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米知识 > 母婴 > 小儿生长发育—小儿生长发育与评估技能操作

小儿生长发育—小儿生长发育与评估技能操作

导读少儿的发育测量方法是什么?答测量体重应在空腹时将尿排出,脱去衣裤鞋袜后进行。平时于进食后2小时称量为佳。身高(长)身高(长)指从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它反映小儿骨骼的发育...

今天若米知识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小儿生长发育,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少儿的发育测量方法是什么?

测量体重应在空腹时将尿排出,脱去衣裤鞋袜后进行。平时于进食后2小时称量为佳。

身高(长)身高(长)指从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它反映小儿骨骼的发育情况。身长的增长规律与体重增长相似,年龄越小增长越快,也同样出现婴儿期和青春期两个高峰。正常小儿出生时平均身长为50厘米,出生后6个月以内,每月平均长2.5厘米左右;6~12个月,每月平均长1.2厘米左右;1周岁以后平均身高按以下公式计算:身高(厘米)=年龄*5+8(厘米),如4岁小儿的身高(厘米)=4*5+80=100(厘米);青春期身高增长加快,12岁以后就不能按此公式推算了。影响身高的因素有遗传、内分泌、营养、运动、疾病等。明显的身材异常往往由甲状腺功能减退、生长激素缺乏、软骨发育不全和成骨不全、营养不良、佝偻病等引起。

测量身高3岁以下一般卧位测量,3岁站位测量。应脱掉帽、鞋、袜及外衣。

坐高指由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代表头长加脊柱长。由于下肢增长随年龄增加而加快,坐高占身高的百分数则随年龄而下降,此百分数显示了身躯上、下部比例的改变。3岁以下小儿卧于量板上测顶臀长即为坐高。3岁小儿坐于坐高计凳上,身躯先前倾使骶部紧靠量板,再挺身坐直,大腿靠拢紧贴凳面与躯干成直角,膝关节屈曲成直角。两脚平放,移下头板与头顶接触,记录读数至小数点后1位数。

头围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为头围,头围与脑的发育密切相关。3岁以下定期测量头围,有助于了解大脑发育情况,并对诊断智力低下有一定参考价值。

正常新生儿出生时头围约为34厘米,前半年增长较快,10岁左右停止增长,头围在2岁以前测量最有价值。测量头围应用软尺测量,小儿立位或坐位,将软尺0点固定于头部一侧眉前上缘,紧贴头皮绕枕骨结节最高点及另一侧眉弓上缘回至0点,读数记录至小数点后1位数。

胸围沿乳头下缘水平统胸一周的长度为胸围,主要反映胸廓骨骼、肌肉、软组织和肺的发育程度。新生儿的胸围比头围小1~2厘米,12~18个月时两者约相等,以后胸围大于头围,营养较差、佝偻病、锻炼不够的小儿胸围超过头围的时间可推迟到1岁以后。1岁至青春前期胸围超过头围的厘米数约等于小儿岁数减1。测量胸围的方法是:3岁以下小儿取卧位,3岁小儿取立位(不取坐位),测量者一手将软尺0点固定在一侧乳头下缘(乳腺已发育的女孩,固定于胸骨中线第4肋间),另一手将软尺紧贴皮肤,经两侧肩脚下缘回至0点,取平静呼吸气时中间读数,或呼吸气时的平均数,记录小数点后1位数。

简述评估幼儿发展的注意要点

简述评估幼儿发展的注意要点,参考如下:

1. 多方位观察:

行为观察: 仔细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包括社交、情感、认知和身体发展等方面。了解他们的日常行为、互动模式和自我表达能力。

学习技能观察: 观察幼儿的学习技能,如语言、数学、认知、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方式和效果。

2. 文化背景和环境考量:

考虑幼儿所处的文化背景、家庭环境和日常经历对其发展的影响。了解家庭对幼儿发展的期望和支持情况。

评估幼儿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互动方式,比如在家庭、学校、社交环境中的表现。

3. 发展里程碑和阶段性评估:

关注幼儿各阶段的发展里程碑,比如语言发展、运动能力、社交技能等,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进行评估。

了解幼儿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和进展,对比同龄幼儿的平均发展水平,评估其个体差异和特殊能力。

4. 身心健康评估:

注意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发育状况,包括生长发育、饮食习惯、睡眠质量等。观察其是否有行为异常或情绪问题。

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如自信心、情绪管理和社交技能。评估他们的情感表达和应对能力。

5. 家庭和学校的合作:

与家长和教师建立有效沟通和合作,了解幼儿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和变化。分享评估结果并共同制定支持计划。

教师和保育员的观察和记录对于评估幼儿发展至关重要。建立良好的档案记录体系,记录关键信息和发展进程。

6. 持续性和个性化评估:

评估应该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要求不断观察和记录幼儿的发展,及时调整教育计划和支持措施。

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评估方法和支持策略,为每个孩子提供符合其需要的教育和关爱。

评估幼儿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从行为表现、学习技能、文化背景、身心健康等各个角度来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持续性的评估和个性化的支持对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至关重要。评估不仅帮助了解幼儿的成长情况,也为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支持提供了重要依据。

幼儿动作发展的指导策略

幼儿动作发展的指导策略

幼儿动作发展的指导策略,关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发展,是我们生活中大家都会关注到的方面,各位家长也都会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以下了解幼儿动作发展的指导策略。

幼儿动作发展的指导策略1

1、每次活动有目的指导幼儿动作发展,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通过活动逐步使幼儿动作协调,逐步能自己独立完成一些动作如单脚跳、拍皮球等等。

2、家长在家中指导幼儿进行一些平衡能力的练习、游戏,让幼儿自己走马路牙、走窄路、转圈圈等等,训练大肌肉运动技能和平衡感,提高幼儿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

3、在成人的帮助下、鼓励孩子能参与一些大动作的练习,增强孩子两腿的肌肉力量、身体的平衡能力和身体活动的协调能力。

4、了解自己孩子的运动能力、发展水平和运动兴趣特点,设计相应的活动内容,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游戏,激发和鼓励幼儿的运动兴趣。

5、幼儿喜欢模仿他人的运动方式和动作,愿意和同伴一起玩,可以利用孩子的这一特点鼓励孩子和同伴一起参与活动。

6、家长多抽出一些时间和孩子一起进行丰富的户外活动,内容不要太单一,方法不要太生硬,要在游戏的过程中反复练习。

孩子喜欢参与一些户外活动,从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完成一些大动作的运动到逐步能独立完成一些大动作的运动,动作的协调性就会逐步提高的。

幼儿的活动能力和活动经验是在反复活动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要不断创设孩子参与各种活动的条件和机会,让幼儿尝试玩各种运动材料如足球、篮球、跳绳、滑板车等等的机会,促进幼儿动作协调性的发展和运动能力的提高。

幼儿动作发展的指导策略2

家长如何在家庭中正确指导幼儿动作发展

幼儿阶段体育与其他年龄段的体育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幼儿体育与青少年体育、大学体育、青年体育、老年体育等共同构成了人的终身体育。其目的都是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但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幼儿体育的竞技性较少,更强调活动的游戏性和体验性,也称为幼儿体育活动、幼儿体育游戏。幼儿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和启蒙阶段,足够的趣味性吸引孩子“能玩、爱玩、常玩”,才能培养幼儿对体育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形成影响一生的健康习惯和观念。

动作熟练度发展序列模型

首先我们知道树高千尺,营养全在根上;只有基础打的好,未来的所有运动都可以很好的触类旁通,快速上手。

动作发展专家泽费尔德(Seefeldt)(1980)提出了“动作熟练度发展序列模型”,他将人类的动作技能发展划分为四个主要时期:反射动作时期(0-2岁)、基本动作时期(3-7岁)、过渡动作时期(8-10岁)、专项运动时期(11岁及)。因为过渡动作时期和专项运动时期是发生在6岁以后的幼儿,已超出本文幼儿年龄区间,故不在本课中进行介绍和说明,下面重点介绍反射动作时期和基本动作时期两个主要时期的发展特点。

02(1)反射动作时期(0-2岁)

指幼儿在动作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具有倾向性或预先适应性的动作行为,这些行为是与生俱来的,是预先适应的而不是预先决定的,若没有一定的外界环境刺激,这些动作行为将不会出现。这个阶段的动作技能大致分为三类:姿势控制、移动和操作控制,其中每个条目下出现的技能都称为动作里程碑,每个动作里程碑在幼儿动作发展中都是标志性的事件

03(2)基本动作时期(3-7岁)

随着幼儿年龄增加,出现更高级的、大脑皮层控制的自主性动作,受外界的影响较大,是动作发展的外在机制。它分为有关个体全身大肌肉活动的粗大动作和主要涉及手部小肌肉活动的精细动作技能。

粗大动作发展的内容,主要为位移技能,如跑、跳、爬;控制技能,如扭转、弯身等;操作技能,如投掷、接、踢、挥击等。精细动作指的那些主要由身体小肌肉或小肌肉群控制的动作,在知觉、注意等多方面心理活动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因为这些动作对于生存、后期的工具使用和书写等动作发展都非常重要,所以精细动作的发展是幼儿早期最重要的发展成果之一,典型的精细动作技能通常为伸够和抓握动作。

除非个体的多种基本运动技能都得到一定的发展,否则他们的动作技能水平将难以发展到“金字塔”中的更高一级水平。而这些基本的动作技能须在幼儿阶段广泛获取,同时为下一阶段进行专项体育活动做好过渡和铺垫。

A、位移性动作技能的发展模式

位移性动作技能是幼儿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由跑、滑步、双脚跳、单脚跳等技能构成。它对幼儿能否顺利参与到日常的身体活动中有重要影响,并且对未来学习各种体育运动项目或游戏中的移动技巧有直接作用。

位移动作技能各部分内容的整体发展序列,每项动作技能大致分为3-4个阶段。以跑动技能为例,在第一阶段中,幼儿采用小步伐、高抬腿的姿势,手臂架起、肩膀保持不动,其作用是维持跑步过程中的身体平衡,并防止在摔倒时用双手来保护自己;第二阶段,上肢基本没有变化,下肢可以出现伸展的现象;

第三阶段,手臂可以配合双腿进行前后的摆动,脚掌在落地瞬间时能够出现由脚跟过渡到脚趾的过程;第四阶段,能够弯曲手臂并有力协调的配合双腿完成跑步过程(下图)。

B、操作性动作技能的发展模式

操作性动作技能是指操作棒、球等物体的动作技能,由投掷、踢球、挥击、接球等技能组成,它是未来进行团体球类项目运动或游戏的前提。

操作技能整体序列发展的描述,各个动作技能由4-5 个阶段组成。下面以接球动作技能为例进行说明,幼儿接球动作学习过程主要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可以看到幼儿有接球的意识,双臂举起放在胸前准备接球,双臂有抱球的动作、但来球只是击中身体并没有接住;第二阶段,双脚可以采用宽的站位稳定身体重心,幼儿可以通过手臂以胸前搂抱的方式,将来球接住;第三阶段,当来球时可以采用屈髋和屈膝动作降低身体重心,手臂以类似打捞的动作将球接住;

第四阶段,可以通过手部动作将球接住,但是只能接住抛到身体上方的球,身体以外的球则会越过他们无法接住;第五阶段,幼儿能够主动移动身体和双脚,以接住来球。

科学评估孩子身体素质发展水平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幼儿部分)》中关于3-6岁运动能力检测的八个项目为:身高、体重、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双脚连续跳、10米折返跑、走平衡木,这也是多数幼儿园的定期检测项目。上述八项测试项目对应3-6岁幼儿的六大基本身体素质分为:平衡能力、柔韧性、协调能力、灵敏性、上肢力量、下肢力量。

家长在促进孩子锻炼方面能做些什么?

(1)配合学校向孩子大力宣扬体育锻炼对孩子健康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2)每天督促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并达到所需要的强度和需要的运动量。每天询问孩子锻炼情况,身体反应情况,是否进行了费劲儿的体育运动,显示家长的关心、重视,孩子自然渐渐也会重视体育锻炼。

(3)要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和孩子一起锻炼,享受天伦之乐,同时共同增进健康,为孩子创造体育锻炼的健康文明家庭文化氛围。

(4)家里应该购置一些必备的体育锻炼用品,如各种球类、健身球等。

(5)要密切注意自己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及时与老师沟通,做到个性化体育锻炼的安排。家里要配备尺子、体重计,定期(每三个月一次)测量孩子身高、坐高、臂长、体重,并画曲线,了解孩子生长发育的情况。这些测量结果对于指导孩子科学锻炼计划的安排具有重要意义。

(6)家长和孩子一起缩减、限制屏幕时间,即看电视、玩IPAD、玩手机、玩电脑的时间。小学生每天屏幕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缩短静态时间,增加运动时间,使孩子们的`生活方式更健康。

幼儿动作发展的指导策略3

科学保教|儿童精细动作发展规律与促进策略

精细动作主要是儿童使用手部小肌肉的力量,灵巧性和手眼协调的能力。

主要体现的是手部的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

儿童精细动作发展的三个阶段

简单控制阶段

如撕软纸、揉压软泥;组合或拆分大雪花片,管拼插、把积木等玩具收进筐子里,推小车,捡拾树叶,树枝等。

较准确的操作物品阶段

如用模具压纸片、拧瓶盖、能剪纸,剥鸡蛋、捣花生,串小珠子,能撕下双面胶,能多种方式使用沙池工具等。

精准控制灵活协调

如三指握姿画爱心、写数字,用筷子夹起物品,两只手配合沿线剪出圆形、拉拉链、扣扣子、系鞋带、编辫子等。

儿童精细动作的发展目标

3-4岁

能用笔涂涂画画。

能熟练地用勺子吃饭。

能用剪刀沿直线剪,边线基本吻合。

4-5岁

能沿边线较直地画出简单图形。

能边线基本对齐地折纸。

会用筷子吃饭。

能沿轮廓线剪出直线。

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合。

5-6岁

能根据需要画出图形,线条基本平滑。

能熟练使用筷子。

能沿轮廓线剪出曲线。

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合且平滑。

能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或用具。

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目标内容

中国香港

《儿童发展范畴表现指标》精细活动协调力:能掌握手部的操作能力;能掌握手眼协调能力;能掌握精细操作技巧;能表现大小肌肉的协调能力。

英国

《EYFS早期学习与发展目标》身体发育:安全使用工具、物体、建筑和可塑性的材料,并逐渐加强控制性。

南非

《早期儿童发展服务纲要指南》儿童身体的发展:当儿童有机会玩建构游戏、书写、绘画、翻书、平衡等动作练习时,可以很好地锻炼身体精细控制能力。

3-6岁儿童精细动作发展支持策略

重视发展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

眼睛能够给帮助儿童更精准的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手眼协调能力是儿童在不需要看着自己的手的情况下使用手做事情的能力。

例如:在室内玩抛接气球的游戏,打保龄球的游戏,户外时玩传球游戏,投准游戏。蒙氏工作中的串珠,缝纫,削切等等。艺术活动中的绕,编织,搓揉,卷,剪等操作。

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

提供精细活动的材料应丰富,数量,种类满足儿童的需要。

例如:提供支持儿童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材料。

生活即教育——内容与生活相联系

在生活中,抓住一日生活的时机,将日常生活作为教育的一个整体。

例如:常见的扫地,洗毛巾,剥花生,剥蛋壳,穿脱鞋袜,衣服等。

在婴儿发育的各个阶段,分别要掌握哪些技能,要怎么培养?

0-1岁的阶段,对于宝宝来说是很重要的阶段,虽然只有一年时间,但宝宝会解锁不少能力。

按发育来划分的话,又可以 把这一年分为“三段”:0-3个月,4-7个月,8-12个月。

那对家长来说,就要抓住不同阶段宝宝的生长发育特点,为宝宝提供足够的看、听、摸、闻、尝等刺激,促进宝宝更好的发育。

0-3个月宝宝:重点锻炼视觉和听觉发育‍

3个月前的宝宝各方面能力都很差,各种需求也都是通过哭声表现,基本每天就是“吃-睡”模式循环。只是随着月龄增加,睡觉的时间逐渐减少,清醒的时间逐渐增多。

这个阶段的宝宝,在清醒时要 注意重点锻炼宝宝的听觉和视觉发育。

1. 0-3个月宝宝的视力发育情况

前3个月的宝宝,还不能看到很远的物体,但宝宝的眼睛能随着呈现在面前的物体而移动;看到熟悉的人,会注视对方的脸,并且微笑或手足乱动;

当周围发出声音时,能追随声音转头。

【如何锻炼宝宝视力】

前两个月的宝宝,可以看些 黑白对比分明的图形,黑白色卡等;

家长可以在室内 布置些颜色鲜艳、图案多样的装饰,增加对宝宝视觉的刺激;

还可以多准备些 颜色鲜艳、形状复杂的玩具,在宝宝前面距离宝宝20厘米左右的位置,晃动给宝宝看,训练宝宝的追视能力;

也可以 把不同颜色的玩具,吊在婴儿床上方 给宝宝看,也有助于宝宝视力发育。

2. 0-3个月宝宝的听力的发育情况

刚出生的宝宝,能区分不同的语音,区分语言和非语言;然后逐渐可以区分音乐的音高,有时能安静地躺着,倾听音乐。

【如何锻炼宝宝听力】

可以 把宝宝的周围环境布置得丰富些,让宝宝经常接触各种视觉和听觉刺激;

还可以 经常让宝宝倾听 风声、雨声、鸟叫声、各类乐器的声音、大人谈话的声音等,感受声音的奥妙,对于促进宝宝听力、语言和思维的发展都有好处。

4-7个月宝宝:重点培养宝宝触觉、表达和观察力‍

进入第4个月后,有不少宝宝已经 会翻身,各方面的能力也增强了很多。

可以 长时间的注视某个物体,并且对感兴趣的东西会 伸手去抓,较长时间的玩胸前的玩具,并逐渐会 双手交替玩、用双手拿东西、爱扔东西,能听懂些简单的词语,如拍手、再见等,也会模仿着做。

这个阶段,家长要 重点培养宝宝的触觉、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月宝宝发育标准和能力发展

三月宝宝的发育标准和能力发展是每个家长都关心的问题。本文将为您介绍三月宝宝的发育标准和能力发展您更好地了解宝宝的成长。

📏发育标准

男婴:身高55.3-69.0cm;体重4.69-9.37kg;头围36.7-44.6cm。女婴:身高54.2-67.5cm;体重4.40-8.71kg;头围36.0-43.4cm。注:数据根据卫生部《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整理而成。

👶基本技能表现

3个月宝宝的基本技能表现包括:能够认出你的脸和气味;可以稳当地抬着头;眼睛可以追视移动的物体。

🔊发展中的能力

3个月宝宝的发展中的能力包括:能够尖叫、发出;”咯咯”、”咕咕”的声音;会吐泡泡;认得你的声音;能做小型俯卧撑。

🏋️高级能力

3个月宝宝的高级能力包括:能从俯卧翻身到仰卧;听到大响声时,会转过头去寻找;能把双手放在一起,用手拍打玩具。

🍼喂养标准

宝宝三个月母乳还是最好的食物,不仅能给宝宝提供丰富、容易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还能帮助宝宝抵抗病魇的袭击。如果你因为工作或身体原因不能实现母乳喂养,可以给宝宝吃配方奶,而不是用米汤、米糊或者乳儿糕等宝宝难以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来喂他。

🍵适量添加蔬菜汁和鲜榨果汁

对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宝宝,应该适量添加蔬菜汁和鲜榨果汁,以补充牛奶加工过程中损失的维生素C。一般每日2次,在喂奶间隙喂入。

🍼喂奶频率和量

这时,母乳喂养的宝宝在乳汁充足的情况下无需增加其他食物,而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宝宝应该每隔3-4小时喂奶1次,每次月150ml,每天6次,全天总奶量不能超过1000ml。

如何进行婴幼儿生长与发育评估

如何正确评估生长情况

生长情况的判断,我们可以找到确切值来测量,它的参考对象不是邻家的孩子的身高体重。妈妈常常在说:我们家孩子不如谁谁谁家孩子长得胖、不如谁谁谁家孩子长得高、不如谁谁谁家孩子吃得多——这是邻家孩子的标准。人家孩子不会爬就会走了,不会爬就会走正常么?人家孩子五个月20斤是正常的么?你需要知道正确的科学的评估方法--生长曲线。

我们主要学会使用四个曲线:体重、身高、头围、匀称度。

一、体重

体重是一个评估生长的敏感数据,孩子发烧三天、腹泻两天体重都会降,丢失水分多了,体液减少了,体重就下降了。所以,测体重是一件特别容易、也是特别不容易的事情。

1、如何测量

医院测量,由于测量时间,衣服,纸尿裤是否有尿,孩子是否哭闹挣扎都会影响。所以,体重测量可以在家选择相对固定时间(是否刚吃饱也要统一)、尽量脱光衣服,保障尿片干净或是不穿尿片,选择同一个称来测量,我们需要记录的是变化,而不是一个绝对值。我们不会说你的孩子差一点十斤,你家孩子有问题。关键是原来多少,长了多少,变化多少。所以,体重是最容易的事情,也是最不容易做准确的事情。

2、体重增长的规律

体重的增长规律,在出生后第一年是增长最快的一年,为生长的第一个高峰。体重增长随着年龄增长而减缓。前三个月体重的增加约等于后六个月的体重增加,体重增长是一个非匀速增长的过程。

3、如何看体重的生长曲线

在判断具体生长曲线的时候,生长太快和太慢都是不好的(曲线短时间内跨越两个区间)。体重快速增长,心肺功能无法快速增长,过快增长的体重会造成心肺功能很大的负担,发育会出问题,胖小子并不是好事。

有的家长问,一个月该长几斤,这个观点就不可取了。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长轨迹,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没有一个制式生长的,不要跟别家孩子比较,只需关注自家孩子的变化。

4、如何正确理性看待生长曲线

生长曲线的正常范围是3%-97%,高于97%、低于3%都是异常的。中间50%是平均水平,但这个平均水平并不是达标数据,并不是一定要达到50%,如果都在50%,这个曲线就不存在了。一定是一半孩子在50%以下,一半孩子在50%,这样才能得出平均值。

关键是看自己孩子的曲线趋势,不要看具体数值。

二、身高(长)

身高(长),躺着量的叫身长(2岁前),站着量的叫身高(2岁及),两个测量方法会有一些差异,因为骨头之间因为姿势问题,紧密度不一致。

两岁前的孩子,在医院测量大多不配合,哭闹挣扎都可能导致数据不准确。家长可以选择在家测量身长,建议在孩子睡熟的时候,利用两本书,一本顶头顶,一本顶脚底,测量两本书之间距离来测量。两岁以后的孩子能够站着量了,测量数据就相对准确。

三、头围

头围,是指头的最大围径,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家庭测量头围,就是寻找五个点:俩眉毛尖、俩耳尖对着的颅骨、枕骨凸隆,这五点的连线即为头围。用粗一点的线比一下,再用尺子量。

四、匀称度

匀称度,是对发育指标间关系的评价,包括体型匀称、身材匀称。每个孩子匀称度都不同,并不能但看体高或体重的单一数据,而是看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所以,是以身长为标准,去了解体重。需要关注的是孩子在这一个身高的时候应该多少体重,而不是这个年龄的时候应该多少体重。

体块指数(BMI)

体块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可用于评估超重和肥胖,只作为有效的筛查工具,而不是诊断工具。对于儿童而言,BMI具有年龄和性别特异性,所以需要使用曲线进行测量,在正常范围即可,无需苛求50%标准值,超重、过轻需警惕。且BMI曲线并不是匀速上升的,因为孩子体型的变化,正常曲线是一个勾状的。

如何正确评估发育情况

发育不能用数字指标来衡量。智商60和63分没有区别,婴幼儿发育包括6个方面:运动、语言、认知、个人-社会、心理、行为。发育是家长用心跟孩子交流的,发育存在的问题,大多数是家长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投入全身心跟孩子交流,对于孩子的发育甚至是保姆更了解。运动是发育的基础,运动的基础是骨骼肌肉的发育,包括颅骨、脊柱、长骨。运动功能的发育,主要是肌肉发育,包括粗大运动、精细动作。

一、颅骨发育1、颅骨发育规律

怎么关注颅骨,头顶看颅骨就是五块骨头,额骨2、顶骨2、枕骨1。成人的骨缝被纤维紧密连接,所以摸不到缝隙。婴儿的骨缝为什么能摸到缝,因为婴幼儿在三岁之前(最起码是两岁内),是脑子顶着骨头长。骨缝大,这是个生理过程,要留给脑子发育的空间,与缺钙无关,封死了脑子就不长了。建议缺钙、缺锌、缺DHA的医生,是因为自己解释不清这个生理发育原理。

小贴士:颅骨发育有自己的规律,家长无需过度担心,囟门部位有八层组织,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有时能够看到血管搏动,是因为八层组织中有血管,小月龄时,纤维层比较薄,所以能看到血管搏动。

2、颅骨发育异常

婴儿平躺睡的时间太长,容易出现顶骨落在额骨上头,即头顶出现发夹型凸起。

头型异常的情况:斜头畸形(即严重偏头,可能导致机能障碍,比如大小脸、弱视、听力差异、影响牙齿排列等。枕秃部位若不为正中间,则可能存在偏头)、不对称短头畸形(平头+偏头)、短头畸形(即平头),舟状头(窄头)。方颅也与缺钙无关,方颅是外力造成的,也是因为长时间平躺,后方骨头挤压造成。

如何纠正:小月龄时,清醒时多趴,减少后脑勺接触床面的时间。睡觉时,可以自制帽子来矫正睡姿,即在扁下去的部位多缝一些棉花垫高,人为让平躺时实际上已经侧了,让突出部位作为着力点。

头型追求一个正常的状态,头型对称。只有很严重的畸形需要治疗,如确实存在头型异常自行难以纠正,可以戴矫正头盔(需定制)。

二、脊柱发育

脊柱发育,包括颈曲、胸曲、腰曲、骶曲。

孩子脊柱发育有自己的规律,要鼓励趴,趴的时候,锻炼颈后肌和腰背肌肉。趴着时候抬头,颈前曲才能形成。孩子腰背肌肉发育成熟,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动作,独立做起来的时候,胸后曲才形成。孩子下肢肌肉发育足以使他自己站起来时,腰前曲就形成了。

三、长骨发育

长骨的发育,最准确的是测量骨龄。骨龄即骨发育的年龄,骨龄和年龄不一定相符。

关于“骨密度”与“微量元素测试”

骨密度没有必要测试,骨密度偏低,代表有空间吸收更多的钙,有更多的钙进入支撑骨头。若骨密度不低,说明孩子就不长了。长骨头是骨头两头长,从而把骨头拉长,所以骨头的两端是骨骼发育的地方。

测骨龄常用部位是用左手腕,常用的方法是X线照相(要在医生指导下操作,不是可以随意做的,适用长得过快或者过慢的孩子,普通的孩子不推荐测)B超的骨密度是没有意义的。孩子永远不是缩小的成人。

微量元素检查,也没有意义。首先,取的是样本是血,血里的微量元素不足以代表实际的微量元素含量。以钙为例,钙都是落在骨头上的,落到血里的比例不足以代表实际的钙量;其次,孩子一般体检取指尖血,指尖血是血液+组织液,较稀,不准确,静脉血相对较准;对孩子的骨骼生长不要简单粗暴地以“缺钙”来定义!

四、牙齿

乳牙一共20颗,第一乳牙萌出的年龄:多于6-10个月之内。>13月未出牙称为出牙延迟。乳牙出齐的年龄:2-3Y。

遗传有决定关系,父母出牙早晚决定孩子的出牙早晚。

牙不是磨出来的,是长出来的。不可以外力帮孩子磨牙。让孩子的牙齿慢慢长出来,用纱布擦牙的方式不可取。

长需要时间,种一个种子是需要等待的,不是拔出来的。

乳牙萌出的顺序,没有绝对的规律可言,孩子不一定会按顺序长牙。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感悟,也明白跟小儿生长发育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了,如果需要了解其他的相关信息,请点击若米知识的其他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2g.com/muying/14252.html

作者: 若米知识

若米知识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生活百科网站大全,主要为您提供数码、汽车、财经、美食、财经、科技、健康、教育、创业、电商、影视、百科等资讯信息,在这里可以找到您所需的答案,解决您所困惑的问题。
强生婴儿洗发水怎么样
孕前检查项目都有哪些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