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米知识 > 情感 > 罗翔经典语录圆圈正义 罗翔老师将()比喻为一个完美的圆圈

罗翔经典语录圆圈正义 罗翔老师将()比喻为一个完美的圆圈

导读罗翔老师将()比喻为一个完美的圆圈最佳答案正义《圆圈正义》是罗翔老师以自己的法律与哲学知识为基础,探讨了法律、正义、道德及权力的理念,通过对社会热点案件的解读,分享了...

今天若米知识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罗翔经典语录圆圈正义,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罗翔老师将()比喻为一个完美的圆圈

最佳答案正义

《圆圈正义》是罗翔老师以自己的法律与哲学知识为基础,探讨了法律、正义、道德及权力的理念,通过对社会热点案件的解读,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本书更像结合了法律与哲学的鸡汤式的随笔,启迪我们法律意识的同时,也深入引导我们思考人生。

对于书名“圆圈”的解释,罗翔老师是这么说的,“在现实中,我们无论用什么仪器都无法画出一个真正完美的圆,但是‘圆’这个概念本身是客观存在的。

罗翔

如果把‘圆’看成一种关于正义的隐喻, 那么每一个画“圈”的决定都是一种与正义有关的追求。”在生活中,我们误解了这么一句话:“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和正义,有的只是相对的公平、相对的正义。”

罗翔

这句话的逻辑错误在于忽略了绝对和相对都是有参照物的,没有绝对就没有相对。绝对的公平和正义好比一个圆,是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概念,无论自然界和社会有没有真正的完全标准的圆,这个概念就在那里。

罗翔说正义是完美的圆圈,这句话怎么理解?

最佳答案罗翔老师将正义比喻为一个完美的圆圈。

这个问题出自罗翔的书《圆圈正义》中。《圆圈正义》一书把理想中完美的“圆”比作正义的应然状态(应该如此),现实中所有不完美的“圆”就可以看成正义的实然状态(实际如此)。看到了世界并非想象中那么美好,也让自己知道了我们自身也远没有自我想象中的那么高尚。书中既有对法律、犯罪、道德和自由的一些思考跟感悟,也有对自身的审视跟批判。

对于书名“圆圈”的解释,罗翔老师是这么说的,“在现实中,我们无论用什么仪器都无法画出一个真正完美的圆,但是‘圆’这个概念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把‘圆’看成一种关于正义的隐喻, 那么每一个画‘圈’的决定都是一种与正义有关的追求,我们能画出的圆圈总是不够圆,但没有人会因此想取消圆圈。”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和正义,有的只是相对的公平、相对的正义。绝对的公平和正义好比一个圆,是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概念,无论自然界和社会有没有真正的完全标准的圆,这个概念就在那里。我们一直在通过画圈来达到完全标准的圆,有时可能穷尽所有手段也无法画出一个完全标准的圆,面对这样客观存在但是我们又无法真实触摸的东西,我们的态度应该是身不能至,心向往之,这在司法中好比无限追求正义。尽己所能去逼向这个极限,追求现有条件最可能的公平,最可能的正义,最可能的圆,这也是这本书《圆圈正义》名字的由来。

书摘|《圆圈正义》——罗翔|1

最佳答案作为自由前提的信念

代序:法律人的热点写作

理查德·巴克斯特说:“我们时常妒忌比我们地位高的人,藐视地位不及我们的人;垂涎别人的名望、财富,或者傲慢、冷酷地看待别人的贫寒窘迫。看到外形姣好的人,则诱发我们的情欲;看见有残疾的人,就引发我们的鄙夷之心……”我们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罗网。

圆圈正义

就像康德所说,道德本来就不教导我们如何使自己幸福,而是教导我们如何使自己无愧于幸福。

爱不是爱抽象的概念,而是爱具体的人。

保守主义先驱伯克告诫我们:“伪善最喜欢崇高的思辨,因为它从不打算跨越到思辨的界限之外,它无须付出任何代价就能把自己装点得庄严高尚。”

所有的肉体合在一起,所有的精神合在一起以及所有它们的产物,都比不上最微小的仁爱行动。它属于一种更加无限崇高的秩序。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往往是那些善良的愿望,把人类带入了人间地狱。——[德]荷尔德林

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

何为榜样

有些鸟儿是永远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肖申克的救赎》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让罗素不停地从事社会活动。但他爱人类,不爱具体的人。因为抽象的人类只是一种完美的概念,它总是可爱的,对概念的爱只需要投入脑力,但对具体的人的爱则需要投入真实的感情。每一个具体的人都不完美,都有可鄙之处。一个人越是陷入对抽象人类的爱,就越是厌恶真正具体的人。

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不断努力而梦想永远无法实现,而我们的人生正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直面理想落空的现实。

“人生就是一个梦想不断破灭的过程。”

“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建造圣殿——我们中的一些人非常努力要建造一座和平的圣殿。我们反对战争,抗议示威,但是这样做,似乎是在以头撞墙,完全是徒劳。很多时候——你形单影只,心灰意冷,迷茫困惑。”——《马丁·路德·金》自传

你当自卑视己,切勿狂妄自大。

白白得来的祝福也应白白地传给他人。

道德谴责的打开方式

不要轻易向他人抡起道德的杀威棒

法治的前提就是对人性败坏的假设,……权力从来就不应被完全信任。

大刀砍向同胞的第一步是对异族的仇恨

“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浪冲掉了一块岩石,欧洲就减少。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约翰·多恩

身负权力,各自珍重

人性的幽暗总有一种不断下坠的趋势。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鲁迅

在任何行业,如果人们信奉强者为大,也就不可能真正遵守规则,因为规则只对弱者有效,强者永远跳出规则之外。

摘抄 | 分享 罗翔老师《圆圈正义》几段话

最佳答案最近开始看罗翔老师的《圆圈正义》,下面这几段话分享给大家:

有朋友提醒我, 从事文字写作要把自己看成一支铅笔。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为何写作, 要知道铅笔在谁的手中。

对于铅笔而言, 最重要的是笔芯, 我们要保守自己的心甚于保守其他一切。良心是唯一不能从众之事。写作不是为权力的垂青, 不是为获得群众的掌声, 而是向自己的良心负责。

对于铅笔而言, 字迹是可被擦去的。我们的观点可能有错, 需要随时被纠正。

对于铅笔而言, 它是有限的, 有一天它会写到尽头。作者也许会发现自己所写的其实没有太大价值, 我们要接受自己的有限性。

马丁·路德·金说: 我们每个人都在修造圣殿。

但无论你是谁, 你的生命中都会有一场内心的斗争, 每当你想行善, 就有一种力量牵扯着你, 让你做恶。就像斯蒂文森的小说《化身博士》里所写的,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恶的“海德先生”和一个善的“杰基尔博士”。人性充满了矛盾, 每当我们有梦想, 要建造自己的殿堂, 就必须承认这一点。但是, 动机的自省并没有赋予我们任意评价他人动机的权利。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擅长写作, 写作的能力属于作者又不属于作者。如果写作只是成为作者谋取名利的工具, 那么写作也就不再是一种独特的技艺, 作者也就无法逃离虚无和虚荣的恶性循环。只有发现了自己的使命, 我们才能超越这种循环。

如果法律人的热点写作能够促进法治理念的普及, 这没有什么不正当, 只是作者应当时常审查自己的内在动机, 不要陷入自我的网罗。

愿更多的法律人能够为法治的进步从事写作, 用一个个微小的文字为法治助力。

书摘|《圆圈正义》——罗翔|2

最佳答案作为自由前提的信念

法律人的理智和多数人的情感

“地狱之路搭建了人类构建天堂的砖瓦,永远不要期待在世俗社会出现绝对的正义。”——西谚

如果权力总可以跳到法律之外,那么人们不是迷恋权力意志的风光无限,就是怀揣侠客之心慷慨激昂。

在一个缺乏敬畏的时代,人的堕落是没有底线的。……当人们假借宽容、进步之名消解良善的价值,道德相对主义横行于世,社会也就失去绝对的对错,“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于是一切邪恶都有可能。我们一方面抱怨指责,另一方面又与罪恶同流合污。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罪恶寻找借口,人们有太多的理由、太多的迫不得已开脱自己的罪责。

价值的崩溃,让人失去了错的坐标。

“一个开放的社会和一张开着的嘴巴一样,它合上的时候要咬住某种扎扎实实的东西。”——切斯特顿

生命的尊严

“我们一切不幸的理由就在于我们人类脆弱得要命的那种状况的天然不幸;它又是如此之可悲,以至于当我们仔细地想到它时,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安慰我们。”——帕斯卡尔

“看见痛苦就带来愉悦,但是导致对方痛苦会带来更大的愉悦。”——尼采

我们要么在寻找拯救中找到各种尝试的当下,要么放弃当下,在其他地方寻找拯救。

爱要常觉亏欠,客要一味款待。

人之所以恐惧,是因为我们对未知的害怕。

我们越想按照既定的计划来规划时间,我们就越会对突如其来的事件心生怨恨。

如果对未知之事保持一种开放之心,受到一种生活在愉悦的漠然之中的召唤,人生也许会无比的幸福。

“我们以为贫穷就是饥饿、衣不蔽体和没有房屋,然而最大的贫穷却是不被需要、没有爱和不被关心。”——特蕾莎修女

很多时候人们并不知道如何选择,你不是遵循道义的指引,就是按照国家意志来生活。无视道义约束的个人自由与漠视道义的国家意志不过是一体两面。

“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绎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爱比荷泰德

“如果提前了解了你们要面对的人生,不知你们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看见的和所听到的经常会令你们沮丧?”——《无问西东》

“未知生,焉知死?”——孔子

心怀永恒  活在当下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

“我们必须接受失望,因为失望是有限的,但我们永远不能放弃希望,因为希望是无限的。”——马丁·路德金

为了告别的聚会——致本书的读者

我们是有限的,因此我们无需伪装强大。

我们是浅薄的,所以无需伪装智者。

我们最大的风险在于我们很容易忽视虚荣的本性,虚荣会再一次将我们带进荒诞的深渊。

19/48《圆圈正义》——罗翔

最佳答案人的本性喜好拉帮结派, 甚至不惜“互拉仇恨”, 其中的根源在于人的自恋。当生命中缺乏一个终极的敬仰对象, 人就不可避免地会把自己置于生命中最重要的地位, 形成无法抑制的自恋。

批评可以戳破人自恋的幻象, 给人虚荣的气球放放气, 让人不至于飘到无边的高处。在坚实的地面上, 人才能有真实的生活。

应然正义和实然正义是法律永恒的主题。

身居高位者会知道权力有其边界, 不会以黑为白, 以恶为善, 也不会自居真理的代表,自高到认为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在人间建立天堂; 下级官吏也不会唯唯诺诺, 有坚守初心的道德勇气, 可以抵制执行不正义的命令, 即便身不由己,也可以“把枪口抬高一厘米”。

保守主义先驱伯克告诫我们: “伪善最喜欢崇高的思辨,因为它从不打算跨越到思辨的界限之外, 它无须付出任何代价就能把自己装点得庄严高尚。” 让我们告别高谈阔论的伪善, 用零星的善举温暖这个寒冷的冬天。帕斯卡尔也说:“所有的肉体合在一起, 所有的精神合在一起以及所有它们的产物, 都比不上最微小的仁爱行动。它属于一种更加无限崇高的秩序。”

不悲伤、不抱怨, 不咒骂。向着标杆直跑。

在法治社会, 刑法不再是“刀把子”, 而是“双刃剑”:一刃针对犯罪, 一刃针对国家权力。这也就是德国学者拉德布鲁赫所说的刑法的悖论性。

当权力有其固定的边界时, 民众才能享有法律所赋予的免于恐惧的自由。如若法外另有民众无法知悉内部规则, 人们也就无法形成合理的预期, 不可避免地会陷入未知的恐惧。

一瓶饮料, 便利店里3元, 饭店30元。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他所在的位置。我认为这是错误的: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处于高位, 成为30元的水, 而他自知自己本就是便利店里3元一瓶的水。

顺从良知的呼召, 做一个真实的人, 无论在顺境和困境, 都能彰显人性的光辉, 克制人性的幽暗, 一个行在光明之中的光明之子才是真正的榜样。

他爱人类, 不爱具体的人。因为抽象的人类只是一种完美的概念, 它总是可爱的, 对概念的爱只需投入脑力,但对具体的人的爱则需投入真实的感情。每一个具体的人都不完美, 都有可鄙之处。一个人越是陷入对抽象人类的爱,就越是厌恶真正具体的人。

我们很容易轻易对他人进行道德上的谴责, 因为这能够满足我们想象中的道德优越,甚至可以掩盖我们事实上的道德败坏。

人很容易唱高调, 因为这不用付出任何代价, 反而可以沽名钓誉, 掩盖自己的毛病, 何乐不为

人之尊严是天赋而神圣的, 无论国族、性别、贫富、贵贱, 我们每个人的最大公约数在于我们是单纯的人, 这是我们放下仇恨的根源, 也是我们彼此相爱的起点, 有一天我们也要携手共同走向终点。人的尊严并不来源于国家、民族、文化和权力的授予,相反, 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和权力的伟大却来源于对每个个体尊严的尊重。这个世界并不美好, 真正美好的是我们用无伪的爱心去温暖人们心中那仇恨的坚冰。当仇恨的坚冰化作爱的江河,便能冲刷这世间一切的邪恶。

已有的事, 后必再有; 已行的事, 后必再行。日光之下, 并无新事。历史似乎给我们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接受教训。

现在是触及永恒的那一瞬间, 在永恒的视野中, 我们才能明白每个当下的意义之所在。用奥古斯丁的话来说, 过去是通过记忆而存在于我们的心中, 将来则是通过已经存在而能看见的东西预言得到的。

接受我们的有限, 去迎接未知的无限。让每个今天都能听到永恒的回声, 从而心存真正的盼望, 活在当下, 做好每天当做的事情。今日是艰难的, 但也是精彩的。

亲爱的读者, 我很害怕你们越来越习惯荒诞, 以至于愤世嫉俗, 玩世不恭, 游戏人生,甚至为荒诞助力, 真心地融入荒诞, 与荒诞成为一体, 吞噬着残存的真实。不要绝望, 不要灰心, 也不要自欺。荒诞不可能是世界的本相, 因为这在逻辑上说不通。如果荒诞是本相, 那么真实就是不存在的。如果不存在真实的对照, 荒诞本身也就无法存在。你我都是真实的血肉之躯, 不可能是虚无的幻象。不要因为行动与言论有不一之处就轻言放弃。只要你不是持续的故意言行不一, 就不要给自己贴上“虚伪”的标签。如果我们所有的话语都必须与言论相符, 那我们一生只能沉默。只要我们的行为比我们的言语相比更有说服力, 我们就跳出了虚伪的牢笼。更重要的是, 不要陷在自欺之中。在荒诞的社会中, 甚愿你有真实生活的勇气。你也许无法像揭开皇帝新装的少年那么勇敢, 但你至少可以在心里为他点赞喝彩。一丝真实的光亮足以对抗整个时代的荒诞。真实的生活意味着我们承认自己的有限、浅薄和虚荣。

凡事尽好本分, 你就已经超凡脱俗。

若干年后, 当青春年少成为“中年油腻”,愿你依然能够从容面对那时青春少年的清澈目光。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对罗翔经典语录圆圈正义有所了解,并知道如何处理它了。如果之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不妨试试若米知识推荐的方法去处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2g.com/qinggan/104597.html

作者: 若米知识

若米知识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生活百科网站大全,主要为您提供数码、汽车、财经、美食、财经、科技、健康、教育、创业、电商、影视、百科等资讯信息,在这里可以找到您所需的答案,解决您所困惑的问题。
我想喝酒说说心情、喝酒的心情朋友圈说说
最近压力太大心情说说!最近压力大心情失落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