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米知识 > 情感 > 季羡林年轻。季羡林关于年轻的语录

季羡林年轻。季羡林关于年轻的语录

导读季羡林资料最佳答案季羡林(1911- )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

今天若米知识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季羡林关于年轻的语录,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季羡林资料

最佳答案季羡林(1911- )

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

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

建国后,历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外国语言文学评议组负责人,第二届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东文语言文学系教授、主任,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

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委员、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亚非学会会长,语言学会会长。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1993年3月当选为澳门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是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对印度中进语言形态学、原始佛教语言、吐火罗语的语义、梵文文学等研究均作出重要贡献。在印度中世语言形态学方面,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小乘佛教大众部说出世部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特征,著《〈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一文。在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方面,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是无可置疑的,它所使用的语言是中世印度东部方言古代半摩揭陀语。主要译著有《原始佛教的语言

问题》、《印度简史》、《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印度古代语言论集》、《关于大乘上座部的问题》、《罗摩衍那初探》、《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散文集》等,翻译了:《沙恭达罗》、《优哩婆湿》、《罗摩衍那》、《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五卷书》等,散文集有:《赋得永久的悔》。主编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1995年11月,“北京大学季羡林海外基会”成立。

夫人:彭德华。

季羡林的生平简介(20字)

最佳答案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扩展资料:

生平

1923年,考入济南正谊中学。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系,师从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选修陈寅恪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

1934年获得清华大学文学学士学位,任山东济南中学高中语文教师。

1935年,被德国哥廷根大学录取。

1936年,师从印度学、梵语学家恩斯特·瓦尔德施米特学梵文、巴利文和佛学。

1937年,开始兼任哥廷根大学汉学系讲师。

1941年,获博士学位。从艾密尔·西克学吐火罗语、《十王子传》、《大疏》、《梨俱吠陀》。

1946年,回国,任教于北京大学,兼任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时为北大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

1949年后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参加教授会的组织和领导工作,担任北京大学工会主席。

1956年,被任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57年,反右运动期间,参与批斗右派份子。

1964年,北大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同部分教职员工和学生一起反对北大校长陆平。

1965年秋,在京郊南口村任该村社教队副队长,分管整党工作。

1966年文革初期,积极参与文化大革命运动,属于逍遥派。

1967年夏秋之交,加入周培源等为首的北大造反派组织井冈山兵团,反对聂元梓新北大公社,被推选为东语系勤务员。同年11月30日深夜被抄家,找到“反革命”证据,被打倒。受到造反派两派审讯,动念自杀,又被抓去批斗。

1968年春,在北大劳动改造。5月4日,在煤厂大批斗。次日与100多个黑帮分子被拉往十三陵附近的北大分校劳动改造。不久关入牛棚。1969年春节前,半解放,回家。同年在延庆新华营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1970年春节回校,担任门房工作。

1973年—1977年翻译完成《罗摩衍那》。

1978年复出,续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并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

1985年任北京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

1999年,应圣严法师之邀,赴台访问,并祭拜胡适墓园,撰写《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一文。

2003年起,因病入住301医院。

2004年,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办,2004(甲申)年9月在北京举行“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许嘉璐、季羡林、任继愈、杨振宁、王蒙 (作家)五位发起人领衔、七十二名文化人士共同签署的《甲申文化宣言》于会后发布。该宣言强调全球化日益深化的情况下文化多样性共存的必要性以及文化交流的平等权利。

2008年1月,季羡林获印度公民荣誉奖。

2009年7月11日上午9时,病逝于301医院,享年97岁。其子季承称季羡林因心脏病突发昏迷,而后抢救无效而去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季羡林

季羡林:三舍三辞,有得有失,有始有终

最佳答案1911年,季羡林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改临清市)官庄的一个农民家庭。

“是穷县中最穷的村里最穷的家。”

“房无一间,地无一垄。”

第一次舍离是在他六岁时。

离开最慈爱的母亲,去济南投靠叔父。叔父无子,很重视对季羡林的教育。他在济南念了小学和中学,成绩非常优异。无人敢撄其锋。

报考大学时,清华和北大都录取了他。季羡林选择了清华,就读于西洋文学系(后改名外国语文系),专修德文。

季羡林在读书的道路上走得还算顺畅,然而离开母亲却是他一生的伤痛。季羡林说:“我是一个最爱母亲的人,却又是一个享受母爱最少的人。”

自六岁离家,到大学二年级时母亲去世,十几年间,季羡林只短暂地回家两次,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又走了。听到母亲弃养的噩耗,季羡林如五雷轰顶。回家奔丧,却连母亲的遗容都没有见到。

从此,食不下咽,夜不能寐,以泪洗面。直到耄耋之年,还常常梦到母亲模糊的面容,哭着醒来,老泪纵横。

从清华毕业后,季羡林回到母校济南高中当了一名国文教员。后来季羡林了解到,自己之所以受聘,是校长为弄权而有意拉拢。

季羡林在济南高中无法学以致用,校长又居心叵测,令他如坐针毡。在这种一筹莫展的情况下,季羡林申请到赴德留学的机会。

第二次舍离摆在他的面前。

彼时叔父已年迈,幼子尚在襁褓之中,家中经济濒于破产,不过全家人还是给予了他莫大的支持。

1935年,季羡林离开家乡,踏上了赴德的旅途。

“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挤血相视。”是季羡林当时的心情写照。

季羡林留德十年,在哥廷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这里找到了毕生的研究道路,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学成归国后,季羡林经恩师陈寅恪先生介绍,到北大任教。随后,他把家人从山东老家接了过来。虽然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夫妻却无情分,父子也少言语。待到子女长大,季羡林选择独居,因而与儿子交恶。

十几年,形同陌路。

第三次舍离发生在季羡林刚回国时。

早在德国之时,季羡林就下定决心,毕生从事研究工作。他的一位授业恩师,后受邀到英国剑桥大学任教,并且给季羡林也引荐了去。季羡林的研究方向是佛典梵文,平时需要参考大量的史料典籍和学术专著,欧洲无疑是最理想的工作场所。

而彼时,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是一片空白,所需的资料更是凤毛麟角。在国内的话,研究工作无论如何是开展不下去的。他原本的打算是,先回国安顿好家人,再返回欧洲,继续探索自己的学术之路。

然而回国之后,季羡林看到国不成国,家不成家。一片狼藉,日趋破败。家人仅靠做些小生意糊口度日。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能拂袖而去吗?

一边是灾难中的祖国和亲人,一边是优良的学术环境。

走还是不走?That is a question.

最后,季羡林还是舍弃了国外理想的学术环境,留在国内,任教北大。刚开始时,犹如虎落平川,龙困沙滩,纵有万般武艺,却无法施展。

后来,季羡林整理了自己过去的学术创作,借助中国的浩瀚典籍,开始转而研究中印文化和比较文学史。这是他反复思考、来回掂量之后,为自己的学术生涯找到的一条新的出路。

季羡林三舍,舍离了慈母和幼子,舍弃了理想的工作环境。

人之一生,几多舍离,有些不容分说,不容选择,有些却忍痛割爱,心怀遗憾。不管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选择,既已舍离,便与此生再无交集。

所以,一生之中,母亲频来入梦,却面容模糊。

所以,多年之后,亲子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

还有那条没有走到最后的学术之路,能够绽放出怎样的花果,也只能想想而已了。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有舍,当然也有得。

去母求学,奠定了一生经世治学的基础。

舍家留洋,找到了毕生学术研究的道路。

放弃欧洲的工作机会,在国内荒芜的环境中,重新开辟出一片学术研究的天地。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既已舍离,莫再执着。

人一生的得失总量,大致是平等的。于舍中得,于失中获。

循环往复,如此而已。

季羡林在晚年辞去三项桂冠。

一是辞“国学大师”。

季羡林一生的学术研究,都集中在佛教梵语,后转为中印文化和比较文学,也曾在其他领域开疆拓土,例如吐火罗文的研究,散文创作,翻译等,他常常戏称自己为“杂家”,至于国学,经史子集,虽有涉猎,却没下大功夫钻研过,遑论“大师”!

二是辞“学界泰斗”。

季羡林从不把自己估计过高,自认天赋平平,全靠后天努力。对于博士学位,他曾说,中国近代许多大学者,都是不平凡的天才,博士头衔对他们毫无用处。我扪心自问,并不是这种人。一生做教书匠,爬格子,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泰斗”从何讲起?

三是辞“国宝”。

季羡林幽默地说,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称之为“国宝”,它是当之无愧的。忽而有人称自己为“国宝”,实在令人惊愕不已。

“三顶桂冠一摘,还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季羡林三辞,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种磊落。

“桂冠去掉,里面还不是一堆朽木,还是有颇为坚实的东西。”

对于自己取得的成就,季羡林不辞让,不谦虚。

对于自己头上的高帽子,季羡林也不多看一眼。

季羡林日记出版的时候,出版社曾建议删减其中的内容。有些是对某文化大师的出言不逊,有些是对自身欲望的直白坦露。日记出版之后,确实招来一些非议。

季羡林却不以为意,甚至为了存真,还出了影印本。他说,他是赤条条走向舞台, “目的是向读者献上一份真诚。”

这种坦荡的胸襟,源于对自身的笃定,以及舍弃了虚名浮利之后,不惧岁月凝视的真实。

季羡林年轻时读过胡适之先生的一首诗:

“略有几根白发,心情微近中年。

既成过河卒子,只有奋勇向前。”

他当时想, 不管是不是过河卒子,都必须奋勇向前。

从二战时期的炮火轰炸,到十年浩劫的身心折磨,季羡林一直奋勇向前,努力活着,努力钻研,将一生都奉献给学术事业。

晚年,季羡林还每天走七八里路,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笔耕不辍十几年,写作《糖史》。这是季羡林一生付诸心血最多、篇幅最为宏大的学术著作。在糖这种看似寻常的日用品当中,竟然蕴含了一段恢弘悠久的文化交流史。

一个人一生能做的事情有限,能做成的少之又少。多数人年轻时壮志酬筹,中年后渐生退意,人到暮年早已不辩初心。

而季羡林一生,三舍三辞,有得有失,有始有终。

人生,说来话长,简言之,“舍得”而已。

季漾林生平简介

最佳答案1、季羡林,季羡林是我国著名学者,生于1911年8月2日,山东清平(今临清市)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1935年秋入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

2、1946年回国,受胡适、傅斯年、汤用彤三位先生之聘,为北大教授,并创办东语系。

3、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4、1978年后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非研究所所长等职。

5、近年担任《儒藏》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的首席顾问。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季羡林不仅是学术造诣颇深的著名学者,还是一个著名作家。他年轻时就创作发表了许多散文、杂文作品,是“清华四剑客”之一,在当时文坛很有名气。

6、2009年7月11日11时10分27秒,季羡林逝世。

扩展资料:

1、季羡林在大陆被许多人尊重,并被一些人奉为中国大陆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2、早年留学国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季羡林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季羡林关于年轻的语录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若米知识的其他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2g.com/qinggan/125278.html

作者: 若米知识

若米知识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生活百科网站大全,主要为您提供数码、汽车、财经、美食、财经、科技、健康、教育、创业、电商、影视、百科等资讯信息,在这里可以找到您所需的答案,解决您所困惑的问题。
今天天气好冷的说说
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哪些内容?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