了,最后一片落叶还是掉进了绞环绳圈,整个镇抚司的人眼神都暗淡了下来。

在精舍外,陈洪焦急万分,面对嘉靖帝迟迟没有勾决海瑞的名单,自己在那里嘀咕:

到底杀还是不杀?什么时辰了?

黄锦在里面磨磨蹭蹭地递名单,并按照嘉靖帝要求,再次念了海瑞的《治安疏》,由于太过磨蹭,太过明显地拖时间,让嘉靖帝不耐烦:

“拖时辰吗?”

嘉靖帝其实也是在拖时间,但是他不想被人看出来,由于迟迟没有勾决海瑞,需要个理由:

“徐阶不是说还有要紧的奏本给朕看吗?”

而内阁里众人看到首批被勾决的名单中没有海瑞,一个个很欣慰,唯独陈洪心里不是滋味,大家越欣慰,他越觉得皇上可怜,于是也给大家泼了冷水:

“阁老,勾决不勾决海瑞便都在您要呈送的奏本上了。”

嘉靖帝最后的机会还是不放弃,还是希望有哪怕一个人提出来赦免海瑞,所以一见徐阶进来,就让他看海瑞的《治安疏》。

徐阶急忙下跪:

“请皇上恕罪!”

嘉靖帝有点兴奋:

恕谁的罪,恕海瑞,还是恕你”

其实,只要徐阶讲恕海瑞的罪,嘉靖帝真的会马上饶了海瑞,但徐阶后果会怎样就难说了。所以徐阶还是两边不得罪,索性眼不见心不烦,并不想给嘉靖帝这个台阶下,也不肯看《治安疏》。

随后,他上了两道奏本,第一道是淞江棉布送来了,一共十万匹,蒙古俺答会退兵,明年军费能省下来至少一百万两。

第二道就比较惨了,是海瑞家的,讲得他老婆难产,官员因海瑞是罪臣,不肯救,母子双亡。

嘉靖帝不傻,这两道奏本,一喜一悲,喜的是嘉靖帝,悲的是海瑞。是寄希望于嘉靖帝高兴之余,又念及海瑞一家如此悲惨,会饶他一命。

但是这个话却不明着说,还是让嘉靖帝自己泼出来的水,自己收回去,所以从这一点上讲,嘉靖帝确实可怜,根本找不到台阶下。

既然没有台阶,他就自己创造台阶:

“广东为什么要上这道奏本?”

如果徐阶讲,广东还是希望饶了海瑞一命,嘉靖帝必然马上恩准,顺坡下驴,可惜徐阶还是不肯给台阶:

“海瑞大不敬于君父,凡有关他的情状,地方官照例要急奏朝廷。”

徐阶还是口口不离海瑞大不敬,他们越这样合着伙的逼嘉靖帝,嘉靖帝就越觉得孤单,也感受到了自己的行为已经不得人心。

既然别人都不肯给台阶,或许陈洪能给,于是转过头来又问陈洪:

你怎么”

陈洪这人也捉摸不透皇上心思,但从他内心来讲,是愿意杀掉海瑞,树立皇上威严的:

海瑞是三代单传,五十得子,妻儿俱亡,皆因他无父无君,弃国弃家,这是上天对他的报应”

“无父无君、弃国弃家”这八个字就是嘉靖帝送给海瑞的,上天也寓指皇上,意思更像是海瑞不死,皇权不再……

既然有台阶了,也就顺坡下驴了,天意嘛,那就让黄锦去处决海瑞吧,能不能杀成,全看天意了,黄锦自己也讲了:

“主子刚才说了,赶得到赶不到一切都是天命。”

既然让黄锦去执行天命,那海瑞也就自然得救了……

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帝为何送给海瑞“无父无君,弃国弃家”八字评价?

最佳答案嘉靖四十五年春,海瑞上了一道疏,矛头直指大明朝最高统治者嘉靖帝。

几番较量之后,嘉靖帝派出了内阁全部成员,会审海瑞,结果海瑞逮住赵贞吉不放,硬是把他扒了个精光,随后开口:

“赵大人若不回避,卑职将不再回答一字!”

万般无奈之下,徐阶听从高拱的建议,还是向嘉靖帝请旨吧,那么接下来嘉靖帝又该如何对付海瑞呢?

一、

前面海瑞把嘉靖帝将在了那里,导致皇上无法体面地下台。那么嘉靖帝就需要一个台阶下,但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个台阶还必须得海瑞给提供。

在赵贞吉败下阵来后,愿意替嘉靖帝挡箭的大臣,再无一人,于是,嘉靖帝决定亲自出马,要好好会一会海瑞。

石姓太监首先出马,一上来就告诉海瑞,皇上有旨,既可以站着回答,也可以坐着回答,不用跪着:

“你是个清官,这是皇上的原话!”

这句话是话里有话,因为嘉靖帝搞不明白海瑞到底想干什么,他能想到的第一个原因就是海瑞想要名。要名很容易,皇上直接就可以给你——你是个清官!

第二句话就是:

“皇上说,你想做比干,他却不是纣王。”

皇上说这句话也是很鬼的,你海瑞是清官,这毋庸置疑,但朕也不是昏君啊,对不对?

海瑞仿佛心领神会的样子,回答,我们是大明朝,不是商朝,哪里来的比干和纣王啊。这句话让石姓太监还是很欣慰的,以为海瑞明白了,于是告诉他,等到后面会审的时候,你知道怎么回话吗?

海瑞恢复了原样:

“该回的便回。”

石姓太监有点火了,你海瑞怎么这么耿直,要寻死也没有这么个寻法啊,自己找死也就罢了,还得牵连很多人:

“我今天来,是来救你的!”

二、

这就是嘉靖帝想要的台阶,这个台阶就是:

“只要你在那些人面前认个错,皇上便会放了你,也不会因你再牵连其他人。”

嘉靖帝的目的是维持权威,杀人诛心,最佳效果不是海瑞向皇上认错,而是要他向众臣认错,以儆效尤。也就杜绝了再有人想学他的可能性,这样才能把上谏事件的影响消除到最低。

但是单纯地让海瑞认错,谈何容易,但是强扭的瓜不甜啊,但是不管他是甜还是不甜,嘉靖帝这个瓜是扭定了。

海瑞认错,皇上是有台阶下了,但是海瑞的台阶怎么下?

分两个方面,如果海瑞不认错,那么吕公公、黄公公、齐大柱、朱七、王用汲……等等这些人都得死:

“待会儿只要你认一句错,所有的人都救了。”

也就是认错的第一个好处,就是能救所有人,那么认错的第二个好处呢?

“你请了罪,皇上就不会给你降罪,还会破例将你调到国子监去……”

不仅如此,还会让海瑞通过科举考试,正儿八经中个进士,还能成就一段君臣佳话,毕竟海瑞目前还仅仅是一个举人出身,这个诱惑还是相当大的。

嘉靖帝这一套拳打出来,也表明了他对海瑞的态度:

承认海瑞是清官,也就等于承认了他不可能被金钱收买,这次上谏也不是为了钱。出仕为官,无外乎几种目的,要么为了钱,中饱私囊,要么为了名,光宗耀祖。海瑞是清官,自然不会为了钱,那么他就是为了名了,既然为了名,那么就给你名。

可是没想到,海瑞还是拒绝了……

三、

海瑞回了几句话:

首先他讲了,自己不想牵连其他人,而且之前也说了,没有受任何人指使,如果皇上非要牵连那些人,我也没办法啊。

其次,我海瑞也不是为名,只是希望皇上能按照圣人的话办,也就是孟子说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最后,海瑞也不怕死,希望皇上多想想天下百姓,而不是我海瑞的个人问题。

这下子石姓太监傻眼了,这就是一个傻子啊,皇上连怎么认错都教给海瑞了,他就是不肯认错啊,没办法,也只能请皇上亲自出马了。

很多人看不懂这一段,黑衣人跟海瑞讲话,海瑞到底有没有识破这个人是皇上?

其实识破了,海瑞虽然是理想主义者,但是他又不傻,来了一群太监,簇拥着个黑衣人,衣服还看不出官衔。整个大明朝里面穿袍子,外面套棉布大衫的只有嘉靖帝,虽然海瑞没见过皇上,但官场上混得久了,不会不清楚皇上的穿着喜好,毕竟宫里的小太监都清楚。

再有能随便进出诏狱的,还不穿官服,指定是皇族,裕王这个时候避嫌还来不及呢,哪里敢跟着石姓太监一前一后见海瑞?

更重要的是黑衣人进到诏狱是坐着的,是被抬进来的,要知道到这里面来的人,要么走进来,要么躺着被抬进来,这样明目张胆坐着进来,头一个。

当然,嘉靖帝的一句话也暴露了他的身份,当海瑞不肯驳斥他的话时,他逼着海瑞说话,海瑞不说,他急了:

“好大的学问,有旨意,你必须回驳。”

试问哪个官员领了旨意来问话,不先说旨意的,而是赶到兴头上,直接甩出一个旨意?海瑞不傻,自然明白身边的人就是嘉靖帝,所以,他的回话都是装傻卖楞,故意说给嘉靖帝听的。

四、

海瑞还是太猛了,一番批判之后,硬是把嘉靖帝的鼻血给喷出来了,临走了嘉靖帝留下一句话:

“朕送你八个字:‘无父无君,弃国弃家’!”

那么嘉靖帝这句话说的对不对呢?

1、无父,对应的前面海瑞提到的,自己四岁丧父,是母亲抚养长大。嘉靖帝说他无父,一方面指他没有父亲,另一方面也暗指,他没有受到正统的教育,缺乏父亲的管教。

但是这样说其实对海瑞是一种打击,虽说他无父,但是海母对海瑞的教育一刻都没有放松。实际上剧情前面有专门的伏笔,就是海母跟海瑞讨论《孝经·谏诤章》的时候,这个之前讲过,不提。

2、无君,嘉靖帝的意思很明确,海瑞的眼中根本没有他这个君父,别的臣子都想方设法挪钱替君父解决住所问题。就海瑞恶心人,上了一份什么《治安疏》,说着“天下人不直陛下久矣”,这就是无君。而且什么“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明显把皇上排到了最后,眼中无君。

但实际上海瑞并不这样理解,前面的《孝经·谏诤章》就提到了,君父有过错,作为臣子就得上谏。而海瑞恰恰是做了臣子该做的事,怎么反而成了眼中无君呢?

如果非要理解成“无君”,那么君是对于臣而言的,由于“君”不像“君”,这才有了海瑞的貌似进谏,反而成了嘉靖帝眼中的“臣”不像“臣”。

3、弃国,嘉靖帝所谓的弃国,实际上是指海瑞不顾大体,为了自己的私欲,耽误了国家大事。比如在浙江,他跟千户斗,跟郑泌昌、何茂才斗,跟胡宗宪斗,跟赵贞吉斗。胡宗宪顾全大局,没有背叛严党,没有落井下石流勇退,这是为国。赵贞吉左右逢源,委曲求全,在不触动国体的前提下,成功解决了浙江贪污案,这叫老成谋国。

唯独你海瑞,眼中容不得沙子,不顾全大局,明明抗倭是重中之重,却还是去激怒胡宗宪;明明不到倒严的时候,偏偏要在浙江搅个天翻地覆,一份供词相当为难嘉靖帝;明明可以好好当京官,偏一进京就跑到六必居恶心了一把皇上,这不就是弃国家利益于不顾嘛,就是弃国。

但是,嘉靖帝所谓的“国”明显地跟自己划了等号,实际上,嘉靖帝并不是整个国家,也代表不了整个大明朝。而海瑞直指大明朝的弊端,希望皇上能为江山社稷,能为大明百姓,天下苍生做主,能说他是弃国吗?

4、弃家,这两个字最好理解,嘉靖帝提出来为了他的家人,为了他的朋友不受牵连,希望他能主动认错。可是海瑞自己的棺材都准备好了,死不悔改,这完全就是不顾家的表现,毕竟家中还有老母,还有妻子,以及妻子肚子里的孩子。

书中记载:

“据广东巡抚奏报。海瑞的母亲和妻子,是六月二十四到的雷州。准备渡海,回海南琼州老家。可海妻正有身孕,在雷州到了产期,是难产。官府因海瑞是罪臣,按朝廷规制,不能给她派郎中。海妻在驿站三天,胎儿生不下来,母子,都未能保住。”

当然,这也算是嘉靖帝的神预言吧,而且被他言中了,海瑞最后确实落得了弃家的结局。

但是,关于“家”的概念,两者理解也有不同,舍小家顾大家,海瑞之所以在这个时候上谏,完全是受了大兴县赈灾的影响。天下还有那么多的小家等着被拯救,自己义不容辞,当然,这也是他自己想当然。

毕竟海瑞上这道疏,就两个目的:

“我海瑞上这道疏,只为了两条:一是我大明的江山社稷,二是我大明的,天下苍生。”

一是为大明朝的国祚延续,二是为大明朝的子民安康!

所以,嘉靖帝说海瑞是“无父无君,弃国弃家”,既正确,又不正确,看待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嘉靖帝让众臣给海瑞定罪,为何最后又放了他?

最佳答案瑞因为直书嘉靖帝的罪过,被嘉靖帝打入死牢,然而最终还是没能杀了海瑞;这都是因为晚年的嘉靖帝也开始反省自己的一生,而且他内心比谁都清楚,海瑞所说的都是实话。而且放眼整个朝堂,大到内阁首辅,小到百夫长,也只有海瑞一人敢说真话,敢于数落自己的过失。自己的孩子将来登基之后,需要海瑞这样的人来辅佐,才能够不重蹈自己覆辙;大明王朝更是需要海瑞这样清廉、刚正的人来治理,才能够长治久安,所以嘉靖最终没有杀海瑞,并释放了他。

在明朝也有一位被称作青天的官员,他便是我们今天要据说的主角海瑞。因为自身一副又臭又硬的脾气,加上刚直不阿的性格,不仅使得自己多年来仕途停滞不前,更是让家中一贫如洗。就连自己的妻子也需要给别人缝补衣服,赚取家用补贴。而提到海瑞就需要说下当年的嘉靖皇帝,作为大明的统治者,他可以几十年不上朝,但却对朝堂之事了如指掌。也因为他对于奸臣严嵩的放任,使得国家慢慢走向衰败,自己也引起了海瑞极大的不满。

最终因为海瑞的直言上书使得嘉靖龙颜大怒,将他收押于天牢中。虽然嘉靖知道海瑞所说的都是实话,但作为一代君王,又怎么能够接受臣子如此诋毁;其实最初的嘉靖确实打算杀了海瑞,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够平息他心中的怒火,也才能够挽回自己帝王的尊严。但到后来为了自己的孩子,也为了大明的将来,他早已放弃了杀海瑞的想法;他想要的不过是海瑞的一个道歉,好让自己有个台阶下,也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但海瑞偏偏属于硬骨头那类人,无论嘉靖怎么威逼利诱,他都不改初衷。最终年老的嘉靖,为了顾全大局,在万般无奈情况下赦免了海瑞。

虽然生活经常设置难关给我们,但是让人生不都是这样嘛?一级级的打怪升级,你现在所面临的就是你要打的怪兽,等你打赢,你就升级了。所以遇到问题不要气馁。如需了解更多嘉靖与海瑞的信息,欢迎点击若米知识其他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2g.com/qinggan/130084.html

作者: 若米知识

若米知识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生活百科网站大全,主要为您提供数码、汽车、财经、美食、财经、科技、健康、教育、创业、电商、影视、百科等资讯信息,在这里可以找到您所需的答案,解决您所困惑的问题。
去庙会的说说
发视频心情沉重的说说 不开心发抖音的说说句子 心情不好的抖音说说(精选51句)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