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米知识 > 健康 > 什么叫面瘫倒错现象!什么叫面瘫

什么叫面瘫倒错现象!什么叫面瘫

导读我父亲得了面瘫快半年了,通过针灸治疗后发现往反方向歪了,怎么办啊!优质回答你好,你父亲面瘫,从中医角度讲,必须从临床症状、体征、脉象等望、闻、问、切四诊来判断分析...

今天若米知识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什么叫面瘫,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我父亲得了面瘫快半年了,通过针灸治疗后发现往反方向歪了,怎么办啊!

优质回答你好,你父亲面瘫,从中医角度讲,必须从临床症状、体征、脉象等望、闻、问、切四诊来判断分析属于那个类型面瘫,到目前为止,医学界一般将面瘫分为三种类型,一、单纯性面瘫;二、贝尔氏面瘫;三、亨特氏面瘫。单纯性面瘫治愈率最高,亨特氏面瘫治疗比较棘手,而且容易留后遗症。不过,不管那个类型,病程只要超过六个月就属于后遗症期,后遗症期的患者针灸效果就不太理想。你父亲病程近半年,病程比较长,不知有没有糖尿病?由此病者恢复期也较长或容易留后遗症。你所说的通过针灸治疗后发现往反方向歪了,这与病人体质、一些并发症等因素或治疗不得当有关,医学称之为“倒错”现象。目前应该采取综合,针灸是一个方面,还可以配合口服中药、甲钴胺片等方法对症治疗,还可以采用局部推拉等主、被动运动方法促进周围瘫痪的神经、肌肉的恢复。当然,注意事项也很关键。不要着急,只是时间问题,一般都能见效。

如何认识面瘫倒错现象

优质回答答:在周围性面瘫的后期,部分患者由于病程迁延不愈,临床可出现"倒错"现象.即表现为静态观之,原本歪向健侧的口角,又歪向到了患侧,这就是在中医临床的面瘫"倒错"现象.要认识面瘫"倒错"现象的形成机理,首先就要了解周围性面瘫局部口角歪斜症状的产生机制.当一侧的面神经麻痹后,其局部的口轮匝肌张力降低,而健侧的口轮匝肌张力相对增高,因此,口角被拉向健侧,从而形成了口角歪斜向健侧的首发症状.中医学认为,面瘫"倒错"主要是由于周围性面瘫初起发病过重、或失治误治,使病程久延,气血亏损,面部筋脉失于濡养,造成患侧面肌由弛缓不收转为板滞挛缩,致使患侧口轮匝肌张力偏低变为张力过高,将原本歪向健侧的口角又牵扯到了患侧,这实际上是一个阴阳反复失衡的过程.

面瘫简介

优质回答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病名·面瘫 4.1 症状 4.2 面瘫的病因病机 4.3 面瘫的治疗 4.3.1 辨证治疗 4.3.1.1 风寒外袭 4.3.1.1.1 症状 4.3.1.1.2 治疗 4.3.1.1.2.1 刺灸法 4.3.1.1.2.2 电针法 4.3.1.1.2.3 穴位注射法 4.3.1.1.2.4 穴位贴敷法 4.3.1.1.2.5 皮肤针 4.3.1.1.2.6 艾灸疗法 4.3.1.1.2.7 推拿疗法 4.3.1.2 风热阻络 4.3.1.2.1 症状 4.3.1.2.2 艾灸治疗 4.3.1.3 气虚血瘀 4.3.1.3.1 症状 4.3.1.3.2 艾灸治疗 4.3.1.4 痰浊内阻 4.3.1.4.1 症状 4.3.1.4.2 艾灸治疗 4.3.2 对症治疗 4.3.3 医案 4.3.4 注意事项 4.4 面瘫患者日常保健 5 症名·面瘫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面瘫的穴位 2 治疗面瘫的方剂 3 治疗面瘫的中成药 4 面瘫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面瘫

1 拼音

miàn tān

2 英文参考

facial paralysis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Bell’s palsy

facial paralysis

facioplegia

mimetic paralysesprosopoplegia [朗道汉英字典]

3 概述

面瘫俗称口眼斜。1.病名;2.症名。[1]

4 病名·面瘫

面瘫为病名[1]。俗称口眼斜[1]。是指单纯性的一侧面部肌肉瘫痪[1],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症状。面瘫为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筋脉,经气阻滞,肌肉纵缓不收而成[1]。面瘫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的季节性。

面瘫分为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本病起病急骤,颜面向健侧歪斜,患侧肌肉松弛,额纹消失,眼睛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不能作皱眉、露齿、鼓腮等动作。部分病人初起有耳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味觉减退或消失。

面瘫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面神经麻痹症)和面神经炎[1]。

4.1 症状

面瘫起病急骤,颜面向健侧歪斜,患侧肌肉松弛,额纹消失,眼睛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不能做皱眉、露齿、鼓腮等动作。部分病人初起有耳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味觉减退或消失。[2]

面瘫通常急性发作,突然一侧面部表情肌麻痹,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作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和噘嘴等动作;

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耳下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病程延久,可因瘫痪肌肉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形成“倒错”现象。

4.2 面瘫的病因病机

面瘫多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经络,导致气血痹阻,面部少阳脉络、阳明经筋失于濡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而发。

现代医学认为面瘫可因风寒导致面神经血管痉挛、缺血、水肿,使而神经受压,神经营养缺乏,甚至引起神经变性而致病,亦有因病毒感染引起非化脓性炎症所致。

至于脑中风引起的中枢性面瘫与本病病理虽然不同,但可参照本治法进行治疗。

4.3 面瘫的治疗

4.3.1 辨证治疗

面瘫一般分为风寒外袭和痰浊内阻两型。

4.3.1.1 风寒外袭 4.3.1.1.1 症状

起病急,多在晨起起床后发现一侧口角歪斜、流口水,不能自止,眼睑不能完全闭合,进食后易造成食物残留,不能鼓腮、吹口哨等,可伴有恶寒发热,颈项不舒,多在吹风、吹空调后犯病,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2]

4.3.1.1.2 治疗

4.3.1.1.2.1 刺灸法

治则:祛风散寒,通经活络

处方:太阳 阳白 地仓透颊车 翳风 合谷

方义:风中经络,气血痹阻,经脉失养,纵缓不收所致,取太阳、阳白、地仓、颊车疏调局部经气,温经散寒,濡润筋肉,翳风疏解风寒;合谷循经远取,亦有“面口合谷收”之意。

随证配穴:人中沟歪斜加地仓透水沟,体弱加足三里。不能蹙眉加攒竹;鼻唇沟平坦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颏唇沟歪斜加承浆;乳突痛加完骨;舌麻、味觉减退加廉泉、海泉[1]。中枢性的则加太冲、风府[1]。

操作:毫针刺,平补平泻,亦可温灸,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合谷穴可取健侧穴位,10次为一疗程。注意初起时针刺量不宜过强。

4.3.1.1.2.2 电针法

选穴:太阳 阳白 地仓透颊车 翳风 合谷。

方法:面部穴针剌后,通电10~15分钟,通电量以患者感到舒适,面部肌肉微见收缩为宜[1]。每2穴为一组,每次选1~2组,得气后分别接通电极,通电15~20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 量以患者耐受为宜,早期患者不宜电针法。

4.3.1.1.2.3 穴位注射法

选穴:太阳 阳白 地仓透颊车 翳风 合谷。

方法:维生素B1或维生素B12或加兰他敏,或胞二磷胆堿注射液,每穴注射0.5ml,每次3~4穴,每日或隔日1次。

4.3.1.1.2.4 穴位贴敷法

选穴:太阳 阳白 地仓透颊车 翳风 合谷。

方法:将马钱子锉成粉末0.3~0.5g,撒于胶布上,贴穴位处,5~7日换药1次。或蓖麻仁捣烂加少许麝香,取绿豆粒大一团,贴敷穴位上,每隔3~5日更换1次。或白附子研细末,加少许冰片作面饼,贴敷穴位,每日1次。

4.3.1.1.2.5 皮肤针

轻叩阳白、太阳、四白、牵正等穴至微出血,然后加拔小火罐,适用于发病初期或面部板滞感等面瘫后遗症[1]。

4.3.1.1.2.6 艾灸疗法

[2]

选穴:风池、翳风、颊车、太阳、合谷。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灸至面瘫痊愈后,巩固1~2个疗程。

4.3.1.1.2.7 推拿疗法

[3]

选穴:印堂、阳白、太阳、四白、睛明、迎香、地仓、颧髎、下关、颊车、听宫、承浆、翳风、风池、合谷。

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医者用一指禅推法自印堂穴开始,经阳白、太阳、四白、睛明、迎香、地仓、颧髎、下关至颊车,往返5~6遍。用双手拇指抹法自印堂穴交替向上抹至神庭穴,从印堂向左右抹至两侧太阳穴,从印堂穴向左右抹上下眼眶,自睛明穴沿两侧颧骨抹向耳前听宫穴,从迎香穴沿两侧颧骨抹向耳前听宫穴,治疗约6分钟。指按揉承浆、翳风、每穴约1分钟。用大鱼际揉面部前额及颊部3分钟左右。在患侧颜面部向眼方向用擦法治疗,以透热为度。患者取坐位,用拿法拿风池、合谷各1分钟。

注意事项:推拿治疗时,手法要轻柔,以防止擦破皮肤;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寒冷 *** ,以便加速康复。

4.3.1.2 风热阻络 4.3.1.2.1 症状

多见于起病初期,多继发于风热感冒、中耳炎、牙龈肿痛之后,一侧口角歪斜,流口水不能自止,闭目不全,不能鼓腮、吹口哨等,可伴有恶风、头痛、咳嗽,舌红,苔薄黄,脉浮数。[2]

4.3.1.2.2 艾灸治疗

[2]

选穴:阳白、下关、地仓、曲池、合谷。

灸法:艾条雀啄灸,每穴10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灸至面瘫痊愈后,巩固1~2个疗程。

4.3.1.3 气虚血瘀 4.3.1.3.1 症状

多见于恢复期及病程较长或外伤日久不愈的患者,证见口角歪斜,闭目露睛,伴有肢体困倦乏力,面色淡白或暗,头晕头痛,舌淡有瘀点,舌下络脉瘀黑,脉弦涩。[2]

4.3.1.3.2 艾灸治疗

[2]

选穴:听会、阳白、颊车、足三里、血海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灸至面瘫痊愈后,巩固1~2个疗程。

4.3.1.4 痰浊内阻 4.3.1.4.1 症状

颜面向健侧歪斜,患侧肌肉松弛,可见患侧额纹消失,眼睛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不能做皱眉、露齿、鼓腮等动作,可伴有言语不利、舌强硬、舌歪斜等证,舌淡胖,苔白厚或腻,脉弦滑。[2]

4.3.1.4.2 艾灸治疗

[2]

选穴:翳风、阳白、颊车、丰隆、阴陵泉。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灸至面瘫痊愈后,巩固1~2个疗程。

4.3.2 对症治疗

面瘫常伴有感冒症状,临床可以加用以下方法[2]:

选穴:大椎、肺俞。

灸法:艾条雀啄灸,每穴10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病愈即止。

4.3.3 医案

罗某,女,18岁,学生。主诉左侧面部不适、口眼歪斜1周,伴左侧面部疼痛及左侧头痛。查体:左侧额纹消失,不能皱眉、闭目,鼓腮漏气,面部潮红、水肿,耳后乳突处压痛强阳性,血象不高。于外院针刺后面部疼痛加重,考虑为 *** 量过大引起之反应,予以颈项部及患侧头部 *** ,2次后疼痛消失,施以面部轻微针刺同时配合推拿,1周后痊愈。[3]

牛某,男,56岁。1998年6月3日当晚在激烈运动后觉闷热、多汗,便用空调直吹乘凉而睡,第2日醒后觉右耳后跳痛,右口角麻木,漱口流涎,右侧闭目露睛,右侧额纹及鼻唇沟消失,鼓腮漏气,遂到我康复科治疗。考虑其为风寒乘虚而入面部经络,至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出现㖞僻,遂以活血通络,疏调经筋,针灸并用,平补平泻,局部取听会、颊车、太阳、下关等穴,经治疗几天,患者病情好转,1周后康复出院。[2]

4.3.4 注意事项

(1)艾灸治疗的患者应在1周内配合针刺治疗,效果更佳,若超过1个月未进行治疗则极有可能迁延不愈[2]。

(2)面瘫患者若还伴有语言功能下降、一侧或双侧肢体活动能力下降、行动较前迟缓者,应及时送往医院诊治,以避免脑出血或者脑梗死等脑病得不到及时治疗[2]。

(3)治疗期间应避免面部吹风受寒[1]。

(4)眼睑闭合不全者,每日须点眼药水2~3次,以防感染[1]。

4.4 面瘫患者日常保健

(1)患者尽量避免食用海鲜发物及 *** 性食物[2]。

(2)注意面部的保护,避免感受风寒,导致加重病情[2]。

(3)预防眼部感染,可配合滴眼药水或涂眼膏[3]。

(4)当神经功能开始恢复后,患者可对镜练习瘫痪面肌的随意运动[3]。

5 症名·面瘫

面瘫为症名。指伴发于他病中的面部肌肉瘫痪。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中枢性面瘫。前者临床多表现为病侧眼睑闭合不全,流泪,口角向健侧歪斜,流涎,不能皱眉、蹙额、鼓腮、示齿等,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部分病人有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听觉过敏等症。病程日久,可因患侧面肌挛缩而使嘴角歪向病侧,称“倒错”现象。后者多无眼部症状,常伴有同侧偏瘫或上肢瘫。[1]

6

面瘫倒错的辨别

优质回答临床可以从以下几点辨别面瘫“倒错”现象,其一,在面瘫“倒错”时,在静态观下,口角及人中沟歪向患侧,且患侧口角多有下垂;;在动态观下,如令患者做示齿运动时,口角仍然会明显地歪向到健侧,而且患侧的上下牙齿外露的数目也会明显少于健侧。 其二,在出现面肌“倒错”现象的同时,多伴有患侧眼裂缩小、鼻唇沟过深、面肌板滞等。其三,在出现面瘫“倒错”现象时,还会伴有联带运动的出现,即闭患侧眼时会同时出现患侧口角的不自主的抽动;在示齿时,患侧的眼睑会不自主闭合等。其四,这类“倒错”现象一旦出现,其患病过程大多已超过6个月。倘若具备上述第一点条件,临床就可以初步确定为面瘫“倒错” ;若具备上述第一点,并同时具备第二点或第三点的其中一点,就可以确诊为面瘫“倒错”。

明白什么叫面瘫倒错现象!什么叫面瘫的一些要点,希望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些许便利,如果想要了解其他内容,欢迎点击若米知识的其他栏目。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2g.com/jiankang/174243.html

作者: 若米知识

若米知识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生活百科网站大全,主要为您提供数码、汽车、财经、美食、财经、科技、健康、教育、创业、电商、影视、百科等资讯信息,在这里可以找到您所需的答案,解决您所困惑的问题。
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配合阿莫西林
治疗高血压药物,高血压药的分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